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看圖作文加評語

  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的一種初步訓練,它利用直觀形象的畫面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兒童語言與書面語言進行相互銜接、轉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小豬樂樂可淘氣了,來到草地上玩耍,一會躺在地上打起滾來,一會兒和小夥伴玩捉迷藏,躲進了泥坑裡,成了一隻小黑豬,大象伯伯看見了直搖頭說:“樂樂呀,你咋成了一隻小黑豬呢?來來來,伯伯給你洗一洗,讓你又變成一隻乾乾淨淨的小白豬。”說完,大象伯伯長長的鼻子朝旁邊的小溪裡深深地吸了一口水,對準樂樂髒兮兮的身子“唰唰”地噴了起來,不一會兒,樂樂身上的泥巴都衝乾淨了,它又成了一頭惹人愛的小白豬。

  【評語】這篇看圖作文通過自己的想象設計了小豬和大象的對話與動作,描寫很符合形象的特點,童真稚氣,富有愛心。交代故事完整生動,可見小作者觀察細緻,描述能力非常好。

  二

  星期六的上午,蘭蘭要去白馬石刻公園。但他不知道怎麼走,正巧對面走來一位老爺爺,她決定要去問問老爺爺。

  蘭蘭走過去問:“老爺爺您好,請問去白馬石刻公園怎麼走啊?”老爺爺熱情地說:“從這條路往前走,看見十字路口再往左走就到了。”蘭蘭說:“我知道怎麼走了,謝謝您老爺爺,再見。”老爺爺說:“再見,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蘭蘭按照老爺爺說的路線走了一會兒,就到了白馬石刻公園。

  【評語】這是一篇看圖作文。作者給圖畫中的人物加上了語言、動作,成功地將一幅靜止的畫描寫成有聲音的生活場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懂禮貌的蘭蘭。文章敘事完整,語句通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三

  暑假,媽媽帶我去動物園看猴子。

  可能是因為我屬猴吧,我特別喜歡猴子。在動物園裡,我看到一座假山,假山上面都是猴子,我高興地跑過去。我給猴子們扔了一個蘋果,有一隻猴子迅速地撿起蘋果,快速地爬到假山頂,美滋滋地吃起來了。有些猴子在假山上又蹦又跳、爬上爬下,玩得可開心了。還有一隻猴子用自己的尾巴倒掛在樹枝上,它在那盪鞦韆呢!我還看見,在一個角落裡,有兩隻猴子靠在一起,似乎在說著悄悄話呢!

  猴子身手敏捷、聰明可愛,我特別喜歡猴子!

  【評語】這篇看圖些話,小作者由畫面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描述了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猴子形象。文中對猴子的描寫細膩準確,尤其是“有兩隻猴子靠在一起,似乎在說著悄悄話呢!”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小猴子的可愛。

  四

  森林裡有一棵很老的大樹,一窩小鳥住在他的頭上。一天,鳥媽媽出去找吃的。她剛走,就開始颳風下雨,小鳥們在家裡嚇得有的哭有的叫。大樹爺爺笑咪咪地說:“不要哭,鳥寶寶們,爺爺給你們講笑話。”小鳥們很聽話,安安靜靜地聽樹爺爺講笑話。鳥媽媽在外面找了很久,才找了一條蟲子,可是她擔心寶寶會哭,就急忙飛回家。她一回家,就看見樹爺爺正在給小鳥們講笑話,小鳥們樂得嘰嘰喳喳的。鳥媽媽看到孩子們都那麼開心,也笑了。

  【評語】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小作者對圖畫有生動的描述,能解讀出圖畫所蘊含的內涵,表達了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的美好願望。文章立意淺顯而耐人尋味,是一篇成功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