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的五月閱讀答案

  五月的山鄉,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顏色,田裡熟透了的小麥散發出醉人的芳香。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山鄉的五月》閱讀材料

  天剛矇矇亮,根西就聽見父親窸窸窣窣地起了床,他翻了一個身又睡著了。這一覺他睡得好香,醒來已經是上午10點了,他洗了把臉,就坐在屋簷下看書。媽從灶房出來時說:“根西,去窯場地叫你大回來吃飯。”根西放下手中的書,朝窯場地走去。

  五月的山鄉,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顏色,田裡熟透了的小麥散發出醉人的芳香。根西走在田埂上,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18歲那年,在父親的奔忙中,他從這裡走出去,上了市技校,畢業後就到市一家化工廠當了一名化驗員。根西走著走著,禁不住隨手掐了一顆麥穗在手中揉搓起來,然後展開手掌用嘴一吹,留下一把嫩嫩的青麥,嘴一張嚼將起來。

  父親正彎著腰在那裡割麥,他的身後,已倒下去大片的麥子,裸露的地面上擺著整齊的麥鋪。父親手上的鐮刀飛舞著,弄得周圍一片呼呼啦啦的聲響。

  “大,回家吃飯。”根西喊了一聲。

  父親根本沒有聽見,仍然在飛舞著鐮刀割麥子,白色的汗衫已變得昏黃且溼漉漉地貼在了他的脊背上。

  “大,回去吃飯哩。”根西又叫了一聲,嗓門比剛才高了些。

  “啊,喔,飯熟了?”父親終於醒悟過來,緩緩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

  根西上前接下鐮刀,父親用極快的速度將兩鋪麥合在一起,紮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說:“我來拿吧。”

  父親說:“還是讓我扛。小心弄髒了衣服。”說完扛起麥捆就走。根西用手拈掉沾在衣服上的一根麥芒,拿著鐮刀跟在父親的後面。

  飯桌上,根西對父親說:“大,我看不如把咱那幾畝地讓給別人種去。”

  “為啥?”父親有點吃驚。

  根西木木地說:“不為啥,種田不划算,一年忙到頭,一畝地就說打700斤麥子,6毛錢一斤才420塊,抵不上在外幹一個月的收入。”

  父親沒有說話。

  根西又說:“你把地包出去,我到我們廠裡給你找個臨時活,一月能開500多塊,行不?”父親這才說:“娃,大是莊稼漢,一輩子跟土坷垃打交道,習慣了,沒覺著受罪,我跟你媽在一起挺好,想家了你就回來看看我們。”

  根西在家停了一週,父親不讓他沾莊稼的邊兒,他是眼看著父親割了麥再脫粒,然後揚麥、晒場,一點點將麥子弄回家裡的。臨走時,他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世上的事就這麼不如意,兩年後,根西所在的那家化工廠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化工原料價格猛增,化工產品卻銷不出去,全廠1000多名職工幾個月發不下工資。廠裡實在抵擋不住了,便痛下了改革的決心,決定減員增效,第一批減員百分之二十,根西首當其衝。

  下崗了,根西好幾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他畢竟已跳出農門了哇,現在怎麼辦?想來想去想不出個好法子來,根西只好爬起來狠狠地抽菸,但煙抽了一支又一支,還是沒有好法子,根西就回到了家。父子倆靜靜地對坐著,良久,父親終於開口了:“娃,土地是人的根啊,不行咱回來,只要有地就餓不死!”

  根西掐滅了手中的煙,無奈地點了點頭。

  根西上地了,起初,那雙稚嫩的手打出了許多血泡,他咬牙挺了過來。一年時間,他重新跟著父親學會了種麥子,種玉米,種大豆,種各種蔬菜,根西成了種莊稼的好把式。

  第二年,根西和父親商量,說要種地就要種出名堂來,小打小鬧不行。父親讚許地點了點頭。根西就承包了村裡的60畝紅土坡地,他僱了兩個幫手在上面栽上煙苗,一天到晚忙碌起來。秋後,除了交清承包費、付清僱工的工資外,淨掙兩萬元。根西成了當地有名的種田大戶,當上了縣裡的勞動模範。

  又是五月,山鄉的小麥一片金黃,根西家的窯場地裡,一條大漢正揮舞著鐮刀在割麥,身後的空地上,碼放著一排排整齊的麥鋪。上午10點多,根西父親來到地頭,喊:“娃,回去吃飯。”

  根西仍然彎著腰在那裡割麥,他根本沒聽見父親在叫他。父親提高嗓門又喊了一聲。

  “啊,喔,飯熟了?”根西這才醒悟過來,緩緩地站起身,用肩膀上的手巾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

  父親上前接下鐮刀,用極快的速度將兩鋪麥合在一起,紮了一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搶過說:“我來拿。”然後手一提將麥捆放在了肩膀上。

  五月的田埂上,走著一老一小兩個莊稼漢。***選自《語文世界》2010年第6期***

  《山鄉的五月》閱讀題目

  17.小說前後兩次設定了割麥的情節,這樣安排有什麼用意?***4分***

  18.概括小說中根西父子這兩個人物形象。***4分***

  19.文章第二段劃線的句子在結構上有何作用?請簡要概述。***4分***

  20.文章寫根西“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又“無奈地點了點頭”,“搖頭”和“點頭”的所反映的是一種怎樣的心理?請簡析。***4分***

  《山鄉的五月》閱讀答案

  17.第一次寫的是父親割麥,兒子不屑;第二次寫的是兒子主動割麥;前後對比中突出根西對土地由疏離到熱愛的情感變化。***6分***

  18.根西父親:老一代農民形象,他勤勞樸實,對土地有著深摯的感情。根西:新一代農村青年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對土地由漠視到熱愛。***6分***

  19.用插敘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為刻畫人物形象作鋪墊。***2分***

  20.“搖頭”表明根西對父親的倔強,勸說無效的無奈,“點頭”則表明根西對自己無可選擇的無奈。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實都是表現他不熱愛***不屑***種田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