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羊子妻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樂羊子妻》***yuè yáng zǐ qī***,是一篇人物傳記。它通過兩個小故事,讚揚了樂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過人才識。樂羊子妻,是西漢樑國榖丘***今河南虞城縣谷熟鎮***人。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樂羊子妻文言文原文

  樂羊子妻

  作者:范曄 出處:《後漢書·列女傳》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一年歸來,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姑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姑怪問其故。妻曰:“自傷居貧,使食有它肉。”姑竟棄之。

  後盜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聞,操刀而出。盜人曰:“釋汝刀從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妻仰天而嘆,舉刀刎頸而死。盜亦不殺其姑。太守聞之,即捕殺賊盜,而賜妻縑帛,以禮葬之,號曰“貞義”。 ***出自《後漢書》***

  樂羊子妻文言文註釋

  1“河南”,漢襲秦制,地方分郡縣,郡上設部。郡,相當於地一級行政區。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2“還以與妻”當讀作“還,以與妻”***回家後,把它交給妻子***。

  3“嗟來之食”在《禮記·檀弓》裡本作“嗟!來食***喂,來吃吧***”,是富人叫餓肚子的人來吃飯時說的,有鄙夷餓者的味道。

  4“汙其行”,這裡是玷汙自己行為的意思。

  5“捐”,丟棄,捨棄。現在,此義僅儲存在成語中,如“為國捐軀”。

  6“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時腰伸直,示敬之意。

  7“無它”,它”本指蛇,上古時人們穴居,以蛇為患,見面則問“無它***蛇***乎”。後來轉化為“沒什麼”的意思。

  8“成於機杼”,今語要倒過來說,在織布機上織成。“機”,最早就是指織布機。杼,機上的梭子。

  9“累寸不已”,***倒裝句,不以累寸***,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積累。

  10“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

  11“捐失”,即失去,這是兩個近義片語成的雙音詞。捐,也有“失”義。

  12"稽廢",稽延荒廢

  13“積學”,積累學識。

  14“日知其所亡”,語出《論語·子張》:“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亡:通“無”,沒有。

  15“何異斷斯織乎”,也要倒著說,跟割斷這塊帛有什麼不同。異:不同。

  16“感其言”,***倒裝句***,被這番話感動。

  17“復還終業”,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養姑,又遠饋羊子”等句,然後轉敘他事。

  18 “遺金一餅”,一塊丟失的金子

  19 “嘗" 曾經。

  20” 還以與妻”,以,把。

  樂羊子妻文言文翻譯

  河南樂羊子的妻子,已經不知道原來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嗟來之食’,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汙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出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你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並且七年沒有回來。

  這期間,有一次鄰家所養的雞誤闖入樂羊子的園中,婆婆偷偷抓來殺了做菜吃。到吃飯時,樂羊子妻卻對著那盤雞流淚,不吃飯。婆婆感到奇怪,問她原因,樂羊子妻說:“我是難過家裡太窮,飯桌上吃的竟然是別人家的雞。”婆婆聽了***大感慚愧***,就把雞丟棄不食。

  後來有盜賊想侵犯樂羊子妻的,就先劫持其婆姑***婆婆,丈夫母親***。妻子聽到後,拿著刀跑出來,盜賊說:“你放下刀依從我,就保全你們的性命,如果不從我,我就殺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嘆息,舉起刀子就刎頸***割脖子***自殺了。盜賊也沒有殺她婆婆***就逃跑了***。太守知道了這件事後,抓捕那盜賊,就賜給樂羊妻子絲綢布帛,為她舉行喪禮,賜予“貞義”的稱號。

  樂羊子妻成語典故

  版本原文

  故事版本一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姑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姑怪問其故。妻曰:“自傷居貧,使食有它肉。”姑竟棄之。後盜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聞,操刀而出。盜人曰:“釋汝刀從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妻仰天而嘆,舉刀刎頸而死。盜亦不殺其姑。太守聞之,即捕殺賊盜,而賜妻縑帛,以禮葬之,號曰“貞義”。

  ***出自《後漢書·列女傳》***

  故事版本二

  樂羊子嘗於行路拾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志士不飲盜泉,廉士不食嗟來,況拾遺金乎?”羊子大慚,即捐之野。

  樂羊子游學,一年而歸。妻問故,羊子曰:“久客懷思耳。”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自一絲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斷斯機,則前功盡捐矣!學廢半途,何以異是?”羊子感其言,還卒業,七年不返。

  樂羊子游學,其妻勤作以養姑。嘗有他舍雞謬入園,姑殺而烹之,妻對雞而泣,姑怪問故,對曰:“自傷居貧,不能備物,使食有他肉耳。”姑遂棄去不食。

  ***出自《智囊》閨智部***

  原文今譯

  河南樂羊子的妻子,已經不知道原來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吃別人丟棄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汙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出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你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並且七年沒有回來。

  這期間,有一次鄰家所養的雞誤闖入樂羊子的園中,婆婆偷偷抓來殺了做菜吃。到吃飯時,樂羊子妻卻對著那盤雞流淚,不吃飯。婆婆感到奇怪,問她原因,樂羊子妻說:“我是難過家裡太窮,飯桌上吃的竟然是別人家的雞。”婆婆聽了***大感慚愧***,就把雞丟棄不食。

  後來有盜賊想侵犯樂羊子的妻子,就先劫持其婆姑***婆婆,丈夫母親***。妻子聽到後,拿著刀跑出來,盜賊說:“你放下刀依從我,就保全你們的性命,如果不從我,我就殺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嘆息,舉起刀子就刎頸***割脖子***自殺了。盜賊也沒有殺她婆婆***就逃跑了***。太守知道了這件事後,抓捕那盜賊,就賜給樂羊妻子絲綢布帛,為她舉行喪禮,賜予“貞義”的稱號。

  樂羊子妻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範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

  本文節選自《後漢書·列女傳》,只節取本傳的前半部分,所以標題不加“傳”字。《列女傳》共著錄17人,都是東漢時期婦女中的著名人物,作傳的目的是歌頌“女德”。本文寫樂羊子妻幫助丈夫樹立美德和成就學業,這在當時是很可貴的。

  《後漢書》是范曄私人著述,又尚未徹底完稿,因此在他的生前,看到這部書的人很少,影響不大。范曄在臨刑前,仍然堅持自己的無神論主張,對那些相信佛教並對他投石下井的同僚進行了不妥協的抗爭。他說:“天下決無佛鬼。若有靈,自當相報。” 獄中,范曄寫了一篇《與諸甥侄書》,總結了他對文學、史學、音樂、書法的研究心得。在即將告別人世之際,他希望將來能有個知音,理解《後漢書》的價值。他對花費畢生心血寫成的史學著作十分自負,認為它們“精意深旨”,是從古至今沒有過的“體大而思精”的作品,其中諸序與論贊,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漢書》相比,毫無愧感。他說,世人多貴古賤今,所以他才“稱情狂言”,以期引起人們對《後漢書》的重視。范曄的自誇雖然有些過分,但他的著作也確實有超人之處。劉昭說:“范曄後漢,誠跨眾氏”***《後漢書注補志序》***,劉知幾也說:“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參見《史通》的《書事篇》和《補註篇》***。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在范曄著書之前記述東漢一代歷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餘卷。然範書一出,諸家《後漢書》則日漸消沉,逐漸散佚。後來除晉人袁巨集的《後漢紀》儲存下來以外,其餘都已不存。這說明範書殺青雖晚,卻後來居上。《後漢書》的紀傳部分為唐高宗太子李賢所注。司馬彪的志,注者是南朝梁人劉昭。劉昭的注原包括全部範書及司馬志,李賢的注即是以此為基礎,參照其他各書增刪而成的。李賢以志非範書,故不注,劉注作為補闕才與李注一併流傳下來了。清人註釋《後漢書》的著作很多,其中以惠棟的《補註》為最好。後來王先謙採集眾注合成《集解》一書,更為後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後漢書》外,范曄的遺著尚有集十五卷,錄一卷,《和香方》一卷,《雜香膏方》一卷,***俱見《隋書·經籍志》***。據《舊唐志》記載,范曄還著有《百官階次》一卷。上述各書,今皆不存。今存者有《雙鶴詩序》一篇,見《藝文類聚》卷90;《樂遊應詔詩》一首,見《文選》卷2。

  范曄被處決時,其子範藹、範遙、範叔蔞同時遇害。後人中只有範藹子範魯連,因其母為公主之女,得全性命。其侄孫範縝、範雲有名於齊、樑之世。範縝繼承與完善了范曄的無神論的思想,范曄生前一直未能完成的無鬼論,則為範縝所著的神滅論——這部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唯物主義論文——填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