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關注自己靈魂的人生文章

  編者按:靈魂是什麼?還在高一的作者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注一下自己的靈魂》這篇文章吧!

  唐按:

  十六歲的少年用寫作“安妥自己的靈魂”:火車上除了睡覺閒聊吃東西的人之外,我看到的大多數人都在看手機或玩遊戲。我沒法改變什麼,但我無法認同這種活法。我想我們閒暇時還是得關注一下自己的靈魂,以免讓靈魂陷入空洞的虛假陷阱中。

  關注一下自己的靈魂

  天予

  ***龍城高階中學高一9班***

  現在提筆,首先印在我腦袋裡的老師是個很率性的人,他鼓勵我們熱愛讀書,熱愛生命,熱愛寫作——當然不是學生容易厭倦的考考考寫寫寫,而是隨心盡興地寫,展現自己的成長,安妥自己的靈魂。

  現在想起老師的一句話,不大記得了,大意是做一個好而正直的人很難。生活有其普遍的瑣碎而平庸,但這不是自己浮躁或者勢利的理由。

  方才吃飯時聽到這則新聞:“新……的時速已經超過飛機了。”是什麼?有沒有研究出來?沒聽清,但我聽到的是從北京到武漢只需半個小時!

  我比較懷疑人們是否應當如此這般地追求“高速度”。據我的觀察,現在大多數人都過著看著表吃飯的日子。我認為我們現在比以前任何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但也卻比任何時代的人都忙。

  去看看在地鐵火車上的人們,看看他們究竟在忙什麼。我只坐過三四次火車,在火車上除了睡覺閒聊吃東西的人之外,我看到的大多數人都在看手機或玩遊戲。我沒法改變什麼,但我無法認同這種活法。我想我們閒暇時還是得關注一下自己的靈魂,以免讓靈魂陷入空洞的虛假陷阱中。

  老師提到過自己曾經天天寫日記,這讓我很有感觸。在初三以及暑假時,我也寫過一些心靈片段,不過那應該不能稱為“日”記了。我常常是兩三天寫一次,有時一忘就一個月沒提筆了。回首暑假時自己所寫的文字,我自認為有一半都是出於無聊,但寫的時候我認為傾訴抒寫真的是莫大的享受。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我受周國平老師的影響比較大。

  “我認為讀書是特別大的享受,甚至比寫作還享受。寫作是一種支出,把自己的儲藏往外掏,而閱讀是純粹的收入,是在增加自己的儲藏,讓人感到很充實。”我認為看自己想看的有價值的書與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都是很愉快的。周國平老師也談到過自己曾經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他說“它可以幫助你學會享受孤獨”。我認為這是很對的,但我又經常犯懶,也沒養成這個習慣。

  周國平老師的書我第一次讀的時候就感覺很新鮮,現在去讀,感覺依然很新鮮。暑假的時候,我是想找他的一本散文讀讀,看到一本書名為《孤獨是生命的禮物》的代序,就是周國平老師寫的。我好多篇他寫的代序,總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之後我就去找他的書,儘量多讀他的書。

  寫了這麼多文字,我感覺都是些不甚緊要的事。不過老師既然讓我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我也就這麼寫下來了,也算是剋制一下自己的懶毛病,給自己的心靈些許安慰。

  唐某人曰:

  提筆為文,率性而真,出脫凡俗,靈魂慰藉,閱讀和寫作救贖著你的精神,洗練著你的惰性,這是難得的少年悟性。周國平老師的文字給你提供了絕佳的文筆樣本,可你卻有雙重的快樂:“看自己想看的有價值的書與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都是很愉快的。”

  從眼前提筆,到老師話語,到飯時新聞,到懷疑“人們是否應當如此這般地追求‘高速度’”,到自己寫日記的感觸,到“剋制一下自己的懶毛病”,看似拉拉雜雜,卻是閒筆逸情,“不甚緊要的事”自有其緊要的價值。

  “我們現在比以前任何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卻比任何時代的人都忙。”少年睿智,透視一種真相,相信超越了普遍的瑣碎和平庸,真實坦然的新少年就會醞釀新的天地。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22:43評閱

  公眾號|悅讀致遠高中生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