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物理瀘粵版教案

  在現代,物理學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做一個好的教案對於八年級的同學們來說很重要,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物理瀘粵版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二上冊物理瀘粵版教案***第一課時***

  一、實驗引入新課

  1、隔掌吸釘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磁鐵會吸引鐵釘,現在讓磁鐵隔著手掌還會吸引鐵釘嗎?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演示實驗1:如課本P7圖1-14隔掌吸釘。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磁鐵隔著手掌還會吸引鐵釘,如果在磁鐵和手掌之間放一塊銅片、鐵片或塑料片,它還會吸引鐵釘嗎?

  讓學生猜想,並說出猜想的依據。

  演示實驗2:磁鐵吸引鐵片、鐵釘,但不吸引銅片、塑料片。

  演示實驗3:在磁鐵和手掌之間依次放上銅片、塑料片,磁鐵不吸引鐵釘;放上鐵片,還會吸引鐵釘。

  2、紋絲不動

  教師:將杯子放在平整的紙片上,慢慢拉動紙片至桌沿,然後迅速抽出紙片,你猜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演示實驗4:如課本P7圖1-15。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迅速抽出紙片,杯子紋絲不動,這個現象的解釋,有待以後學習慣性知識後,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3、成像奧祕

  生活中同學們經常照鏡子,鏡子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還是倒立的?有幾個像?

  讓學生回答。

  現在將兩個小鏡子互相垂直豎立在課桌上,中間放一個小玩具,那麼在鏡子中會看到幾個像?

  讓學生提出猜想,然後分組做實驗,得出結論。

  當鏡子間的夾角為60度時,看看像的個數又是多少?

  讓學生做實驗,得出結論。

  通過以上有趣的物理實驗,體會到了什麼?***學習物理,要學會觀察和實驗*** 觀察和實驗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為了對物理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常常需要測量長度和時間。

  二、新課教學

  長度的測量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教師:你們知道測量長度有哪些常用的工具?請搶答。

  然後,教師出示帶來的長度的測量工具,,讓學生觀察,並初步瞭解使用方法。說明:測量長度最基本的工具叫刻度尺,通常我們使用的直尺又叫毫米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課文,認識長度的單位及單位間的換算關係。請同學們用科學記數法表示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係。

  課堂鞏固練習***讓學生搶答***。

  1μm = mm 18km = m 130nm = m 10dm = mm 2×102cm = μm 78mm = m

  3、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活動1:你會用刻度尺嗎?

  教師:使用任何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之前,都要先觀察工具:零刻度線在哪裡?量程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根據情況可說明分度值的含義***

  讓學生觀察、交流,說出所用工具的分度值和量程。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本P9圖1-18,並回答下列問題:

  刻度尺應該怎樣放置?眼睛應該怎樣看?怎樣記錄測量結果?

  教師:讓學生回答以上問題,教師可點撥,要讓學生經歷“正確使用刻度尺”的四個過程:認、量、讀、記。

  讓學生說出圖中鉛筆的長度是多少?指出:為5.49cm或5.51cm都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9中間一段內容,弄懂什麼叫測量誤差?減小誤差的方法有哪些?

  讓學生閱讀後回答。

  鞏固練習: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各分別測量三次算出平均值。

  學生分組活動,並進行交流。

  活動2:知道自己身上的“尺”

  教師:現在請跟同學合作,測出你的身高是多少?手臂長是多少?手一拃是多長?走一步路的距離是多少?大拇指指甲寬是多少?

  學生分組活動,並進行交流。

  教師:請先用眼睛估測課桌的長度,再用你身上的“尺”粗測,最後用刻度尺測定,看看這三個結果之間相差多少?

  學生分組活動,並進行交流。

  4、對實驗資料的處理、分析

  做物理實驗時,除了觀察與實驗操作,還要對所得的資料進行處理、分析,我們可用傳統的方式來處理,還可藉助計算機軟體來處理。

  活動3:認識直方圖

  指導學生先觀察傳統的表格形式,然後觀察利用資料處理軟體依據表格資料繪製的直方圖。***上圖是利用Excel繪製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班的學生身高較多集中在 cm至 cm範圍內。

  2***身高在159~170cm之間的學生數佔學生總數的百分率為 。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正確的答案。

  三、歸納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進行自我歸納。

  四、鞏固練習

  1、課本P11自我評價與作業。

  2、做本節的“基礎訓練”。

  提出一個思考題:你能否根據記錄來判斷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五、反思

  在本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氣氛活躍,熱情很高,但在具體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我看效果不是很理想,這恐怕是由於本節所學的刻度尺的使用,是同學們日常所用,司空見慣的,有些粗心大意,在具體細節上認識不夠所致。

  在直方圖的學習上,發現一小部分同學的識圖能力、模仿能力較弱,在作作業時,應予以強調,進一步加強認識,要學會畫、識別直方圖。

  六、板書設計

  初二上冊物理瀘粵版教案***第二課時***

  一、通過測量活動,提高學生的估測長度能力。

  活動1:請同學們估測教室裡黑板的長和寬是多少?再請兩位同學用身上不同的“尺”粗測教室裡黑板的長和寬是多少?最後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黑板的長和寬是多少?你估測得準嗎?請互相交流。

  活動2:請同學們估測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再請兩位同學用身上的“尺”粗測教室裡黑板的長和寬是多少?最後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黑板的長和寬是多少?你估測的準確度有提高嗎?請互相交流。

  二、新課教學

  教師提出問題:能否利用刻度尺直接測出一張紙有多厚?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辦法。

  這節課我們首先來學習長度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板書:第二課時 動手做實驗***二***

  1、長度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測紙張的厚度:可測出一疊紙的厚度,再紙的張數,就得到一張紙的厚度了,即:h = h總/n。

  注意:n是紙張的張數,而不是頁數,頁數為張數的2倍。

  活動3:測量課本一張紙的厚度,交流測量結果。

  2***測量鐵路線的長度。

  教師提出問題:怎樣在地圖上測量上海到南京的鐵路線的長度?

  學生思考。

  教師點撥:可將一根細棉線貼在地圖上的上海到南京的鐵路線上,作出記號再拉緊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記號之間的長度,再根據地圖比例尺進行計算,就可知道上海到南京鐵路線的長度了。

  活動4:測量地圖上北京到福州的鐵路線的長度,交流測量結果。

  3***測量乒乓球的直徑。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測出乒乓球的直徑?

  學生思考,討論。

  活動5:分組測量乒乓球的直徑,交流測量結果。

  4***測量細銅絲的直徑。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測量細銅絲的直徑?

  學生思考,討論。

  活動6:分組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交流測量結果。

  歸納:化曲為直法,化少為多法,工具結合法,替代法等。

  2、時間的測量

  1***測量時間的工具。

  教師:你常用什麼工具測量時間?讓學生搶答。

  提問:你們使用過停表測量時間嗎?

  教師向學生介紹停表的用法及讀數方法,並讓學生練習使用。

  2***時間的單位及換算。

  提問:你們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哪些?

  學生回答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這P11的內容,自學時間的單位及換算。 活動7:用停表,測量你脈搏跳動10次、80次所用的時間,以及1分鐘你心臟跳動的次數。把結果填在課本P11表中。

  活動8:對班上同學的心率做一次統計,列表表示,依照身高的直方圖,畫出心率直方圖。

  三、歸納小結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四、鞏固練習

  1、課本P11-12的No.2,3,4.

  2、做本節的“同步練習”。

  五、反思

  在本節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學習的效果較好,這包括上節的直方圖的學習,本節已基本克服掉上節的不足。對估測能力的訓練,這是長遠的事情,本節同學們的表現還不錯。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