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願者的心得體會

  做志願者是一個不錯的實踐,那麼做志願者有什麼心得體會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

  志願者的價值創造與實現在我讀書時,就一直有一個夢,要當一名優秀的青年志願者,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價值是對社會的奉獻。而不是對社會的索取。上所以我應該對這社會、人民做出奉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讓愛溫暖。身邊每一個需要溫暖人。實現人生價值,為了這個夢,我苦苦尋找了五年……2011年,我已經畢業並參加工作1年多了,2011年3月5日,我終於進入了呂梁市青年志願者。參加志願者到今即使短短的1個月時間裡,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領悟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作為志願者我們不過是在盡一份真心,如果你有著水一般玲瓏剔透又充滿靈性的靈魂,就讓周圍的一切都會因你的光彩而變得美麗。如果你有一顆猶似水晶的心肝,常常在笑著,你的氣質會不經意間感染身旁的人。小小的動作都會有巨大感染。並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轟轟烈烈的事。在志願者的大家庭裡,有來至社會不同地位的人們。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想法。有在校的學生、有就職的上班、有無業人員,有農民打工的,可我們有一個同樣的心***奉獻的愛心***。即使觀點和做法不一樣,可是這位愛心的中庸讓我們緊緊聯絡在一起。所以我學會了溝通,跟小齡的學生就要站在他們的觀點去想問題,跟同齡的微笑、同服務,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幫助、團結協作。

  原本不相識,也變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從志願者的服務工作中,通過努力,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通過信任,我得到了很多很多鍛鍊自己領導、組織、策劃等方面的能力;通過謙虛,我學會了許多人生的經驗。通過活動,我的到很多的快樂與心靈的滿足,得到了很多受助家庭的微笑……這一切都是我寶貴的財富,是書本學習不到。在許多的志願服務的活動中,我體會到工作的成效取決於個人的積極性。積極地投入、熱情地參與、耐心地引導、不厭其煩地解釋說明,即使棘手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們互學習,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獻,原本沒有的經驗,也裝的瞞瞞的。所以我們志願者既是奉獻者,也是受益者。工作鍛鍊我的思維,更磨練我的意志。使我更有能力,真心去實現人生價值,從而回報於社會。有一句話是這麼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有價值的人生才是快樂幸福的人生。人生的價值有許種實現的途徑,無論哪種途徑都離不開勞動,離不開對他人、社會的奉獻。我選擇了參加青年志願者,去幫助孤老殘童,幫助生活貧苦人群,參加公益活動……人生是短暫的,人的價值卻是永恆的。我們應該抓住人生的“三天”不忘昨天,奮鬥今日,創造明天,也許我不知道世上還有多少人需要幫助關懷。但是我會繼續積極參加志願者工作,盡己所能讓愛與快樂傳播下去。做一位優秀的青年志願者,實現人生價值。

  篇2

  做志願者這一年多以來,我一直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直覺得既然可以做志願者應該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裡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麼在我的眼睛裡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別。

  志願者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實的情況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知道我是不是該說,其實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謂的志願者人群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帶著什麼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願服務有幫助,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對志願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應該學會包容。

  現在的志願者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通過熱鬧的2008年。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2008年為志願者元年的說法。這其實對志願者事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其實現在是更需要的是對志願者工作進行規範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範化管理,將來才可以做到真正實現志願者,可以真正服務於社會的目的。可是現在志願者團隊可以說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志願者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說自己是志願者;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己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麼一兩個人。

  在這裡當然並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說句心裡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志願者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範的志願者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志願者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一、探討和總結什麼是真正的志願者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麼要來做志願者?是應該引發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志願者楊濤夫婦一直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志願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志願者精神也應該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達到一定境界後,一種人性最質樸的迴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說中大禹的故鄉,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源地。地震在這裡發生後,把那麼多人心裡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志願者。那麼我們不應該讓人們心裡,已經引發出來的善心隨著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應該把這種每個人心裡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於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志願者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志願者發自內心的認可,志願者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面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說什麼,但是現實中會採取用腳投票的態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志願者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志願者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範志願者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志願者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志願者的人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可以做什麼,怎麼去做。

  四、認真的給來參加志願服務的成員志願者工時記錄,因為做的時間的長短,是唯一可以量化衡量志願者工作的標準。那麼只有那些真正從事志願服務時間長的志願者才可以真正沉澱下來。也才可以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來讓真正優秀的志願者昇華。現在志願者工作浮誇風其實非常盛行,很多所謂的明星志願者居然是被包裝出來的。然而經過一定的瞭解後,知道真相後,反而對志願者工作是一種打擊。我們應該通過真正實實在在的工作來規範志願者工作。

  五、政府應該為志願者工作提供實質性更強的支援。比如提供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和一些辦公設施。志願者和很多志願者團隊,可以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來無償服務社會,但是同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在團隊發展到一定時候,面臨生存的問題。因為在團隊組建初期,大家憑著最初的熱情可以不顧一切,志願者可以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但是不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很難堅持下去。志願者團隊就象是一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要做的工作應該是怎麼把那些,真正擁有志願者精神的人留下來。

  篇3

  曾聽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一種手段、方法,通過學習好這些才能做好主要的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體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彌補不足。每一次的“志願者”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的缺點與不足。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田野;忘不了小朋友們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裡老人們那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忘不了同學們的熱情;更忘不了這段期間我們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而這一切的一切,將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人民的淳樸,厚實,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美好。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卻有一番別樣的寧靜,它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有一片新視野,為我們探尋農村的新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每次參加志願者活動的時間裡,我感覺日子過得真的很充實。總覺得每天都是很精彩的,之次參加志願者“三下鄉”活動的住宿條件不錯,就像個小家庭一樣,樣樣齊全,除了沒有現代的高科技產品外。這一切讓早已忘記淳樸鄉村生活的我又能再一次體會到了,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感情,一種令人感到溫暖的感覺。

  我還記得在第一次參加志願者活動也就是在南寧市武鳴縣雙橋鎮、城廂鎮舉辦的“三下鄉”志願者社會實踐活動中的點點滴滴,還記得那時我們剛到達孔鎮小學後我們放好行李後很快地,便熟悉了周邊的環境和老師同學們,由於天氣原因那天我們的行程發生了改變。所以我們大家便一起煮飯,商量第二天的行程等。起初我還不太適應這樣的角色,但是久而久之也覺得能有這種機會如此地鍛鍊自己也是一種經歷,一種體驗。當我在第二天***也就是雷鋒節***時第一次因為看到對方的笑容而感到光榮時,才深刻發現自己這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是值得的。在那一刻,所有的不適應都頓時煙消雲散,圍繞著服務、奉獻與幫助,我變得信心多了,體會也越來越深,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項又一項的真實所在。當然也許在這過程當中有好多好多的分歧,有一次又一次的爭論,但是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協商,這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感覺到我在成熟,在長大。

  第三天是我們正式支教的一天,踏上講臺,生平第一次以支教的形式站在科任老師的位置去給同學們講課,我主要是和另一個隊友一起帶五年級的同學們,然後我們上的是手工課,從分析步驟到與同學的互動再到檢查同學們動手能力的效果,與同學共同分享心得,我收穫著以前從未收穫過的那一種作為老師才有的專注與熱情。

  當他們上體育課時,親自和學生一起去上體育,組織同學們站隊與學習武術,大家都踴躍參加顯得格外的興奮,看著同學們上課時那一張張專注還有在遊戲時那一張張無拘的笑臉,頓時所有的不足都被淹沒在同學的歡笑聲中。看著他們認真聽課,積極活躍的樣子。覺得好欣慰好開心,覺得大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勞都值了!心裡有一個衝動,那就是要是自己可以永遠都能像此刻一樣享受著一種被需要還有充實地給同學們上課該有多好。與同學們在一起的時間是快樂的,是純真的,是毫無顧慮的,只因為她們是單純的,可愛的,天真無邪的。跟她們在一起你可以什麼都不想,只需要做最真的自己。

  不知不覺,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大家忙碌著,但到處都充滿著歡聲笑語,看得出,大家都很快樂,很充實!走出校門,我們一直不時地在揮手告別,在學校門口旁,望著校門口那一幫在門口送我們的孩子們心裡滿是不捨,在車上彷彿還可以聽到同學們的道別聲……

  我無法忘記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那一聲聲甜甜的“大姐姐”荏苒在耳邊迴響。提起那群可愛的孩子,我總會心潮澎湃。離別的那一刻,孩子們緊緊的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願離去。我真心的祝願淳樸天真的孩子們能夠快快樂樂地成長,走向更廣更寬更闊的新天地。

  每一次的活動都能學到不一樣的知識,認識到新的朋友,重新認識自己,參加活動之後都會把我從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這些方面,以利於我以後走向社會。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在大家的相互幫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決。其中的辛酸與感動,我想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體會到。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結束,我們將以此作為人生新的起點,懷揣著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著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同時作為一名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我們必將身體力行,為祖國的未來做奉獻。

  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緬懷昔日的形影不離,銘記逝去的歡樂時光,這個寒假對所有隊員來說都會是意義深刻的。因為參與所以快樂,因為服務所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