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光現代文閱讀答案

  《耳光》講述的是“我”小時候逃票被爸爸打了一記耳光,爸爸用這個耳光告訴我,做人要潔身自好,要廉潔自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耳光》現代文閱讀材料

  ***1***我永遠忘不了那記耳光。

  ***2***我實在沒有料到,一向反對棍棒教育、文弱卻極少發怒的父親,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在我臉頰上落下重重的一掌。

  ***3***起因十分簡單。

  ***4***我去游泳。回來時飢腸轆轆,便用準備坐車的五分錢買了兩碗小豆粥。車仍然坐了——下車時我藏在大人的身後。當我眉飛色舞地把逃票的經歷講給父親聽時,不料卻換來一記耳光。

  ***5***父親本不該這樣。

  ***6***這以前我和幾個小夥伴曾瞞著大人到護牆河游泳,因為走散了,我不認得路,回家很晚。父親還以為我遭到不測,見我回來連喜帶氣,將手臂高高揚起,眾人皆驚,做勸阻狀。然而父親高揚的手臂只是緩緩落下,在我臉上輕輕一拍,以至勸阻者啞然失笑,道:“您這是打他呢,還是給他搔癢癢呢?”

  ***7***可是這一次父親彷彿用盡了平生力氣,以至過了半天,我的耳畔還嗡嗡作響。

  ***8***睡覺的時候,父親用手摸著我的臉頰,問:“還疼嗎?”我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流淚。那一刻,我甚至在內心發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離家出走,即使父親病了,也不再回來看他一眼。我要讓他為自己的這一記耳光付出千倍乃至百倍的代價。

  ***9***父親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良久,他靠在床邊,點燃了一支香菸。

  ***10***這時,我第一次聽到了一個曾流傳久遠、震撼人心的故事:一個小孩因母親從小縱容最終成了江洋大盜,臨刑前他提出再吃母親的一口奶水。痛不欲生的母親答應了,沒想到兒子一口咬掉了她的***。

  ***11***講完這個故事,父親拿一塊溼毛巾擦去我臉上的淚痕,說:“我當財會科長十幾年,從我手裡走過的錢財成千上萬,我雖清貧,但聊可自慰的是,從沒有拿過公家一根草根兒!我今天所以打你,就是想讓你牢記住:蟻穴雖小可潰千里長堤。當然,你沒有去偷人家東西,但上車不打票,和偷人家東西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個貪字!”說著,父親站起來,從衣架的襯衫裡取出錢包,掏出兩毛錢放在桌子上,嚴肅地叮囑我:“你再去游泳,要多打一張票,要向售貨員說明情況,能做到嗎?”

  ***12***我點點頭,淚水再一次溢位眼眶。

  ***13***那一年我九歲。當時我雖然還不能完全懂得這故事中蘊含的深奧道理,但是憑直覺我感受到了父親的舐犢之情。從那以後,每逢在生活中遇到金錢的誘惑,我總會想起那記耳光……

  ***14***一晃兒,三十多年過去了。

  ***15***不久前,我攜妻兒去為父親祝壽。全家人都去了,足有二十多口。大姐代表全家向父親祝酒。父親端起酒杯,略帶歉疚地吶吶道:“難得你們有如此孝心。我這一生……唉,只有一把算盤,兩袖清風,沒有什麼財產可以留給你們,想起來,實在有些慚愧啊!”

  ***16***我說:“您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食物,卻給我們留下了***,這是可以終身受用的。”

  ***17***父親聞言先是一愣,繼而欣慰地笑了,在燭光的映照下,我看見他臉上的每條皺紋都舒展開來……

  ***18***回來的路上,十歲的兒子問我:“爸爸,你說爺爺給你留下了***,放在什麼地方了?我怎麼從沒有見過呢?”

  ***19***於是,我向他講述了耳光的故事……

  《耳光》現代文閱讀題目

  1.“我”為什麼會換父親的一記耳光?***概括不能超過6個字******1分***

  2.認真體會文中劃橫線句子“我”默默地流淚是因為:******

  “我”點點頭,淚水再一次溢位眼眶是因為*********2分***

  3.父親為“我”講那個流傳久遠,震撼人心的故事,用意何在?***2分***

  4.同樣是做錯了事,為什麼父親的態度卻截然不同?***2分***

  5.第***6***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的意思,你能聯想到魏巍的哪篇文章?為什麼?***2分***

  6.在給父親祝壽時,作者認為父親給他們留下了“終身受用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麼?***2分***

  7.“潔身自好”,“廉潔自律”是千古稱誦的美德。古往今來,這方面的典型或名言數不勝數,請寫出其中的一例***或一句***。***2分***

  《耳光》現代文閱讀答案

  1.答案:***我***坐車逃票。

  2.感到委屈,怨恨父親

  感到父親的愛***或舐犢之情******2分***

  3.答案:告訴兒子:蟻穴雖小可潰千里之堤。

  4.答案:第一次回家晚***不認識路***,不是大錯;第二次坐車逃票屬於做人的本質問題,所以態度也截然不同。

  5.答案:《我的老師》;兩文都體現了愛。

  6.答案:父親教給我們美好的品格,讓我們明白不要貪小,使我們受益無窮。

  7.答案:參考答案:典型名言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典型人物如:周、焦裕祿、孔繁森、方誌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