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的成語典故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繼承了孔子的儒家學說,他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個超人的天才,是個聖人。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你已經是一位聖人了嗎?”

  孟子說:“連孔夫子都不敢稱自己是聖人,我又算得了什麼呢?”

  公孫丑列舉了伯夷、伊尹等以賢德著稱的人問孟子,他們是否和孔子一樣。

  孟子回答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孫丑接著又問:“那麼,他們和孔子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學生有若的一句話說:“凡是同類的都可以相比較。麒麟和走獸,鳳凰和飛鳥,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窪,它們都是同類。但前者又都遠遠超越了它的同類。聖人和老百姓也是同類,都是人,但聖人是遠遠地超出那一類的。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比孔子更偉大了。孔子是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孟子·公孫丑上》

  【求解驛站】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

  【活學活用】王凱的硬筆書法,在同學中~。

  【妙語點撥】無論是孟子還是有若,都忽視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沒有哪個人是絕對至尊的。做人不能甘於平庸,而應努力成為一個出類拔萃之人,敢於挑戰至尊,挑戰權威。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擁有舒適的生活,盡享人生之樂。歷史與社會的車輪也才能在這種不斷地超越中滾滾向前。

  【近義】鶴立雞群、超群絕倫

  【反義】濫竽充數

  相關人物介紹:

  孟子***前372年-前2******,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