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感悟文章

  老年人雖說年華已逝,但不必自悲,更不必帶著遺憾去安度晚年。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老年人的人生感悟

  當年的同事,如今紛紛進入花甲之年,一想來年也輪到自己了。喟嘆生命好比過山車,咣噹、咣噹晃悠了大半輩子,嘎吱一下,驀然回首:六十已是人生一甲子,觸目驚心!

  令人感嘆的是:

  過了六十,無論體能還是精力,與五十好像沒什麼不同,但感覺不一樣了,你不服就是不行!

  六十之前,“有氣不能忍”;六十過後呢,有尿不能忍。若你還憋著,前列腺就要發“言”***炎***了。

  六十之前,拿命來掙錢;六十之後,拿錢來保命!

  六十之前,戰友見面,交流哪兒發財;六十過後,滿處打聽養生祕訣。

  六十歲之變:之前喝酒,之後喝茶;之前跑步,之後散步;之前比“學歷、職務、薪水”,比誰高;之後比“血壓、血脂、血糖”,比誰低。人過了六十,地心引力開始發威,衰老氧化開始加速:一頭白髮不得不染,眼角魚尾紋開始龜裂延伸,眼瞼開始垂成眼袋,一身潤膚開始鬆弛懈怠。嗚呼哀哉,老菜皮矣!怎麼刷“綠漆”,也嫩不過菜心呀。

  六十歲前,喝糖水;六十歲後,尿“糖”水。六十歲前,吃鵝肝;六十歲後,脂肪肝。六十歲前,酒友多;六十歲後,病友多。六十歲前,血濃於水;六十歲後,現在的血濃於過去的血***血脂高***。

  六十歲前,大魚大肉;六十歲後,粗茶淡飯。六十歲前,錢多錢少一個樣;六十歲後,官大官小一個樣。人到此時方明白:有權時不能太狠,有錢時不能忒橫。

  六十歲前,“喜看洞房花燭夜”,多有紅帖子;六十歲後,“忍看朋輩成新鬼”,常有黑訃告。六十歲前,堅信“人定勝天”。感冒了,喝口水就好了,發燒了,睡一覺就好了。六十歲後,篤信“聽天由命”,“三高”不請自到,你就成了高老莊裡的高老頭,難以掙脫!

  子曰:“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六十歲一過,暮靄沉沉楚天闊,人生大徹大悟:神馬都是浮雲,健康最重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原本赤條條的來,還是赤條條的走。六十歲,入秋啦!兄弟啊,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姐妹們,要自珍惜,當心別感冒。

  日子在一天天的從身邊滑過,到了60歲以後,好象什麼都豁然開朗了,忽然看淡許多事情,想通了很多道理……

  1. 關於命運:命裡一尺,難求一丈,中國的老俗話頗有道理,沒有必要做無謂的抗爭,老天爺早為我們安排好了一切,該啥樣就啥樣了。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2. 關於金錢:身外之物,撐不著餓不死就得,大不了他吃好的,我吃鹹菜,一樣管飽且更健康,無非是他穿好的,我穿差的,照樣暖和。粗茶淡飯,自然素食,對於我們非常舒適,再加小酒一小小杯,真比神仙更會養生。

  3. 關於地位:那東西跟我們根本扯不上,他作他的達官貴人,我作我的貧民百姓,像小品裡說的:最終的歸宿不都是那個小匣子麼?

  4. 關於事業: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只要合法,能幹什麼就幹什麼,口袋沒錢不丟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千萬別幹。

  5. 關於婚姻:破鍋自有破鍋蓋,啥人自有啥人愛,當初堅定的要娶她***嫁他***就一定有娶她、***嫁他***的理由。現在嘛,閉一隻眼,對她、***他***的不能容忍也要視而不見,睜一隻眼,看看她、***他***身上僅存的可憐的閃光點,人無完人嘛。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6. 關於家庭:幾個不和諧的音符被巧妙的湊到一塊,沒準能奏出異常優美的樂章,那看你怎麼欣賞了,反正演奏者是樂在其中。

  7. 關於朋友:世界這麼大,能遇見,不容易。想離開你的,不必強求,求回來的也許是一個小人,真正交心的,也不用天天打電話聯絡,只要對方有事,一聲招呼隨叫隨到,“兩肋插刀”就OK了。

  8. 關於孩子:是上帝賜給你的一張存單,當然不是你的賬戶,密碼也未知,你就只管往裡存,什麼時候可以取出來享受,那得看它的主人了,別指望,就當奉獻了。

  9. 關於父母:他們是為我們立帳戶的人,雖然他們沒想要收回成本,但現在也該是我們加倍奉還的時候了,奉還的不是金錢,而是孝。也許直到他們離我遠去,都還是還不清呀。

  路的盡頭,仍然有路,只要你願意走;有時,看似沒路,其實是你該拐彎了!六十歲,拐彎了。也許我們是真的“頹廢”了?變老了?消沉了?但也覺得輕鬆了,豁達了,開朗了。如果事事和人爭,天天和人比,那不是純粹和自己過不去。該拐彎處且拐彎。學會自己哄自己開心,周圍的人也就都心平氣和了。回頭看看我開車還有騎車的哪,我騎車還有走路的哪,我走路還有拄拐的哪,我拄拐還有沒腿的哪,我沒腿還有沒命的,這樣,你就心平氣和,輕鬆、豁達、開朗了。

  人生在世幾十年,無論你活著時是皇帝還是乞丐,最終都歸於黃土一捧。也許你做不了官,但你肯定會做人;也許你缺少錢,但你內心肯定很富足。

  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緻,也體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樣的境遇,有的人彷彿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覺如處地獄。人生猶如一叢玫瑰,沒有絕對的美醜,看是鮮花,身帶芒刺,端看我們關注的是什麼。心中充滿感恩,溫暖時時相伴,念念寬恕別人,和氣自然相隨。在家庭中,感恩、理解、寬恕,成就了我們愈加寬闊的心胸!我們彼此理解、珍惜,更加相親相愛。人到六十,你才逐漸明白這些道理。

  這樣,你才能感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不管世界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在心中,描繪自己的春夏秋冬。不見得每天都是好日子,順心事,但每天都有好心情,就靠我們自己去把握。

  人到六十,更要把握好要到岸的那一刻。只要真心去面對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

  二:老年感悟

  老年,一個令人易思易感的年紀。

  曾有人說,青年是詩,中年是散文,老年是論文。詩是浪漫,散文也清新雋永,而論文是一種肯定或否定,是一種果實,是一種結晶,是一種完美,是一種收穫。

  老年如花,50歲是傲霜的菊,60歲是雪中紅梅,70歲是出於汙泥而不染的荷花,80歲是耀眼的千日紅,90歲是秋陽中的滿天星,100歲是不敗的四季海棠。

  老年是一道風景,雖然沒有青春的點綴,但卻依然迷人;知識積累為智慧,歲月熔鑄成經驗,成熟外化於氣質。

  老年的四季,有春的嫵媚爛漫,有夏的火熱溫情,有秋的豐碩飄逸,有冬的純潔安謐。

  老年是一面多稜鏡,每一面都能看到多彩的人生。

  老年是晚霞,給人以悠閒和詩意,給人以寧靜和溫馨,給人以深沉和成熟,給人以輝煌和美麗。

  老年是人生之果,酸甜苦辣澀,你都可以從中體味到。

  老年是人生之巔,人只有到了老年,才能真正體味到生活的多彩和豐實,蒼茫和遼遠。

  老年是人生之解,雖然有多種答案,但有一個答案是共同的,那就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老年如收穫後的田野,空曠而不擁擠,袒露而不粗俗。

  老年是生命的迴音壁,在天地之間不時發出錚錚聲響,讓你去傾聽,讓你去回味,讓你去思索........

  三:老年的感悟

  “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這是瑞典流傳的一句格言,我覺得格言頗富人生哲理。我這個凡夫俗子,自然也屬聰明太遲的人。

  歲月飛逝,世事變遷。進入老年後好像船到碼頭車到站似的,常會下意識地去梳理一生的經歷。也許受古訓“一日三省吾身”的影響,我也常會反省過去。雖說今生無怨無悔,但對一生經歷的往事,也會重新審視一番,想從中找出點什麼。我常想,一個人如果能重新活一次,他一定會活得比第一次聰明,比第一次好。

  人老了,言行稍有疏忽,出點差錯,便會被人說是“老糊塗了”。我進入老年後,還沒有糊塗,也許是因為還處於“少老年”階段,還未到老糊塗的時候。我這些年自我感覺非但沒有糊塗,反而覺得有些事看得倒比過去明白了,活得比過去聰明些了,這也許就是人老了後遲到的聰明。人老了有些事活得明白了,雖說有的已經晚了,機會失去了,無法補救了,但我想人老了活得比過去明白了,也是好事,遲到的聰明總比糊塗到底好。既然聰明過來了,那就再過些年聰明的好日子。

  這些年我讀了不少“閒書”,從“黃金屋”中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觸發了我對一生經歷的一些思考。

  我們這一代老年人,一生勞碌奔波,一不為名,二不圖利,日子過得清貧艱難,可工作起來卻像“拼命三郎”,不講有勞有逸、有張有弛,一味拼命做事,往往不惜透支自己的體力。年老後,許多疾病找到了自己。回首想想,過去做事往往只看重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而忽視享受並體味人生那豐富的過程。為完成某項工作,達到某個目標,只顧低頭拉車,拼命趕路,而無暇欣賞沿途中山之奇、水之秀、草之綠、花之豔的美景,不知道人生中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暫的,匆匆忙忙的生活使我們忽略了太多美好的情懷和值得慢慢欣賞的東西。一個人如果能於滾滾的紅塵中得一份智情雅趣,得一份悠閒恬淡,去盡情享受人生該多好。

  一個人多有這樣的經歷,許多該做的事情,卻往往放在等待上:等我不忙了,有了時間,再去健身,鍛鍊身體;等我錢多了,再去旅遊觀光,再去享受生活;等我退休了,無事可做了,再去陪陪家人……這是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往往真的等待來了,許多事則失去了時機,想做而做不成了。我們毋需將生命用在等待上,想做的事只要有可能做到就去做,把握當下,莫等待,享受每一天,才是應該選擇的正確活法。

  著名作家劉心武說:“不能馬虎的事絕對別馬虎,可以馬虎的事一定要馬虎,這才是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心態,正常的活法。”細想想,這話很對。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什麼事都想做得盡善盡美,這本是不可能的,但為此卻付出了很多代價,活得很累。有的人對什麼事都那樣認真,不馬虎,面對許多本可以馬虎的事,卻非要弄個明白,搞個清楚,這就免不了勞心、傷神、自找麻煩,得不償失。有時即是處於好心,動機是好的,也會惹出不少麻煩。鄭板橋說“難得糊塗”。真的,有時想糊塗也是很難的,這需要修煉。想活得輕鬆、快樂,該馬虎的事還是馬虎的好,有時裝些糊塗更好。

  人的一生經常在被動地做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扮演一些並不喜歡的角色,這是老年人一生經歷中都有過的。儘管一個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違心的事,有些也是必要的;但一個人如果一生許多事不該違心的也違心去做,活得虛假、活得不像自己,也是一種悲哀。一個人要關注自己的生存狀態,忠於自己的靈魂,不能虧待他人,更不應委屈自己,而應善待自己才是,要活得像自己,活得真實。

  這些年人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人逢盛世,生活充滿陽光。老年人本應去享受從未有過的好日子,但有時遇有坎坷,稍有不順,或遇到一些不公平、看到一些看不慣的事,也會自找煩惱,身不安、心不靜、牢騷滿腹、火氣挺大、耿耿於懷、氣不打一處來,活得不快樂,這自然是人生的誤區。如果一個人,特別是老年人,凡事淡淡處之,只求活得淡定,對人事對世事都能隨遇而安,達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境界,認識到人生小勢可造,大命難違的道理,多想想生活中愜意的事,你無力左右的事不去管它,有時閉上一隻眼,那你一定會活得天天快樂,生活在幸福中。這些年老年人的子女們都趕上了國泰民安的盛世,日子過得比老一代好多了。老年人本應在有生之年去過些年好日子,享享清福,但一些老人有福不會享,自找苦吃,有時心甘情願地為小字輩乃至第三代去操勞。老傢伙老來還“加活”,活得有些累,不輕鬆,應當說這多是自找的。如果我們也能像西方人那樣,孩子一旦成年,一切讓其自立,放手讓他去闖蕩世界,那不但老一輩會活得輕鬆,去享受生活,頤養天年,孩子們也會受到更多的鍛鍊,增強自立能力,對他一生會大有益處。

  老年人雖說年華已逝,但不必自悲,更不必帶著遺憾去安度晚年。過去的一切都已過去了,反思過去,是為了過好今天。重要的是要緊緊抓住當下,不要再失去難得的好時光。老年人不必為昨天而遺憾,也不必為明天而等待,日休禪師說得對,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實。

  讓我們回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將塵埃打掃乾淨,珍惜夕陽這段美好時光,活得快樂、安祥、幸福。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