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立秋張承志閱讀答案

  回想以前許多年都沒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沒有感性。也許是從未經歷過這樣一個殘酷的苦夏吧,也許是因為從小缺少關於天道的教育。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天道立秋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道立秋閱讀材料

  ***1***1990年立秋日,是個神祕的日子。

  ***2***年復一年地,北京人漸浙開始從春末就恐怖地等著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長長無盡的北京苦夏,在這一回簡直到了極致。

  ***3***一點一點地挨著時間;無法讀書,無法伏案。不僅是在白晝,夜也是潮悶難言,漆黑中的灼烤實在是太可怕了。

  ***4***我有時獨自坐在這種黑熱裡,像一塊熄了不多時的爐膛裡的燒燼。心尖有一塊紅紅的煤火,永無停止地折磨著自己。似乎又全靠著它,人才能與這巨大的黑熱抗衡。久久坐著,像是對峙。

  ***5***天亮以後幾個時辰,大地便又墮入凶狠的爆烤。有誰能盡知我們的苦夏呢?

  ***6***街上老外,滿臉汗水。

  ***7***度夏的滋味、中國人是說不出的。

  ***8***後來愈熱愈烈,我幾乎絕望。再這樣熱下去,連我也懷疑沒有天理了。

  ***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進太陽的爆烤。我已經不信任節氣,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還能立秋,我已經決心和這個毒日頭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戶戶的月份牌和掛曆上都印著﹣﹣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沒有半點預感。我沒有任何對於它的期待,沒有想象那種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預感與靈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樣的上午,過去了。

  ***11***中午時我還是沒有預感。只是擠命做著自己最愛做的一件事。這是一種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緊,竭力地證明。在恐怖的酷熱中,一切都呈著殘酷感,但又呈著難言的美。

  ***12***走進下午的陽光時,我看見人的影子在蠕動。我覺得勝利的感覺浮在自己頰上。生命又戰勝了,我默想,這樣活著如同戰士。

  ***13***下午的 陽光開始顯得五彩擯紛,美麗得讓人忘卻了殘酷,異想天開地看見一絲溫柔。如同一個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一聲低低的、女性的喚聲一樣。即使如此﹣﹣在那個瞬間裡我也並沒有意識到它。

  ***14***突然覺出“涼爽”的一剎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喚聲正陰柔地浸漫而來,一瞬之間,不可思議,永遠汗流浹背的身體幹了。我吃驚地回顧,發現行人們——北京人們都在彼此顧盼。接著,滿樹葉子在高空抖動了,並沒有風,只是樹杈間傳來一個訊號。我差一點喊出來,一切是這樣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間,涼爽的空氣便充斥了天地人間。

  ***15***我幾乎想落淚。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結束,立秋是真實的。只這樣怔了一剎那,天空中那涼爽開始疾疾執行。如同有一隻無形的巨手,按動了一個無形的天道的開關,把憐憫和公正一同隨著涼爽送進了這個苦難世界。藍天頓失了那種眩目的光亮,此刻藍色純正。風升得更高,連梢尖上的葉片也在凝思——但是湧湧的涼爽漫天蓋地而來,在這一個時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熱。

  ***16***我感動地站在大街正中。

  ***17***我在沉默著吶喊。我是證人,我證明天理的真實。涼爽溶化著撫摸著我。它是證人,它證明我堅持到了今天。

  ***18***立秋……中國簡練的總結呵。那個時刻裡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與判斷,以及古人的劃分與總結。立秋二字,區別涼熱,指示規律,它年復一年地告訴我們這些愚鈍的後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19***從那一刻立秋之後,我和北京人便享受著涼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氣和了,等著下一個更痛快的節氣。同南方北方的人們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執法全部中國。聽說,有個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動地說:你們中國人的節氣真棒!

  ***20***回想以前許多年都沒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沒有感性。也許是從未經歷過這樣一個殘酷的苦夏吧,也許是因為從小缺少關於天道的教育。

  ***21***沐浴著廣袤無際、陰柔輕漫的涼爽,我久久感動著。從那立秋的時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識著這秋之偉力。我不再遲鈍,不錯分毫,我用肉軀和心,一點一點地品味著、記錄著。我想證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經預感到證明的艱難。

  ***22***因為,中國早就證明完畢,而且語言簡練至極,僅僅用了兩個字。

  ***選自《荒蕪英雄路》,有刪改 ***

  天道立秋閱讀題目

  4.從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閱讀全文,加以概述。

  5.下面是文中關於“涼爽”到來那一刻的一組描述。

  那低低的喚聲正陰柔地浸漫而來

  只在那分秒之間,涼爽的空氣便充斥了天地人間。

  但是湧湧的涼爽漫天蓋地而來,在這一個時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熱。

  結合加點詞,聯絡上下文,分析作者這樣描述的作用。

  6.閱讀散文可以沿著作者的思想情感脈絡,讀出文章的意蘊,獲得自己的感悟。閱讀下面句子,結合文章內容,聯絡閱讀積累和生活經驗,陳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證人,我證明天理的真實。

  “我”:立秋……中國簡練的總結呵。那個時刻裡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遲鈍,不錯分毫,我用肉軀和心,一點一點地品味著、記錄著。

  ↓

  “我”:

  天道立秋閱讀答案

  4.***3分***“我”的心理從苦夏時的“恐怖”“絕望”,到立秋時變得“吃驚”“感動”“心平氣和”。

  5. ***6分***從“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蓋地”,“涼爽”的程度逐層遞進。這組描述生動寫出了涼爽在“分秒之間”猝不及防地到來,鋪滿天地,消除全部往昔的苦熱,語言準確,極具張力。這種涼爽與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強烈反差,為下文“我”在立秋到來時的“久久感動”和頓悟作鋪墊。

  6. ***8分***深刻理解“立秋”內涵,聯絡閱讀積累或生活經驗進行闡述。 示例:在無盡的苦夏中,“我”與酷熱相抗衡,已經不信任節氣,但當涼爽到來的一剎那,“我”瞬間感受到立秋的真實存在。“我”的經歷古人早就體驗過,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二十四節氣,來區分大地上的寒熱變化、生命流轉。立秋讓“我”頓悟天道有序,萬物皆有規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節氣的神奇,驚蟄一到,春雷始鳴。“節氣”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意,給人以肩示,提醒後人心平氣和地接納、速守天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