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的話題作文

  責任,似乎無處不在。家庭、學校、社會,到處都充斥著責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生活的責任

  面對生活的責任,許許多多的責任要我學會堅強,不再逃避,真正的長大有時也是一種責任!這只是三個小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我或她都曾發生過或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感動,有些會使我們快樂,有些會使我們流淚,但是不論我們怎樣,生活總還是要繼續的。尊重與自尊,相信奇蹟和承擔責任,這就是生活繼續的動力,同樣也是讓我們更完美的條件。縱然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潮起必有潮落,當我們的生活富足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準則自然就會提高,物質得到滿足後,精神就必然也要尋求滿足。客觀地來說,當我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我們首先只會考慮到如何來滿足物質上的需要,也就是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只有當我們的生存不再成為問題,也就是我們所需要的物質享受可以得到滿足時,我們自然要向更高境界提升自己,來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那麼,我們的生活準則也就提高了,我們會要求自己做一個無愧於良心的人,我們可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會要求自己做一個有尊嚴,對人類有貢獻的人,甚至,我們可以想要並要求自己做一個可以流芳百世的人。

  貧窮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歸根結底,就是我們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無愧於心,惡人亦可以無愧於心。

  其實,吃飽穿暖也好,無愧於心也好,應該是同時存在;而生活的準則又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貧如洗,明天便背信棄義;也可能,昨天你一貧如洗,今天你富可敵國,明天還是背信棄義;可能昨天你背信棄義;今天你良心發現;明天便財德兼備;也可能昨天你助人為樂,今天你助人為樂,明天就捨己為人。可能……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準則就像是一條完美的曲線,隨著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與我們的人生曲線可以完全吻合,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準則可以同樣在低處徘徊;同樣,當我們的人生處於低谷時,我們的生活準則可以處於高峰,這兩條曲線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軸對稱圖形。另外,生活的準則也可以是一條比什麼都直的直線,可以是一條向上的射線,更可以是一條向下的射線。

  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的準則就是生活!也可以說,生活的準則就是人,就是我們自己!

  篇2:多一點責任心

  責任,似乎無處不在。家庭、學校、社會,到處都充斥著責任。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世界,就更加需要責任心。讓我們多一點責任心,你會發現其實世界真的很美好。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自己負責。人生之路長漫漫,途中還會遇到某些不知名的劫數,會使我們在路上停滯不前,或者會偏離了原來的方向。我們需要存一份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按正確的方向前進。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在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我們最起碼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要是自己都已經自暴自棄,誰還能來幫你?做到對自己負責其實很簡單,像衣冠整齊,精神面貌好,無不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他人負責。劉備三顧茅廬,終請得孔明出山,答應幫劉備打江山。在劉備逝世後,孔明為其鞠躬盡,他對劉備負責,對天下子民負責。無可否認地,孔明的責任心的確難得。對別人負責任亦可理解為他人多著想,多給予。現實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在一次次的抗洪“戰爭”中,我們的戰士們走在最前線,以自己的生命拯救出無數人,譜寫出一曲曲英雄壯歌;在“非典”疫情中,那群白衣天使不畏病魔,堅持與“非典”作鬥爭,結果被帶走了生命,留下了微笑。抗洪戰士和白衣天使的行為都是出於一種對別人負責的心態。沒有他們的這種心態,將會有更多人的不幸和死亡。

  多一點責任心,要對國家負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國之不存,何以為家”。既然我們棲身於這國家之中,就要對其負責。對國家的負責體現在愛國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莫不是一種愛國!劉胡蘭的寧死不屈,文天祥的浩然正氣,董存瑞的捨身精神,至今好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愛國必須要做些轟轟烈烈的大事,其實我們可以從一件件的小事中做到愛國:為國家省一滴水,為省一度電,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這也是對國家負責。

  多一點責任心,你會發現世界其實真的很美好。

  篇3:初三,我多了份責任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匆匆流逝——在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在老師沙沙的寫字聲中;在父母喋喋不休的嘮叨聲中。就這樣,我們匆匆進入了初三。

  到了初三,不得不承認的是,壓力大了,休息少了;作業多了,娛樂少了;主課多了,副課少了……諸如此類的變化,讓我們在一時之間難以適應。但是,只有一點,我一直清醒的知道——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一份身為學生應盡的責任。而那件事更讓我瞭解了這點。

  那是一場考試,一場極普通卻又特別的考試。普通是因為在初三這個特別的時段裡,考試已實屬家常便飯,彷彿在這個時間段裡不考試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些什麼。而特別則是因為——考試的前一節課,老師拿著份名單進入了教室。“我報到名字的這些人,等會周練去414考試,那裡沒有人監考,我選你們去是因為我相信你們,所以……”話音還沒落下,班裡就已經沸騰起來了。

  “啊~怎麼可以這樣,你相信他們麼?”小A和同桌討論起來。

  “我不信誒~這次他們一定考得超好的!”

  “就是就是!不公平啊。”

  大家都在紛紛猜忌著,我心中也有著幾分的不信任。的確,在初三這個時間段裡,每一場考試,每一個分數,都顯得無比重要。誰不願意考一個好分數呢?誰會放著這麼好的機會不去利用呢?只不過,老師心意已決,誰都無法改變。

  考試快開始了,在大家羨慕的眼光中,那些人離開了教室。在排座位時,老師突然發現我多出來了。於是,在眾人嫉妒的眼神中,我奔向了414,當我趕到時考試已經開始了。掃了一眼教室,果然沒有看到老師。我從講臺上拿好試卷,看到大家都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安靜的答題,就和老師在教室裡監考一樣。大家應該也都不想辜負老師給予的那份信任吧。

  我想,其實在我坐下的那一剎那,所有的猜忌就已經煙消雲散了。這裡是絕對不會出現作弊等惡況的。至於原因,這便是那份責任所起的效果了吧。為了不辜負老師所給予的那份信任吧。我們要為我們自己的舉動和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夠再像從前一樣,隨便打鬧做事了。只因,初三的我們,肩上多了一份責任。

  人生就猶如在沙灘上漫步,走過的每一步都會留下足跡。而我們則需要時常回頭看看身後這些不同大小、不同深淺的足跡。從中明白肩上的責任,也能從中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責任是你不想做但是又必須做的事情;責任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約束;責任是一個民族走向輝煌的必要條件。讓我們承擔起肩上的責任,攜手走向更遠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