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故事大全

  高中語文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佔有重要比重,其社會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它不可忽視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1百變的老鼠

  一隻小老鼠成天待在家裡愁眉苦臉,不敢出去,即使到了晚上也不敢出去活動、覓食。

  “貓這個動物太可怕了!”它總是這樣說,而且一想到貓它就渾身發抖。

  天神非常同情這個可憐的小東西,於是施法把它變成一隻貓。

  老鼠變的貓非常害怕狗。

  “狗的樣子那麼凶惡,要是遇到了它,那該怎麼辦呢?”

  於是,天神就把它變成了狗。但是,老鼠變的狗又開始害怕老虎,天神又想盡辦法把它變成老虎。

  “獵人的那杆槍會要了我的命啊!”老鼠變的老虎的腿開始篩糠。

  最後,天神一氣之下把它又變回老鼠,無奈地說:“老鼠就是老鼠,就算我把你變成獵人,你可能又會怕老鼠,還是變回來吧!不論我怎麼做都幫不了你,因為你只有老鼠的膽。”

  人生哲理:膽識往往決定你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何種外形並不重要,關鍵要具備相應的內在素養和膽識,這樣你才能成為理想中的人物。

  2鶴的耳朵

  一大清早,鶴就爬起來,拿起針線要給自己的白裙子上繡一朵花,以顯出自己的嫵媚動人。剛繡了幾針,孔雀探過來問她:“鶴妹你繡的什麼花呀?”

  “我繡的是桃花,這樣能顯出我的嬌媚。”鶴羞澀地說。

  “咳,幹嘛要繡桃花哩?桃花是易落的花,不吉祥,還是繡朵月月紅吧,又大方、又吉利!”

  鶴聽了孔雀姐姐的話覺得言之有理,便把繡好的金線拆了改繡月月紅。正繡得入神時,只聽錦雞在耳邊說道:“鶴姐,月月紅花瓣太少了,顯得有些單調,我看還是繡朵大牡丹吧,牡丹是富貴花呀,顯得多麼雍容華貴!”

  鶴覺得錦雞妹說得對,便又把繡好的月月紅拆了,重新開始繡起牡丹來。

  繡了一半,畫眉飛過來,在頭上驚叫道:“鶴嫂,你愛在水塘裡棲歇,應該繡荷花才是,為什麼要去繡牡丹呢?這跟你的習性太不協調了,荷花是多麼清淡素雅,出汙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多美呀!”鶴聽了,覺得也是,便把牡丹拆了改繡荷花……

  每當鶴快繡好一朵花時,總有人提不同的建議。她繡了拆,拆了繡,直到現在白裙子上還是沒有繡上任何的花朵。

  人生哲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立場與決定,一旦決定了的事,就不要因為旁人的否定而輕易做出變化,在處理事件時,要立場堅定,不要猶豫不決,變來變去。

  3驢子和騾子

  有一天,農夫帶著驢子和騾子出門運東西。貨物大大小小的,有好幾袋,驢子和騾子運的東西一樣多。一路上驢子和騾子風塵僕僕,累得大汗淋漓。到了歇息的時候,農夫餵給騾子的飼料總是驢子的兩倍。

  驢子十分氣憤地對騾子說:“我馱的東西和你一樣,也和你走同樣的路,幹同樣的活,可是主人給你的卻是雙倍的飼料,我真是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

  “看起來一樣,實質上還是不一樣!”騾子只是這樣回答了一句,就再也沒有說什麼。

  接著它們又上路了,剛走一會兒,農夫看見驢子走得越來越慢,於是便從它背上拿下一部分貨物,加在騾子背上。又過了一會兒,驢子落下了很長的一段距離,農夫轉回來感嘆道:“驢子和騾子就是不一樣!騾子雖然吃得多,但是很頂事!”

  說完農夫又從驢子背上取了一部分貨物放到騾子背上。最後驢子背上只剩下半袋花生,它這才趕上馱著大堆貨物的騾子。

  這時,騾子回過頭對驢子說:“喂,朋友,你現在還為我吃雙倍飼料憤憤不平嗎?”

  人生哲理:豐厚收入的背後一定有更多的壓力和艱辛,當然也有更多的貢獻。當你抱怨待遇不公,嫉妒別人幸運時,想想你自己到底能出多少力,能頂多少事。

  4吃雞的貓

  從前,趙國有戶人家,家中老鼠氾濫成災,於是,他就到附近的中山國尋找一隻善於捕捉老鼠的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隻在中山國是有名的捕鼠好手的貓。只是,它有個比較特別的習慣,即不僅善於捕捉老鼠,還喜歡吃雞。一個多月後,趙國人家的鼠患被消除了,老鼠帶來的困擾不見了,可是隨之而來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家裡的老鼠被捉乾淨的同時,飼養的雞也被貓吃了個精光。

  兒子覺得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便對父親說:“這隻饞貓吃光了我們家的雞,為什麼不把它趕走呢?”“你有所不知啊,我們家的禍患是老鼠,而不是有沒有雞。試想一下,假如家裡沒有雞,頂多在餓時我們不吃雞就是了,還不至於捱餓和受凍!但是假如家裡有老鼠,它就會偷吃我們的糧食,毀壞我們的衣物,損壞我們的傢俱,打穿我們的牆壁,到那時我們就要忍飢受凍了。那樣,豈不是比沒有雞更可怕?照這樣講,我們能把貓趕走嗎?”父親告訴兒子說。

  人生哲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應該學會站在整體效益的角度和高度上去考慮問題,用長遠的目光權衡事物的利弊。

  5命運之神的苦惱

  一個旅客經過一番長途跋涉後,又累又渴,發現前面的大樹底下有一口水井,於是奔過去捧起清涼甘冽的水美美地喝了個夠。大樹底下特別涼快,微風吹來很舒服,由於太過疲乏,他就躺在井旁睡著了。

  可是,他的位置十分危險,只要一翻身就會掉進井裡。命運之神看到他危險的境地,感嘆地說:“人啊人!淨讓我為難!他找到了井水,卻並不感謝我命運之神對他的照顧。可是如果他在這個時候掉進井裡淹死了,人們肯定會詛咒我的不公平!”

  命運之神走過去,正要把他叫醒,旅客果真一個翻身就掉了下去:“天啊!命運之神啊!你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旅客掉下去的時候喊叫道。

  “明明是你自己不小心,還把所有的罪過都推給我!先讓你吃點苦頭!”命運之神讓旅客抓住一塊突出的石頭,讓他在那裡懸掛了足足半天,最後才被一個過路的人救了上來。

  人生哲理:人遭遇的不幸和波折大都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和大意。與其抱怨命運的不公,還不如感謝上天,畢竟它給了你一個吸取教訓的機會。

  ***二***

  1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清風慕竹

  齊景公很喜歡穿紫色衣服,宮人紛紛效仿,於是每天皇宮紫霞漫天。很快,紫色成為一種時尚,蔓延到了民間。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舉國上下都開始穿紫衣,結果導致紫色布料價格飛漲,一匹紫色布的價格超過五匹素色布的價格,紫衣成了一種奢侈消費。齊景公深以為憂,便釋出了命令,禁止老百姓再穿紫色衣服,違者重罰。可一年下來,處罰的人倒是不少,但穿紫衣的風氣絲毫不見扭轉。

  有一天,齊景公向賢相晏嬰求教,晏嬰說:“大王喜歡穿紫色衣服,下面自然有人效仿,怎麼制止得住呢?如果大王您不穿紫衣,並且厭惡穿紫衣的人,不用制止,穿紫衣的人就會變少。”

  第二天上朝,齊景公果然換上了素色的衣服,然後對群臣說:“我非常討厭紫色染料的氣味。”有一個大臣近前奏事,他揮手說:“離我遠點!我討厭紫色染料的臭氣。”結果當天所有的大臣都不再穿紫色衣服,沒多久,整個齊國也找不到一個穿紫衣的人了。

  古人說:“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有些事情看似困難,但如果找到事情的根源,對症下藥,就能事半功倍。頭疼醫腳,看似不相干,有時卻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妙功效。

  2水可以飛

  程剛

  一位秀才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均落榜,他心灰意冷,執意不再參加考試,這讓家裡人很著急。

  一天,大師路過秀才家,家人急忙請求大師對秀才加以勸慰,化解他那顆冰冷的心,讓他重新振作起來。

  大師來到秀才的房間,見秀才坐在火爐旁邊發呆。他走上前,對秀才說:“學生為何不願再科考?”“我幾次科舉不第,早已心灰意冷。”秀才對大師說。大師無言,環顧四周看見一盆水,便端起水對秀才說:“施主,我用生命擔保,如果你能讓水飛起來,我定會助你科舉中第。”秀才眼前一亮,問大師的話可否當真,大師當場表示不是玩笑,秀才立即對大師說,3明天告訴他最佳答案。

  大師走後,秀才看著那盆水,思考整夜得到了幾個答案。

  第二天,大師又來,問秀才何以讓水飛起來。秀才端起水盆灑向空中,水便飛了起來,可大師不認可這個答案。秀才又說把水裝進水袋,然後掛在風箏上水便可飛起來……大師對這些答案都不滿意,認為這些答案都不妥,水很快會掉下來。秀才徹底失望了,對大師說找不到最佳答案。

  大師拉著他的手進到屋內,拿起水壺裝了些水,然後鉤旺爐火把水壺放在上面。不一會兒,水壺裡的水開了起來,看著騰騰上升的水汽,大師笑著對秀才說:“學生你看,水已經飛起來了。”秀才頓時愣在了那裡。

  “對你來說,水飛起來是奇蹟。但這個奇蹟的發生,是有條件的,它的內心必須滾燙髮熱。你的科考之路也一樣,必須始終保持一股熱度,保持一顆滾燙的心,奇蹟才能發生。”大師對秀才說。

  秀才頓時明白了一切。

  4疏不間親

  南懷瑾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劉表的原配太太死了,大兒子叫劉琦,後孃對他不好,準備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劉琦急死了,就請教他的叔叔劉備,劉備很高明,他說你問我們軍師諸葛亮吧。

  劉琦就問諸葛亮,諸葛亮聽到就不答話,故意岔開,劉琦總講不上話。後來劉琦就告訴諸葛亮,他說我有本絕版的好書,先生要不要看?我這是譯述,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諸葛亮也是喜歡搞學問的,就跟他到樓上,諸葛亮一上去,劉琦就把樓梯抽掉,諸葛亮下不去了。劉琦立刻跪下,先生啊!這個時候一個外人都沒有,你非教我不可。諸葛亮沒有辦法,他逃不了。但是,古人說的“疏不間親”,夫妻吵架,兄弟之間有紛爭,第三者絕不能講話,講話是最笨的事。

  我有一個經驗,年輕的時候很熱情,有兩夫妻剛剛結婚,他們都是我的朋友,結果兩個人吵架,都向我埋怨對方。我想讓他們兩夫妻講和,跟男的講,你不要聽她的,她就是脾氣壞,然後告訴女的,我那個同學好討厭,你不要理他,過一兩天就好了。結果到了晚上,兩夫妻就和好了,然後說某人講你壞!那樣啊!這樣啊!弄得我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這個道理就是“疏不間親”。

  諸葛亮說,劉公子啊,你何苦逼我呢?疏不間親,我沒有辦法。劉琦說,如今只有軍師可以救我了。諸葛亮就講歷史上太子申生的事。春秋戰國的典故你不知道嗎?你向你父親請求帶兵外調嘛!部隊歸你掌握,又守了邊疆,跟後孃離得遠遠的,不起衝突。等你父親一過世,軍權在你手裡,你愛怎麼幹就怎麼幹。諸葛亮只好講歷史故事,劉琦就懂了。

  我昨天講一個同學,“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常常看到年輕人,有人把公司裡的事跟他一談,他出了很多主意,這就是沒有受過好的教育的緣故,你又不是那個公司裡的職員,不知道內情,又不曾參與過。譬如剛才有人提出來,我們樓上有大法會,方丈親自主持,很莊嚴肅穆,但是你曉得嗎,昨天夜裡,他們為了佈置這個會場,到早晨六點鐘才睡覺。你沒有參與過就不曉得多麼辛苦,就不知道內情。所以由這個道理就要推及天下一切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絕對不隨便講話,因為你不懂別人的辛苦,固然你是好意,但這是做人做事的分寸。

  5.600年前的琴和600年後的花瓶

  金沙灘

  600多年前,軍事家、政治家劉伯溫寫了一篇寓言,名字叫《工之僑為琴》。

  文章的大意是:工之僑得到了一塊上好的桐木,製作了一把琴,裝上琴絃後彈奏起來,聲音宛如金玉,悅耳動聽。他認為這是天底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獻給了主管禮樂的官府。樂官讓最有名的樂師鑑定,樂師說:“這琴不古老。”官府不要,就把琴退還了回來。

  回到家,工之僑讓漆匠把琴身漆上殘缺不全的花紋,讓刻工在琴上雕刻上古代款式的圖案,然後裝進匣子埋進土裡。一年後,工之僑把琴挖了出來,抱著到了集市上賣。有個路過的大官看到了這琴,用100兩黃金買下,獻給了朝廷。樂官們傳遞著觀賞,一個個讚不絕口:“這琴真是稀世珍寶啊!”

  琴還是那把琴,只不過做了些手腳,樂官就是非不辨了。

  600多年後的今天,工之僑的故事還在延續。

  在某瓷都,陶瓷藝人制作了一些仿古花瓶對外出售。花瓶雖然製作精良,造型美觀,但卻很少有人問津。一個買家對陶瓷藝人說:“你這些玩意兒是仿品,不是古董,若是古董就值錢了。”

  聽了買家的話,陶瓷藝人動起了心思。此後,他專門研究“做舊”,就是經過幾道工序,把剛出爐的瓷器做得像幾百甚至千年之前的“古董”一樣。結果,價格飆升,每件都賣到了幾十萬上百萬元不等。

  前後不同的是,600年前的工之僑,面對樂官的是非不辨,他選擇了悲憤離去,隱入山林,不知所終;600年後的那個陶瓷藝人仍然樂此不疲,製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土裡埋的,海底沉的,都能做得惟妙惟肖。

  假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假象迷惑和矇蔽,不辨真偽。把假的當成真的,那就可悲了。不僅是個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借用工之僑的話說:“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這話的寓意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