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剝離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所謂資產剝離是指在企業股份制改制過程中將原企業中不屬於擬建股份制企業的資產、負債從原有的企業賬目中分離出去的行為。那麼你對資產剝離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資產剝離的相關法律知識。

  資產剝離的基本含義

  從根本上說,剝離是將企業的一部分出售給外部的第三方,進行剝離的企業將收到現金或與之相當的報酬。在一個典型的剝離中,購買者是一家已存在的企業,因此不會產生新的法律實體,對購買者而言,實際上是購併了一家公司或購買了一些資產。被剝離的資產一般以下列形式出現:

  ***1***具法人地位的子公司;

  ***2***無法人地位的按地區、產品分類的部門、分公司或生產線。

  由於目前我國特殊的經濟環境和政策背景,對於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上的資產剝離可以這樣定義:資產剝離通常是為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或公司整體戰略目標,公司將其現有的某些子公司、部門、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出售給其他公司,並取得現金或有價證券的回報。被處置的資產可能是不良資產,也可能是優良資產。

  資產剝離表面上看是資產的一進一出、對等交易,公司資產總量並沒有減少。但其對公司的緊縮作用主要表現在業務的緊縮上。公司如果想剝離電視機行業的業務,就可以把生產電視機的子公司、部門或與電視機生產有關的所有固定資產與輔助裝置都賣給其它公司,回收的資金用於公司核心業務的發展。

  剝離與購併業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絡。

  例如,在購併業務完成之後,收購方公司可能採用剝離的方式出售部分被收購公司的資產或業務,以取得所需要的現金回報;也可能會通過剝離公司原有部分資產或業務的方式,來避免受到反托拉斯法的起訴;有時還可以通過剝離的方式來糾正一項草率的、甚至是錯誤的收購業務;在目標公司受到來自於其他公司的收購威脅時,可能會採用剝離掉所謂的“皇冠上的明珠”,來抵制收購方的收購意圖。儘管剝離和收購兩種業務之間存在著上述種種聯絡,且兩者之間也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徵,但是我們不應簡單地把剝離看作是購併的反過程。與收購和兼併相比,剝離通常有著不同的動因和不同的目的,需要採用不同的分析手段和實施方法。

  一些公司在新興產業領域投資,希望憑此在新的領域中發現與公司已有業務產生聯絡的市場機會或者分散投資風險。但這些公司總部自進入新的領域後往往在管理上感到力不從心,於是通過資產剝離可以把這些領域中的資產轉售給其他更有專業管理經驗和水平的公司。

  剝離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型別。按照剝離是否符合公司的意願,剝離可以劃分為自願剝離和非自願或被迫剝離。

  自願剝離,是指當公司管理人員發現通過剝離能夠對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資產的市場價值產生有利影響時而進行的剝離。

  非自願剝離或被迫剝離則是指政府主管部門或司法機構以違反反托拉斯法為由,迫使公司剝離其一部分資產或業務。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在兼併與收購活動中,政府可能認為兼併後的公司將在某一市場上造成過度的壟斷或控制,損害公平競爭,從而要求公司剝離其一部分資產或業務。

  按照剝離業務中所出售資產的形式,剝離又可以劃分為出售固定資產、出售無形資產、出售子公司等形式。

  出售固定資產是指僅出售公司的部分廠房場地、裝置等固定資產、與生產某一產品相關的全部機器裝置等出售給其他公司;出售無形資產比較少見,但如果一個品牌很有價值,而收購方開出的收購條件非常誘人時,賣家也會考慮出售;出售子公司是指將一個持續經營的實體出售給其他公司,這時被剝離的物件不僅包括產品生產線,而且還包括相關的職能部門及其職能人員。

  相關閱讀:

  資產剝離的缺陷

  1.分部處置的 會計處理方法不合適。

  首先,分部處置不同於單項或部分 資產的處置,將分部處置作為 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處置是不合適的。

  其次,將分部處置作為投資處置也不合適,分部處置與投資處置尤其是子公司的處置具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卻存在明顯的區別:子公司是一個獨立的企業法人,具有獨立對外簽訂協議和承擔債務的能力,而分部卻是企業內部的一個部門,不具有法人資格。

  2.對 資產剝離損益的會計處理不合理。中國現行會計實務中,將 資產剝離包括單項 資產處置和分部處置所產生的損益均作為“營業外收支”處理,在損益表中則將眾多不同性質的非經營性和非常性損益籠統的歸入“ 營業外收支淨額”專案,這是不合理的。

  因為,在中國的 上市公司中的非經營性和非常性損益即營業外收支專案繁多,除 資產剝離損益外,還包括 非貨幣性交易收益、***淨收入、 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固定資產清理損益等。

  如果在損益表中籠統地將這些不同性質的非經營性和非常性損益列入“營業外收支”,投資者難以根據公司所提供的損益表對各種非經營性和非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具體影響做出合理的判斷,從而使財務表缺乏應有的相關性。

  3.未將分部處置資訊和繼續經營資訊加以分別揭示,難以滿足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資訊需要。分部處置屬於企業重大的 資產處置行為,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 現金流量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從企業做出分部處置的決定起,作為企業的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必須瞭解此項分部處置將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收入、 經營成本、經營稅收和經營利潤的影響以及所導致的 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和 現金淨流量的影響,並需要不斷了解分部處置的進展情況和分部處置本身對企業淨損益的影響。

  而在中國現行的財務報表體系中,未將分部處置資訊和繼續經營資訊予以分別揭示,投資者無法瞭解分部處置給企業帶來的上述影響,難以滿足其資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