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就是故鄉閱讀答案

  停下就是故鄉,九華山腳下,每天三餐飯,看盡四季風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停下就是故鄉》閱讀材料

  ①多年前,站在老家中學的山坡上,就能望見九華山。清晨的九華山光芒四射,讓一個少年充滿嚮往。整整30年過去,第一次去九華山。雖有感慨,但處在這樣的年齡,人世的風雨將整顆心一把兜住,只能習慣沉默。

  ②站在天台,終於跟自然對接上,風把白雲送了一程又一程,天藍得跟夢一樣。深秋的風有些寒涼,深秋的風像一把把鐮刀,順路把沿途的晚稻一棵棵割下,稻穀晒在路邊,抓一把稻草聞聞,還是童年的那個味道,無以表達,唯願於稻草堆上長睡不醒……

  ③是個處處認故鄉的人。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在當下的中國已是稀有,若在一地遇見,我必心存感念,妄想留下居一陣。九華山間的雲是女性的雲,特別體恤人,是織錦的緞子,乳糕色,一路鋪到天邊,我們走到哪,她都跟,從不多言,只用氣場感染你。我們也感動,就走一路,看它一路。

  ④向晚,月亮升起來,在飛速的車裡看雲月,宛如水墨,並非今人的,是古代的,可以望見歲月的風霜光陰的密腳,有些舊了。舊東西考驗人的眼力,也是一團永恆不滅的火,但凡有一顆熱烈的心,總會被點燃,是倪雲林的舊畫,既誘人,也拒人。

  ⑤九華山的月亮陳舊又新妍,圓,亮,微微的泛紅光。夜裡睡不著,靠在窗邊,看月亮。偶爾幾聲蟲鳴,遠處竹影搖曳,會想起蘇東坡以及《水調歌頭》,如此高難度地把人生的悲欣苦辛悉數寫盡。依然同一輪明月,照我如照蘇東坡—我不曾寫出不朽名篇,是因為吃的苦沒有他的多。這麼想,就有臺階了,再一步步走下來,把白紗的窗幔合上,繼續睡……

  ⑥凌晨醒來,鳥聲初出,襯得山更清幽。山裡的鳥不比城裡的鳥,一開口,便恬噪,遭人煩,大約脫離自然的屬性了。山鳥的叫聲在溪水裡洗過,一如初心,從樹林裡捧出來給你。起來跑步。霧氣重,一圈下來,頭髮盡溼。遇到一塊菜地,順便進去檢視一下墒情—掀開滿畦稻草,芫荽、菠菜、茼蒿紛紛出芽了,青蒜蔥蘢一片。近處的幾壟山芋藤尚綠著,等著時刻於鋤頭下獻身;辣椒還在開小白花,絲毫不理會寒露已至;最好看的,要數籬笆上的紅扁豆,在秋風***微博***下巍巍峨峨……長風萬里送秋雁的九月呀。

  ⑦站菜地中央,舉目環顧,四野蒼茫,九華山近在咫尺,紅月亮落下去。我的一口氣又跟金色的童年接上了—曾經,清明回老家,一下車,走在滿是小雞草的田埂,整個身體被油菜包圍,簡直熱淚盈眶。城裡人永遠不懂這裡面到底深藏著一種什麼樣的情懷。什麼也不說,只是啪啪啪掉眼淚—似乎這麼多年的苦,終於被油菜懂得並疼惜。海子有詩:“家鄉的風/家鄉的雲/睡在我的雙肩。”是的,風、雲睡了,一切安寧了,徒剩呼吸吐納,再沒有別的。是洗滌,也是還原。山水天地把人一點點地還原成稚子,快樂地在風裡奔跑。

  ⑧跟山水玩了一天,也累,去九華水街喝茶,並非半盞松蘿,不過是一杯普通的綠。此街有些秦淮河的意趣,比秦淮河幽靜,與河水、柳、草地為鄰的是書院、禪室、茶館、酒吧……抬頭低首,均見啟功墨跡。好幾棵大樹,其中一棵許願樹,一棵行願樹。傳說海玉法師所植***應身菩薩***,近400歲。樹下有風,有木桌長椅,菸灰缸是粗瓷碗,平素矜持的同事不免肆意起來,不停地擺姿勢留影。

  ⑨站在水街盡頭的荒野,西天有金子在泛光—每當日暮,總會叫人想起童年,故鄉,羊牛下山,雞鴨入塒,甚至還可跟遙遠的《詩經》對接。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在水街的荒野又遇著這樣的意境,襯著人的心事茫茫遠遠。

  ⑩除了九華河,水街旁還有一條不知名小河,一隻小野鴨正孤單地自己跟自己玩,它跳出水面凌波微步,輕盈地要飛天,轉而一頭紮下,潛水而去;一隻白鷺在菖蒲的綠叢中梳洗,王菲一般驕傲,夕陽的餘暉照它如照一口井。荒野遍佈青蒿的味道,是清苦的香氣,遠處的蘆荻早已白頭,一點點在風裡搖……荒涼的原野上相遇蒼蒼的蘆荻,你可知,它就是《詩經》裡的蒹葭?

  1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古老的句子,一旦念起來就有些傷感,分明有淡淡的哀愁,是愁而不怨,傷而不悲—平凡的日子,因為愁傷,才有了份量。

  12一個陌生讀者為我的《四季書》寫書評,取題目:一間屋兩棵樹三餐飯四季風景。我看著,在電腦前默默感動。

  13九華山腳下,也是適合我們停下來生活的地方,每天三餐飯,看盡四季風景。

  ***選自《散文》2014年第12期***

  《停下就是故鄉》閱讀題目

  8.根據③-⑥的內容,概括所寫景物的特點。***4分***

  9.第⑦段的語言藝術突出,請加以賞析。***6分***

  10.第⑧段寫得獨特,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1.“一間屋兩棵樹三餐飯四季風景”,作者為讀者這樣的書評題目所默默感動,作者感動的是讀者對舟己創作的理解和欣賞,請根據書評題目和文字,從兩個不同的方面談談你所悟到的讀者的理解和欣賞。***8分***

  《停下就是故鄉》閱讀答案

  8.***1***第③段主要寫“風”:有些寒涼。***2***第④段主要寫“雲”:乳白色,鋪展,女性般柔情。***3***第⑤⑥段集中寫“月亮”:陳舊又新妍,圓,亮,微微地泛紅光。

  9.***1***使用多種語言修辭格:對比,“山裡的鳥”與“城裡的鳥”對比,高下立顯,喜厭分明。比喻,“在溪水裡洗過”,生動地寫出山鳥叫聲的清脆、純淨、悅耳和婉轉。擬人,“等著時刻於鋤頭下獻身”,賦予“山芋”以人的感情,謳歌其生命勃發又富有奉獻精神。引用,“長風萬里送秋雁”引自李白的詩,文雅華美。***2***多用短句,長短句交錯,句式靈活,富於節奏感和參差美。***3***語言風格平實清新,簡潔明快,講究文辭,富於詩意。

  10.***1***內容上,寫金色童年、春天、老家、鄉野、油菜,還引入海子的詩,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更充分地表達出眷戀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2***結構上,採用插敘,插入回憶,由秋景寫到春景,由山上景寫到山下景,行文起伏跌宕,搖曳生姿。***6 分,每點3 分。***

  11.***1***讀者理解和欣賞作品的情感主旨。作品表達了對金色童年、鄉野氣息、四季節序、潔淨山川、草木食物這種慢生活***“停下來生活”***模態的深深眷戀之情。

  ***2***讀者理解和欣賞作品的藝術特色。作品寫景樸實而生動,以獨到的審美眼光攝取有意味的片段,變形處理,融入感情,好像把零散的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鍊。

  ***3***讀者理解和欣賞作品的語言風格。作品語言平實清新,簡潔明快;看似如話家常,娓娓道來,實則精心錘鍊,講究文辭;多用修辭,引用化用,富於詩意。

  *** 4***讀者理解和欣賞作者的創作態度。作者潛心閱讀,靜心寫作,錘鍊文字,掌控力強,語言精緻,靈氣逼人,別具張力,讀著有種寒冽過後溫暖來臨的感受。

  ***5***讀者理解和欣賞作者的創作意圖。世風浮靡、人心浮躁的當下,困在城市、囿於生存的處境,潔淨江川食物日漸消逝的困窘,引起作者哀嘆頓首,惋惜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