貼近生活的隨筆

  貼近生活,素材才會真實豐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吵架隨筆

  晚飯後出門散步,未至街角,忽聽有人吵罵,其語速激切,聲燥而色厲,使吾竟不能辨識其口音者。及至近前,見路燈下一男子正揮臂作指斥狀,至激昂處並輔以跺腳和踢打動作,其身體俯仰幅度之大,臉上表情之扭曲,猶如一隻咆哮著要咬人之惡犬。見此情景,吾正要上前勸解,然遍尋周圍,卻不見其吵罵物件。

  疑惑間,忽而釋然豁然,因見其手中握有一手機,男子正不時對其吼叫怒罵焉!其行狀宛如一“獨角戲”演員,自說自話,自我表演,而且生龍活虎,無論動作臺詞皆如行雲流水,活脫脫一幕獨角話劇,勝似當下號稱有多少收視率的電視劇矣!

  吾不禁噴然一笑。遂注視良久,復覺樂不可支。

  男子與人吵架乎?與手機吵架乎?若與人吵架,則與手機何干?若與手機吵架,手機焉知父母之辱耶?手機知人世間詭祕權詐者乎?手機知兄弟失誼夫妻失和人情易變冷暖無常者乎?

  人類科技發展至今,手機延長了人們的慾望和需求,人亦願意將自己所知所想對著手機傾訴,可是,有誰又將手機當作知己了呢!

  哀哉,手機之無辜,也如人之無辜相同爾!

  篇2:度假隨筆

  八月初,北京的氣候就像南方一樣溼熱,如同坐在桑拿房的熱爐旁澆水烘烤一般,你若白天走在陽光街道上不出百米,襯衫就已沁出了汗水;週末只好到郊外去度假避暑。密雲的不老屯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據說那裡的井水甘甜醇美,生活環境也不錯。於是驅車先到我密雲縣城的住所暫居一夜。

  傍晚車開到了密雲我居住的小區才發現,這裡也是溼熱得很,即使是晚上,潮白河大道街邊也是氣候潮溼;由於縣城距離山區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這裡的溫度依然很高。密雲潮白河畔的夏夜,一絲涼風都沒有,河兩岸小區出來遛彎的人很多,在炎熱的夜晚只有清新的空氣讓人感覺這裡要比都市好受一些。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驅車一路向北,其實不老屯距離縣城不足 三十公里,車先開到黑龍潭,然後沿著盤旋山路一直再往東去,大約走十五公里就能到達。關鍵是從黑龍潭到不老屯這十幾公里的山路路質較差,路面坑窪不平,盤山公路的拐彎處較多,車速不能太快;由於去往不老屯的遊客不是很多,所以一路開車很順。不老屯是一座千年古鎮,有幾座村落組成,山谷間沒有村落,它其實地處山谷外的一片平原上,自建的民宅與其他地方沒什麼兩樣,街道普普通通,村莊的建築也沒有什麼特色,只是沿途的標語很誘人,“千年古鎮,不一樣的不老屯”,由於它坐落在雲峰山景區的腳下,依山而建,所以不老屯是以歷史悠久才得以出名!至於傳說中不老屯的水質好,能年延益壽,可惜我沒有來得及品嚐。

  車開到不老屯已是上午八點,這裡依然悶熱都很,空氣中散佈著水霧,這裡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不老屯!我原以為不老屯應該坐落在山谷間的山寨裡,氣候蔭涼,鳥語花香;但現實中的不老屯處於雲峰山谷的南面,寬闊的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沒什麼特別之處,這不禁讓我有些失望。詢問了一下當地的農民,他們說來這裡的遊客都是去雲峰山的,這裡的雲峰山風景區值得一去,特別是景區裡的山景房不錯。而想住在不老屯村落的遊客很少很少。既然到了此地,就只好既來之則安之。順著燕落村的小路往北開車不足三公里就到了雲峰山景區。

  雲峰山景區,環境優雅,就像一處地質公園;沿著山勢的斜坡緩步往上,大約一公里就到了核心地段--熏衣草莊園;這裡在六月份曾經是薰衣草的花海世界,可以想象當時的景象一定很漂亮。如今薰衣草早已凋零,只有一片綠色覆蓋著山澗溝谷。

  雲峰山不是很高,但岩石陡峭,山勢綿延起伏,雖沒有黑龍潭那樣雄偉,但山環裡的草坪卻很有特色,山路曲徑通幽,很是嫻靜,倒是一個休閒的好去處。客觀地說,來這裡的遊客不算多,比起黑龍潭景區的遊客,簡直可以說是忽略不計,這就是為什麼去往黑龍潭景區的山路修得如此之好的原因。

  過了薰衣草莊園繼續往上,這裡有開闊的草坪,雲峰山的東禪院就在此地。其東面有兩排依山而建的山景房,地勢不大卻很有名,由於它是沿山路而建,很像懷柔的山吧,想住宿的遊客很多,但都得網上預約,據說都排隊到了明年;山景房都是兩個套間一座,屋前有花園、躺椅,可以容納一家子七、八個人住,房價一晚一千六;如果是大家庭來住,還是合算的。我在此地歇息了一會兒,只有坐在此地躺椅上還算有一絲山風涼意;據說到晚上,這裡涼風習習,在花庭草坪中淌漾,好不愜意,可惜我沒這個福分了。

  篇3:學習生活隨筆

  盼望著,新的學期開始了。高中的學習生活由此拉開了序幕。

  帶著一份欣喜與好奇,推開了向我半開著的高中生活的大門。好一座聖潔的殿堂!我暗下決心,努力學習,為自己在生長的路上增添輝煌的一筆!

  當然,一切還是從零開始。高一的學習任務艱鉅,科目多得讓你手忙腳亂。老師講的內容多如潮水。其實老師的目的也十分明確,那就是讓我們學會做“舟”的本領。“學海無涯苦作舟”嘛!

  學習一天,效果如何?於是,老師佈置作業。在我看來,每一篇作業都是一份能力的考核。例如數學,有時老師竟把鮮為人知的東西搬出來給我們,讓我們感到茫然。怎麼辦?一個字──學!於是滿桌子全是參考資料,高高地堆起來,形成了一座書山。加油吧,快些向上爬,不要畏懼,披荊斬棘。

  然而,千辛萬苦寫完作業,抬起朦朧的睡眼看世界,四周的燈火早已經變成了漆黑一片。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床上一倒,很快睡去。夢中依舊演算那白日冥思苦想的數學題,說夢話竟然是一口“流利”的英語。夢中夢到考上名牌大學,夢到取得博士學位,夢到拿諾貝爾獎。夢醒之後呢?又迎來了一個忙忙碌碌的日子。

  畢竟是個高中生,應該懂得學習的道理。於是各科的複習、預習全都在晚上進行,結果睡覺的時間大打折扣。鏡頭轉向教室,這是下午第一節課。地理老師正在講地球自轉一節。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同學們聽得也很“入神”,頻頻“點頭”,眼皮彷彿粘上了一層黏合劑。偶爾回頭向後排望去,早已經“臥倒”下一片。忽然老師驚呼“下雨啦!”一位熟睡者立刻從椅子上躍起跑到窗邊,逗得全班鬨堂大笑。

  儘管我們很累,但我們都說,我們能吃這個苦。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了勞動,必會得到果實。當知道數學作業得了“優”,當看到自編的英語短文上印出一個“5分”,心裡是那樣暖融融,眼前的一切瞬間都化得美妙之極。人人都渴望得到美好的東西,但美好需要人人自己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