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銷售怎麼才能滿足消費者

  在銷售購買階段品牌和消費者權利地位的趨向平等,更多體現在品牌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便利性。品牌商們已經注意到了,消費者因為擁有強大的獲取資訊能力和極大的選擇權,所以在購買中佔有越來越多的主導權,導致的結果是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苛刻。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產品銷售滿足消費者的三個方法:

  產品銷售滿足消費者的方法一、試用,資訊透明最大化

  如果購物涉及瑣碎的排隊試穿,或者很難隨時隨地感受產品的話,購物顯然並不是件愉快的體驗。對自己購物的結果未知越大,消費者的決策風險就越大,儘可能減少消費者的決策失誤,提供最便利的試用體驗,成為很多品牌如今致力的一個方面。

  Hyundai***現代***家庭購物推出了新的移動應用程式H-Codi,這是一個利用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實現虛擬時尚產品搭配效果的程式。通過此項應用程式,客戶幾乎可以試穿或試用現代家庭購物的大部分產品。例如,程式可通過智慧手機上的攝像頭獲取顧客的臉部或全身影象,顯示與耳環、領帶、手袋等時尚產品搭配的效果圖片。這項服務也可以被使用於室內裝飾品,共計約有7萬個產品可被用於這項程式。效果圖片可以被儲存或是通過Cacao Talk***韓國Whats App***或Facebook與朋友分享。這成為消費者絕佳的體驗方式。

  巴西的汽車經銷商Orca Chevrolet也通過這樣的體驗服務來見縫插針地推廣雪佛蘭Cobalt車型。他們在實施了一項名為Rescue Drive的推廣活動。活動針對那些遇到汽車拋錨的消費者,在這些消費者正對自己的汽車感到沮喪的時候,一輛新的雪佛蘭Cobalt與拖車一起出現在他們面前,並提供試駕服務。

  另一個好的案例是英國零售商Marks&Spencer的虛擬指甲油。這是一個免費的線上店內服務,使用者可以通過這項服務在自己的手指上測試指甲油效果。使用者上傳自己的手部圖片,然後點選一款指甲油的顏色就可以在購買前看到使用的效果。

  產品銷售滿足消費者的方法二、實時,不浪費任何時間

  讓購買成為一件極其容易和充滿享受的過程——這就是很多品牌的新目標。因為取悅消費者幾乎是贏得信任的同義詞。研究公司Datamonitor一項針對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消費者所進行的調查發現,44%的消費者認為自己難以在管理日常事務的同時獲得放鬆時間。因此消費者開始熱衷於尋找那些可以幫助他們獲得空閒、自由度和靈活性、能充分享受生活的品牌。而且,消費者需要這些品牌有工具和服務來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利用當下的時間,不論這段時間是多麼短暫。

  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品牌必須要提前做好大量而細緻的工作。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運營商,Westfield在它的商場內移動應用程式中添加了谷歌商務搜尋功能,以此幫助消費者節省購物時間。購物者可以在當地的Westfield商場內使用該功能,搜尋和比較各個不同零售商的價格,或是通過快捷鍵聯絡零售商瞭解庫存情況。

  韓國SK電信公司在首爾的一個商店中率先測試了Smart Cart***智慧卡***,該裝置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店內資訊。消費者可以在智慧手機上搜索產品以及優惠券並建立購物清單,這些資訊可以在使用者到店時授權同步到具有增強現實技術的購物車裝置上。Smart Cart利用NFC技術實時更新產品供應情況、顯示會員積分並可以完成結賬程式。韓國SK電信公司計劃於2013年底在韓國和中國正式啟用Smart Cart。

  產品銷售滿足消費者的方法三、省錢,節約是王道

  對於大多數顧客來說,在任何時候,在購買同樣的商品時,沒有比能夠節約一些金錢能讓他們更高興的了。

  三星的節約金錢計劃相比較而言更讓人放心。“三星升級計劃”鼓勵美國客戶用舊的智慧手機換購三星Galaxy系列的產品。在購買GalaxyS2、S3或Note之後,使用者可以上傳舊手機的相關資訊到三星的Facebook頁面並收到相應的報價,消費者確認報價並寄出舊手機,即可收到最高額度為300美元的支票。這一舉措有點類似中國一些商家的“以舊換新”政策。

  產品銷售的技巧:

  一、因小失大法

  因小失大法就是強調客戶不作購買決定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有時候即使是一個小錯誤,也能導致最糟糕的結果。通過這種強化“壞結果”的壓力,刺激和迫使客戶成交。

  如果你銷售保健品,你可以這樣說:“如果你節省對健康的這點投資,要是以後身體不好生病什麼的,你治病花去的錢可是現在的幾十倍、幾百倍啊!”這個說法實際上就是因小失大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在這樣的例子中,客戶都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可以得到潛在的利益,而另一種卻暗示著很大的風險***如果他不作出購買決定的話***。

  二、步步緊逼成交法

  很多客戶在購買之前往往會拖延。他們會說:“我再考慮考慮。”“我再想想。”“我們商量商量。”“過幾天再說吧。”

  優秀銷售人員遇到客戶推脫時,會先贊同他們:“買東西就應該像您這麼慎重,要先考慮清楚。您對這個產品還是很有興趣的吧,不然您不會花時間去考慮,對嗎?”他們只好認可你的觀點。

  此時,你再緊逼一句:“我只是出於好奇,想了解一下你要考慮的是什麼,是我公司的信譽度嗎?”對方會說:“哦,你的公司不錯。”你問他:“那是我的人品不行?”他說:“哦,不,怎麼會呢?”

  你用層層逼近的技巧,不斷髮問,最後讓對方說出他所擔心的問題。你只要能解決客戶的疑問,成交也就成為很自然的事。

  三、協助客戶成交法

  許多客戶即使有意購買,也不喜歡迅速地簽下訂單,他總要東挑西選,在產品顏色、尺寸、式樣、交貨日期上不停地打轉。此時,銷售員就要改變策略,暫時不談訂單的問題,轉而熱情地幫助客戶挑選,一旦客戶選定了某一產品,你也就獲得了訂單。

  四、對比成交法

  寫出正反兩方面的意見。這是利用書面比較利弊,促使客戶下決心購買的方法。銷售人員準備紙筆,在紙上畫出一張“T”字的表格。左面寫出正面即該買的理由,右邊寫出負面不該買的理由,在銷售人員的設計下,必定正面該買的理由多於不該買的理由,這樣,就可趁機說服客戶下決心作出購買的決定。

  五、小點成交法

  先買一點試用。客戶想要買你的產品,可是又下不了決心時,可建議客戶少買一些試用。只要你對產品有信心,雖然剛開始訂單數量很少,然而在對方試用滿意之後,就可能給你大訂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