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看升旗閱讀答案

  升旗的儀式時間雖短,但觀眾卻想了很多,如“我”想到了作為一名普通公民,要有責任感。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天安門前看升旗》閱讀材料

  在瑣細的日子裡,人不知不覺就變得淡漠,似乎只顧著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心了。身處鬧市,卻如置身荒原,人冷靜成一隻涉水的白鷺,當年的那些激情和衝動怎就全然不見了呢?

  這回去北京,驀然就想到當年第一次進京的情景,離天安門老遠就在張望,一顆激盪的心幾乎就要從心坎裡跳出來:那真是如夢似幻的年齡呀!

  把這感覺說與同行的人,竟都是極相似的心境,北京來得多了,故宮、西山去過,八達嶺上過,早已沒有當年的興致,忽然想到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

  這真是個不錯的主意,起個絕早,在空曠的天安門廣場獨自徜徉,任晨風撩起長髮,讓思緒回到悠遠,在曙光中看紅旗冉冉上升,該是怎樣的心情!把這念頭在旅館裡一說,居然立即有眾多的呼應者,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們去看升旗的那天是個普通的秋日,才4點鐘的時候我們就走上了街頭,晨風涼颼颼地拂人面頰,幾個衣著俏麗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為廣場上人不會太多,未料等我們趕到時,早來的,竟已有千人之眾,這又令我吃驚。

  國旗班的戰士過來了,一如電視上那瀟灑的英姿,只是這真人實景,又遠勝了電視的朦朧。人群起了躁動,站在後面的焦急得直跳,有個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頭。

  國旗班的戰士英武、矯健,這三十幾位戰士組成的方陣威風凜凜,讓每一位看升旗的觀眾都讚歎不已,紅旗在擎旗人手中劃過一道優美的曲線,然後便徐徐上升,在國歌聲裡,紅旗愈益升高了。

  莊嚴的國歌在廣場上空迴盪,那一刻,我心頭猛地一熱,像又回到青春的年華。

  剛才還喧鬧不止的人群寧靜了,面對升旗,有誰不為之感動?人群裡,幾位鬢髮蒼蒼的老者神情肅穆,他們凹陷的眼眶裡淚光閃閃,怕是又想起創業的艱辛?

  國歌令我又激動起來,久已沉寂的心裡起了波濤,仰望直上藍天的紅旗,讓人覺得自豪,更讓人感到一種責任。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對偉大的國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能依然這麼淡漠麼?

  國旗班的戰士遠去了,消失在金水橋那邊的紅牆裡,人群卻久久不散,像是還沉浸在國歌的旋律裡。升旗儀式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可哪一位觀眾不曾走過長長的心路?

  《天安門前看升旗》閱讀題目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瑣細*** *** 徜徉*** *** 擎旗*** *** 肅穆*** ***

  2、第一段中加點的“似乎”一詞去掉行不行?為什麼?

  答:

  3、請在第四段描述作者想象的語句下面畫橫線,其中與下文第五段天安門前看升旗時的實際情況並不相同的一句話是哪一句話?

  答:

  4、簡析第四、五兩段中加點的“居然”“竟”兩個詞在內容表達上的作用。

  答:

  5、觀看升旗後“我”的思想感情發生了什麼變化?

  答:

  6、文章結尾寫:“升旗儀式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可哪一位觀眾不曾走過長長的心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讀過本文後又得到了哪些啟示?試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答:

  《天安門前看升旗》閱讀答案

  1、suǒ yánɡ qínɡ mù

  2、不行。因為有了“似乎”一詞,“我”後面的思想變化才合理

  3、在“起個絕早,在空曠的天安門廣場獨自徜徉,任晨風撩起長髮,讓思緒回到悠遠,在曙光中看紅旗冉冉上升”上畫橫線。與實際情況並不相同的一句話是“起個絕早,在空曠的天安門廣場獨自徜徉”

  4、這兩個詞一方面寫出了人們觀看升旗的熱情高、來得早;另一方面寫出了“我”對呼應者多,人來得早感到出乎意料和吃驚

  5、原先是“淡漠”,“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心了”,觀看升旗後,先是“心裡起了波濤”,繼而“感到一種責任”

  6、升旗的儀式時間雖短,但觀眾卻想了很多,如“我”想到了作為一名普通公民,要有責任感;“老者”想到了創業的艱辛;人們面對國旗,為之感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