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細胞的資料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我們人體身上有N多個細胞構成,你能想象一個細胞的大小嗎?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細胞有多大以及它的相關資料嗎?下面就由的小編帶你去認識瞭解一下吧。

  世界上最大細胞

  鴕鳥蛋是現在世界上存在的最大的卵細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細胞。長15~22釐米,直徑14至15釐米。 實際上,鳥類的蛋就是一個完整的卵細胞。

  首先要說明的是,鴕鳥蛋是單個卵細胞經過卵裂、原腸胚、腸胚等過程分化得來的,不是一個細胞了。 因此數百微米直徑的細胞被認為是細胞最大體積的極限。值得一提的是,卵細胞是一種特殊型別的細胞,卵細胞體積主要因胞質擴增所致,因為它含有許多供胚胎髮育使用的營養物質——卵黃,而使細胞的體積增大了許多倍,同時卵細胞與周圍環境交換物質較少,因此屬一種特化細胞而不受上述因素的限制。然而一旦受精卵開始發育,便很快分裂形成較小的細胞。

  鴕鳥蛋孵化技術

  種蛋採集、儲存、選擇和消毒

  ***1***種蛋採集 絕大多數雌鴕鳥在下午3-6時產蛋,個別產自上午或夜間。鴕鳥產蛋後要及時撿蛋,以減少破損和汙染。雄鴕鳥有保護雌鴕鳥及鳥蛋的本能,撿時要2人配合,1人將鳥趕開,1人把蛋撿走。撿蛋時應將手洗淨或戴手套,以免汙染種蛋。對汙染的種蛋用消毒溼毛巾擦乾淨。種蛋須登記,註明雌、雄種鳥號碼和產蛋日期,並稱重編號。

  ***2***種蛋選擇 合格的種蛋要求清潔,表面不應有泥土、糞便以及其他汙物;其二要求大小適中,蛋重過大過小都會影響孵化率和雛鳥的質量,一般要求種蛋重1.5千克左右,超過2千克和小於1千克的種蛋一般應淘汰。第三要求種蛋的外形呈卵圓形,縱徑16-17釐米,橫徑13-14釐米,過長、過圓、扁形及畸形蛋孵化率低。種蛋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或米黃色。潔白色的蛋孵化率較低。

  ***3***種蛋儲存 種蛋貯存時應大頭朝上垂直或傾斜放置,時間以3-5天為宜,如果貯存期不超過7天,可不翻蛋。若種蛋貯存不超過4天,儲存溫度以16-18℃為宜鴕鳥蛋;超過4天應為13℃左右。相對溼度為60%。

  ***4***種蛋消毒 鴕鳥蛋從母體產出時會被洩殖腔排洩物汙染而附著細菌,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菌大量繁殖並通過蛋殼上的氣孔進入蛋內,對種蛋的孵化有影響。因此,必須對種蛋進行嚴格的消毒。種蛋消毒方法較多,一般以甲醛燻蒸消毒法常用。方法是將種蛋放在儲蛋室或消毒櫃內,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溶液***福爾馬林***30毫升、高錳酸鉀15克的劑量,在溫度20-25℃的條件下密閉燻蒸20分鐘。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甲醛與高錳酸鉀反應劇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蝕性。所以,要用容積較大的陶瓷容器,先加入少量溫水,投入高錳酸鉀,再加入甲醛。20分鐘以後要及時排出消毒櫃中的煙霧,待種蛋的溫度逐漸降至18℃時,轉入貯蛋櫃中或入孵化器進行孵化。

  孵化

  ***1***孵化前的準備 種蛋入孵前,要認真檢查孵化室的密封、保溫、通風條件,孵化室內溫度最好恆定在22-25℃。對孵化室、機具等進行全面消毒。開機試溫、預熱2-3天后即可人孵。

  ***2***孵化期的管理   孵化溫、溼度控制 鴕鳥孵化期為42天,孵化中前期溫度恆定在36.8℃,孵化後期30-42天,胚胎自身產生大量的熱,需要的溫度相對較低,以36℃為宜。   照蛋:照蛋的目的是觀察胚胎髮育程度和異常情況,及時剔除無精蛋和死胚蛋。第一次照蛋是在入孵時進行,檢查種蛋放入蛋盤時氣室是否朝上。第二次照蛋是在入孵的第十二天,此時鴕鳥的喙和喙尖開始形成,腿和翅膀大致分化,尿囊膜擴充套件到蛋殼膜內表面,胚胎的軀幹部增大,照蛋時可見到清晰的血管,能見到頭部和軀幹部2個小圓團,稱為“雙珠”。  翻蛋:鴕鳥蛋黃含脂肪多,比重較輕,浮在蛋的中間由繫帶繫著,胚胎吸收養分,排除廢物。如果長時間處於一種位置,蛋黃不能維繫在蛋的中央,容易與蛋殼的內膜粘連。翻蛋的目的在於使胚胎外部空間定位,同時也防止粘連,促進羊膜運動。

  鴕鳥蛋孵化期內一般每2小時翻蛋1次,40天轉入出雛器後停止翻蛋。目前一般孵化器設計的翻蛋角度為前俯後仰各45度,據研究,如果翻蛋角度增大到50-55度,會促進胚胎髮育和血液迴圈,使孵化率有所提高。

  世界上最小細胞

  細胞體積的最小極限決定於細胞獨立生活所需的最基本成分和體積。根據推算,一個細胞體積的最小極限直徑不可能少於100nm,而現在發現的最小支原體細胞的直徑已接近這個極限,並且支原體具備一個細胞生存與增殖的最基本結構裝置與機能,因此我們說支原體是迄今發現的最小最簡單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