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造句

  咬文嚼字是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咬文嚼字如何造出精彩的造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1.談判的雙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沒有觸到問題的實質。

  2.冬烘先生教人讀書,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麼有益的知識。

  3.我願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為一種警告,設法除去一般知書識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積習,從柴米油鹽,肥皂,水與太陽中去找尋實際的人生。

  4.做文祕的,如果只是在辦公室咬文嚼字、閉門造車,即使文字再優美,辭藻再華麗,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一紙空文。

  5.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文字含義,千萬不要咬文嚼字。

  6.他說話老愛咬文嚼字,真叫人討厭。

  7.老李讀過幾年子曰詩云,說起話來“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8.他這個人喜歡吹毛求疵、咬文嚼字,雖然他相信開卷有益,但讀起書來卻只會尋章摘句,從不求甚解。

  9.他是個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10.正事不幹咬文嚼字的事情倒是很喜歡。

  咬文嚼字的精彩造句

  1. 談判的雙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沒有觸到問題的實質。

  2. 他說話老愛咬文嚼字,真叫人討厭。

  3. 寫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麼的,又有何意義呢。

  4. 他講話總是咬文嚼字的,讓人聽著彆扭。

  5. 他寫這篇自傳時,真是咬文嚼字,一點也不敢馬虎。

  6. 學習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咬文嚼字,鑽牛角尖。

  7. 讀書時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歡咬文嚼字,時而也會吹毛求疵。

  8.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文字含義,千萬不要咬文嚼字。

  9. 他平時說話總是咬文嚼字,喜歡加許多修飾語,結果還是詞不達意。

  10. 這看起來有點咬文嚼字,實際上是別具匠心。

  11. 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讀起來頗費周折。

  12. 老李讀過幾年子曰詩云,說起話來“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13. 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他偏愛咬文嚼字,賣弄學問,以致廢話連篇。

  14. 有些教授總是裝腔作勢,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15. 做文祕的,如果只是在辦公室咬文嚼字、閉門造車,即使文字再優美,辭藻再華麗,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一紙空文。

  咬文嚼字的經典造句

  1. 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他偏愛咬文嚼字,賣弄學問,以致廢話連篇。

  2. 你以為假裝憂鬱的在那咬文嚼字的,你就是郭敬明瞭?你還沒人家那身高呢?

  3. 事情拖了那麼久還沒解決,倒是很喜歡咬文嚼字。

  4. 有些教授總是裝腔作勢,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5. "他們"是"上流社會人物",是"達官顯貴"。他們給你一點施捨,動員你去服役,讓你去打仗,調教你,"說起話來像上層社會那樣咬文嚼字",事實上他們"全是騙子"。

  6. 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總是會對自己不懂的文化話語心存敬畏,正是這種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機文人利用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裡邊,偽精英文化的發展好像有那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可以稱為假洋鬼子階段,第二階段是所謂拒絕世俗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所謂咬文嚼字的階段。

  7. 做文祕的,如果只是在辦公室咬文嚼字、閉門造車,即使文字再優美,辭藻再華麗,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一紙空文。

  8. 五一勞動節日來到,咬文嚼字,動動嘴巴口吃不見了;左瞅右瞧,動動眼睛火眼金睛出現了;聞聞嗅嗅,動動鼻子花香撲鼻眉開眼笑了。祝五一節日快樂。

  9. 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10. 讀書認字學文化,開卷有益漸高雅。看書寫字做學問,指導做事與做人。識文解字解的深,衣食無憂可歸隱。咬文嚼字通天地,指點江山定乾坤。國際掃盲日,好讀書,不求甚解。要掃盲,立。

  11. 此十八妖魔輩,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稱霸文壇,反使蓋代文豪若馬東籬,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諸人之姓名,兒不為國人所識。

  12. 此十八妖魔輩,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稱霸文壇,反使蓋代文豪若馬東籬、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諸人之姓名,幾不為國人所識。

  13. 讀書講究咬文嚼字,選藥時你“摳字眼”了嗎?最近感冒的人多,很多人都會自己購買一些感冒藥物服用。

  14. 姚文元胸前依然彆著一支鋼筆,金魚眼睛仍朝著天花板,一般尚能認罪,但往往要咬文嚼字,掂斤撥兩。

  15. 冷衛東是個粗漢,使槍弄棒還行,咬文嚼字就差遠了。

  16. 衣冠禮樂頗有可觀,只是其人習學詩書,專會咬文嚼字,外雖仁義,內實奸貪,此輩之人決無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還是釋、道二教,常生異人。

  17. 風流倜儻的才子說,血性就是望文生義咬文嚼字拆分為為鮮血與性愛,所謂開苞。

  18. 國外商家為何如此囉囉唆唆,在商品或服務的警告語上如此“咬文嚼字”、“斤斤計較”?這是因為很多商家曾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9. 咬文嚼字,本是指“摳字眼”,令人生厭,可劉老師通過巧妙的引導,讓學生深刻理解到“咬文嚼字實際上是調整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