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語文閱讀答案

  閱讀題是高考語文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大家提高現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訓練。

  浙江高考語文閱讀原文:

  日本這次大災難讓所有人對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體驗。現代人看上去很強大,他能建核電站,能建規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電站,因為他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科技知識,但僅僅這些知識對人類的存在就是真理嗎?顯然不是,只有當這種技術的後果呈現在人類面前,被人類充分意識到,人類才看到自然向我們敞開的完整真理,黑格爾說“真理是整體的”,就有這個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個基本觀念,但它卻蘊含著摧毀我們生存根基的各種危機。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而是人類適應與協調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改造自然”的本質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願望為目標,讓自然服從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間不可逆轉的規律之內,爭取人與自然的共濟。結果,人類強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盤全部都被自然以諸如洪水、海嘯等各種方式搶回去了。每每談到這點,我都要對中國先人曾經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創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歎為觀止。它是一個體現人類與自然天人合一的規則。“堰”意味著對水的因勢利導,在達到人的引水目的的同時,並不違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壩”則意味著對水的強硬抗衡,對水流方向的強力阻遏,是人與自然的迎面撞擊。哲學家指出,這才是現代技術的本質。

  但從哲學角度看,對我們生存性命攸關的根本自由是我們對真理開放的自由,行動的自由乃是後發於它的。如果我們看不清我們的真實處境,我們的思想還被各種偏見、流行的概念所矇蔽,那行動對我們造成的後果就可能是災難性的。對真理開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往往不能擺脫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識的侷限所造成的視野的偏狹。也許,退後一步,放棄***至少是暫時放棄***那種瘋狂的自我表現,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為,傾聽自然,還事物以本來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們敞開。

  其實,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許多我們在思想上尚未做好準備的變革。以遺傳工程為例,難道我們已經想好我們打算排列出何種遺傳基因組合嗎?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遺傳工程的手段,但並沒有產生出把這種手段用於造福人類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學家在這裡是想提醒我們這樣一個事實:除了技術性思維外,我們還必須進行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以洞察到我們真實的存在,明瞭這項新技術對我們的存在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次的核災難是自然向人類的又一次敞開:人怎樣對已主宰人類的技術施加影響?

  浙江高考語文閱讀題目:

  1. 下列不屬於“對真理開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項是*** ***

  A. 我們往往不能擺脫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視野的偏狹。

  B. 洪水、海嘯等諸多自然災害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 科技飛速發展,但人類並不清楚怎樣對已主宰人類的技術施加影響。

  D. 真理是整體的,而我們對技術、知識的認知常常存在侷限。

  2. 下列各項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項是*** ***

  A.人類應順從自然。

  B.真理是整體的。

  C.人類應與自然共濟。

  D.使真理向人類敞開。

  3. 聯絡全文,指出最後一段畫線句中“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的具體內涵。***3分***

  :

  1.B***對真理開放並不容易,是指人類並不容易接受真理,多因認識的拘限而言。A、C、D項均直接寫出了人類認識與實踐的拘限。B項:寫人類認識到自然的不可改造,是對真理的認識。***

  2. C***統觀全文,都是圍繞為什麼要與自然共濟來寫的。作者先提出人類不能改造自然***論據***,因而,人類應與自然共濟,這才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3.參考答案: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後果,在遵循自然的規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學技術,達到與自然共濟***適應、協調與自然的關係***。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是相對“利用科技改造自然而言”。那麼不同於這種思維就是與自然共濟了。句子的含意要找準突破口,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那麼就要清楚,前面講的思維是什麼。清楚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