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試卷分析報告

  通過試卷分析,可以權衡七年級語文教與學的效果。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一、命題指導思想

  1、試題體現期末考試性質,所考查的內容是以今學期的教學內容為主,體現基礎性和綜合性。期末考試體現素質教育和《語文課程標準》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考查兼顧課內外,從多角度、多側面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積累水平。

  4、突出對閱讀能力的考查。

  5、為了全面貫徹《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需要,應注重考核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試卷分析

  1、試卷結構

  積累鞏固***45分*** ②理解鑑賞***25分*** ③創作表達***40分***

  2、試卷評價

  ***1***關於試卷命題科學性分析

  試卷在命題的科學性方面比較符合要求,知識點、能力點符合要求。各小題設計合理,答案較明確。

  在題目內容的編排上,緊扣課本,知識點覆蓋面廣,課內外結合、基礎與能力結合、傳統題與創新題結合,也設計有一些開放性題目,很好體現新課標精神。

  ***2***關於命題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分析

  試卷的基礎知識部分,包括了聽說能力和語言積累與運用兩部分,知識覆蓋面較廣,考查的知識包括正確辨別讀音、聽讀古詩正確書寫漢字、分析語病、根據情景說話、默寫名句、填寫名著、詞語積累與運用等。閱讀能力部分考查的2個文段有1個選自課內,1個選自課外,做到各類文體兼顧,這部分試題綜合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整體感知、把握文意、篩選資訊、瞭解寫作特點、運用語言準確表達的能力。其中文言文閱讀部分考查了1個課內文段,主要考查學生對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理解,以及對一些句子的理解和翻譯。作文屬於話題性質及命題的作文,要求學生根據提示,以“往事”為作文的內容範圍進行寫作,寫作提示較為清晰,內容範圍放得較寬,對學生束縛不大,在文體上較適宜寫記敘文,能讓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能較好地考出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

  ***3***試題的特點

  難度一般:

  從卷面,可以發現如下問題:

  1***學生對名著導讀這一塊學得不夠紮實,丟分較多。

  2***學生對課本內容不夠熟悉,基礎欠紮實。如閱讀的第一個文段,學生對兩處彩虹的含義把握不好,丟分較多,課內文段內容學生不太熟悉。

  3***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較差,把握某一段落的文意、篩選資訊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如文段閱讀2,學生總的失分嚴重的原因。

  4***學生對開放性試題把握能力有待加強。

  5***學生的寫作還不夠切合題意。文章往往是生搬硬套,更缺乏真情實感。作文最大的問題是內容的選擇和語言的運用上。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較為膚淺,不會深入挖掘生活素材,不會抓住一點拓展開去。語言較為蒼白,病句不少。

  三、教學建議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結合考試的經驗和教訓,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備課組要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學科的學習,教師的引導起到較大的作用。而學習興趣的培養,又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取得。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備課上多鑽研。

  2、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有許多知識可以自己去學習,有時會勝過老師的教取得較好的效果。

  3、課堂仍要加大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力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避免“一講到底”的做法,在課堂上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去探究、鑽研問題。

  4、引導學生多積累。背誦一些名篇名句,培養學生的語感。

  5、引導學生作好課外閱讀,增長學生的閱讀面,並注意引導學生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絡,讓學生不脫離實際。

  6、加強學生寫的訓練。平時抓好作文的寫作,注重學生審題的訓練,以及語言的精練等。

  範文二

  2011-2012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已經結束,為今後更加紮實地開展語文教學,進一步樹立質量第一的教學意識,作為七年級語文教師我在認真分析試卷的基礎之上,以七年級的期中語文考試成績,對本次考試情況作一個客觀的分析,現分析如下:

  一、資料分析

  本次考試,我所帶班級共有2個班級98名學生參加考試,考試的資料分析情況如下:

  90分以上2人,80分以上14人72-80分共13人。及格率太低。

  二、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考查範圍為七年級語文上冊1-3單元課文與綜實踐活動,試卷由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閱讀與記憶、課外閱讀及寫作幾大板塊組成,分別考查了學生知識積累、分析理解、語言運用等能力。同時,此套試卷充分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原則,整個題目的設定科學有序,基礎知識30分,古詩文閱讀19分,課外閱讀21分,寫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夠從學生的得分來反饋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師平時教學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檢驗老師在教學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綜上所述,本次調研考試的命題思路:以教材為藍本,以課內為重點,強調雙基,注重運用,突出考查能力。

  三、考情分析

  ***一***積累與運用***滿分30分***

  本次考試,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做得好一點的是“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下設計七個小題,總分為30分。

  1.【滿分2分】本題是單純的根據拼音寫漢字和在括號內注音。

  此題總體上得分情況不好,絕大多數學生失分,最令我吃驚的就是部分學生竟然連基本的拼音都不會,可見我們學生小學的基礎很差,由此我也得到個感悟漢字教學應該成為一種經常化,要及時檢查,經常鞏固。

  2.【滿分2分】 本題是改正錯別字的題型

  此題得分情況不好,主要是不能準確發現錯別字,並改正,對形近字的模稜兩可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說明要加強形近字的辨析,和錯別字改正的訓練。並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錯字集,要讓學生有意識的積累!

  3. 【滿分2分】 本題的對加點字意思解釋的題型

  此題得分情況也還是不太理想,可見這些基本功仍然沒怎麼打好,仍然需要對基本功的再次強調。

  4. 【滿分2分】 本題是填寫恰當詞語的題型句,但還有部分同學沒能掌握課文,由此題可見學生平時還要把基本功放在“讀”上。

  5. 【滿分2分】 本題是修改病句的題型

  此題主要2個病句,都是平時最常見的病句,1題是“在···的過程中”和“使”字的重複使用的病句。2題也是最常見的“提高與水平”相搭配的題型。但是還是有些同學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太好,可見平時還是學生自我總結的太少,應教會學生如何學會自我總結。

  6,【滿分2分】 本題是自我發揮的題型,也是送分的題。本題得分率較高。

  7. 【滿分2分】 【滿分6分】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本詩文積累的掌握。

  此題得分較平常單元考試的詩詞題,有較大進步,主要原因是平常默寫注重了落實,學生注意了錯別字,這是以後應該堅持的!

  第二部分的閱讀理解第一篇選段是出自課內?《論語》十則。滿分為19分,下設有8個小題。

  第8題,【滿分2分】是對作者相關的基本常識的填寫,考察的是對孔子的基本瞭解,本題得分率達到99%。

  9. 【滿分2分】本題是對本文中通假字的總結和解釋,本題得分率也達90%多,也有部分學生沒看清題,忘記對該通假字進行解釋。

  10-15題。主要是對本文基本知識的考核,部分學生未能準確把握本課。仍需加強文言文的賞析提高。

  第三部分的閱讀理解的選了2篇課外閱讀,其中有一篇是說明文的解析,該題總分21分,得分情況很不理想,得15分者不超過80人,均分在10分左右。最高得分18分,最低得分4分。此題共設8個小題,第1題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由於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練習較少,閱讀能力有待提高,在做題中對文章的內容把握得不準,只是概括表面意思沒有體會到本文的重點能夠回答完全正確的極少。

  第四部分就是作文,本次作文是以“面對----,我選擇----”為題目的,要求在橫線出補充完整題目,文體不限,600字左右。但本次作文整體情況不好,能得到優分的學生比較少。從寫作實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寫作能力較差,不能認真審題,沒有寫自己理想的生活或環境。大部分學生書寫不太工整,語言表達空流暢,結構思路不很清晰。平均得分在34-36分。

  四、存在的問題及教學建議

  綜合本次考試,我們發現儘管有許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時也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的例子作用重視不夠,對閱讀未過好“四關”

  古詩文閱讀和課內閱讀選自課內,從答題的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對教材還不能熟練掌握,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也許是老師沒深鑽教材,也許是教師沒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標性、指向性。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充分的利用例子來舉一反三,那麼,這又從何談起語文讀寫聽說遷移能力的培養呢?因此,教師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讀課文中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要在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本次考試閱讀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夠得到35分以上的學生不到總數的15%,大多數學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別是語言概括能力、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為欠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應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

  3、要進一步夯實語文基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從本次考試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基礎並不牢固。從書寫的情況看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在進入七年級之後,還沒有從小學的貪玩,馬馬虎虎的學習習慣中改正過來。因此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知道“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

  4、加強古詩文言文教學,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

  新的課標對古詩詞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見對經典古詩名著的重視。特別是七年級要培養學生的對文言的興趣,打好文言基礎。從本次考試看,學生對文言的詞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強化文言實詞、虛詞的教學,要引導學生理解、誦讀,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

  5、進一步加大語文與生活的聯絡,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提高學生的語言文書處理的實踐能力。

  從本次試卷來看,很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考查,這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題型,學生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從做題情況來看,有部分學生的平時的語言現象積累不夠,記憶不牢,運用不活,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參加綜合活動,主動參與,增加積累。

  6、寫作水平急待加強,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寫”,“多”出效果,“多”出成績。

  本次作文考試,非常明確的告訴學生寫作內容,但學生不知道究竟怎樣來緊扣題目的要求,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考慮作文的行文思路,選詞造句沒有錘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表現力。因此在下一階段要加

  大寫作的技巧與語言的表達訓練,在練中提高寫作水平。

  範文三

  一、試卷特點分析

  全卷共四個大題,一、積累與運用***20分***;二、古詩文閱讀***20分***;三、現代文閱讀***20分***;四、寫作***40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考試內容:本試題涵蓋初一語文下冊一、二、三單元1—18課及課後詩詞1-4首。

  1.注重基礎知識考查

  試題的考點覆蓋了上半學期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對重點課有所傾斜,三篇文言文都有所涉獵。重點強調基礎,考查基本能力,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必須的語文知識,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2.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教育教學實踐探究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在整套試卷中,不少題目體現了課改的意識,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簡單分析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例如:一、積累與運用***20分******四***綜合性學習。***4分***

  我愛我班,因為我是其中的一員,這裡有優秀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老師們各有千秋, 同學們各有專長,組成了我們共同的家——競技體校初一班

  假如班級內開一個“我愛我班”主題班會,請你為這個班會寫一個簡短的開場白。目的在於讓同學們都能說出自己愛班的心裡話。***不少於50字***。

  再如:四、寫作***40分***

  題目:長大的_____________

  要求:可以選擇“煩惱”“滋味”“責任”等詞語,主要是利用這個半命題表達你現在對“長大”的真實感覺。請寫出真情實感,描畫出自己的生活。不少於500字。

  二、學生考試失分情況分析

  學生答題情況:對初一班48位學生試卷進行抽樣分析,一、積累與運用***20分******一***生字生詞***7分***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漢字注音。***3分***

  ②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qiè而不捨。③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失分比較多。

  2.找出下面文段中的錯別字並改正。***2分***

  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莫不作聲地望著他。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韌無比的生的意志。

  _韌 改為 忍做對的不多,反映出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點還沒有掌握好。

  二、古詩文閱讀***20分******二******11分***比較《傷仲永》和《與友人書》完成9-11題失分最多。

  總體來看,最高分96分與最低分2分,學生兩極分化相當嚴重,反映出學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別。

  三、學生考試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學生考試結果分析,平均分與預期值基本一致,區分度好。

  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61.65分***預期60分左右***.

  總分統計:***48人考試***

  分數段

  80分及以上

  60分—100分

  60分以下

  統計人數

  9人

  30人

  18人

  百分比

  18. 75%

  62.5 %

  37.5 %

  2、知識掌握不全面、記憶不牢固。

  例如:***二***詩句默寫。***5分***是學生知識不牢造成的。

  3、知識理解存在缺陷。

  例如:三、現代文閱讀***20分***

  4、書寫的不規範。比較嚴重的是作文。

  5、做題時馬虎,不注意審題。

  四、今後教學應採取的措施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降低教學難度,立足基礎,發展能力。

  基礎知識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智力、能力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切實實讓學生掌握應該學好的地理概念,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性教學。以便使學生形成正確清晰的地理概念、規範的地理語言。

  3、應注意培養學生朗讀、識字的教學。

  識字是是學好語文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時教學中應加強識字教學,要能讀懂各種文言文,明白其含義。

  4、加強語文教學設計的蒐集,補充課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