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學教學實施計劃

  要把計劃變成現實,教師必須做好教學的實施,初三數學要準備哪些教學實施計劃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1、上課分層法。上課是數學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數學教學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以下三個兼顧:***1***目標兼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使學生充分把握自己的學習主動權。***2***講述兼顧:講解重點時要兼顧差生,提高優生,帶動一般學生。***3***提問兼顧: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性的教學行為,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輔導分層法。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而是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3、作業分層法。對不同的學生,佈置不同的作業.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優生吃飽,中等生進步,差生合格。

  4、評價分層法。這是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有效施措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評價標準。??

  總之,分層教學具有獨特的育人功效,它不但極大地激發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因此,我會努力實施這份計劃。

  ***二***

  1.教師的講述與提問的作用和要求

  ***1***講述。教師系統的講述可以使學生既獲得系統的數學知識,又學到分析推理的方法。但教師的講述要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和啟發式原則,做到以下幾點:

  ①要講清楚基本概念和規則。數學中的概念和規則,就是教材中的定義、性質、定律、法則、公式、解題步驟等。學生弄清了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判斷和推理;掌握了規則,才能熟練地進行計算或其它相關操作。講解一個概念,不僅要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講清它的意義,還要講清它與其它有關概念的聯絡和區別。如教學質數和合數的概念,可以在約數概念基礎上進行,同時與偶數、奇數的概念加以區分。講解每個規則,不但要講清它的具體內容,還要講清它是怎樣總結或推匯出來的,說明其所以然。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就要講清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②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講解。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講述。如教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時,只需重點講運算順序的規定及括號的作用,不必具體講四則運演算法則本身。要在學生較難理解的內容上多花力量。

  ③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教師的任務不只是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

  ④講述時語言要簡練,層次要清楚,數學名詞的運用要準確。

  ***2***提問。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情況。發現問題或錯誤,並且及時予以糾正。提問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①提問要緊密圍繞教學目標。

  2.教師的語言與板書的作用和要求

  ***1***語言 教師是憑藉語言傳遞資訊進行教學活動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得提高資訊載體——語言的功效。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語言應達到如下要求:

  ①準確性 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概念的講解和運用都應當力求準確。

  ②邏輯性 教師的語言應當有根有據、條理清楚,為兒童提供思路嚴密、清晰的範例。③趣味性有趣的語言。語調自然,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

  ***2***板書 板書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媒體。既能使學生在聽講時抓住要點,促進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根據板書總結一堂課的學習內容及其相互聯絡,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教師的板書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板書要有計劃。 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哪些要擦去,哪些要保留到下課,都要事先考慮好。板書的位置也要事先設計好,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看清楚。

  ②板書的內容要簡練,並富有啟發性。應該板書關鍵性的詞語,引導學生思索。

  ③字跡要清楚、端正,字型要規範。

  ***三***

  一、課題的設計論證

  1、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課程改革勢必要引起一場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革命。如果一個孩子整天處於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之中,對於所學的內容也就難免生吞活剝、一知半解,我們很難想象,在他的一生中,能夠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能夠展現一個獨特的自我。轉變學習方式,還孩子們一個充滿靈氣的時空,是時代賦予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活動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試途通過研究,實現教學方式的優化。因此我們要改變現有的教學狀況,把課堂變為展示學生才華的舞臺,變單一的教師講解為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為此,我們提出“活動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此來改變原有的授課模式。探索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個性、潛能得以充分開發,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數學思想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也探索在數學活動化的教學中,如何進一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課題研究的內容:

  ⑴研究思路

  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在於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活動因素,保證學生有自己真正的活動,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努力創設活動情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主體啟用狀態,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動眼,使教學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試圖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探究為主,把互動式、個體式等多種學習方式融於一體,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背景,以活動為載體,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發展,達到真正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由此可見,平時的教學活動是我們的主陣地。形成“創設生活情景→提出大膽猜想→引導合作研究→開展實踐活動→進行反饋交流→迴歸生活體驗”的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活動教學模式。

  ⑵研究內容

  ①“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資源開發的研究。

  學科課程的統一教材內容,過分的生硬和單一,不說是已越來越脫離生活,但確實並不利於不同地區的學生,也不適合同一地區不同班級的學生。因此,如何還課程以親切熟悉的面孔和時代的氣息,這是我們要研究的第一個問題,它包括學習目標的多元組合和教學材料的開放組合。以開放性的策略來教學封閉性的內容,改變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

  ②“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活動教學中一種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它既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又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在集體合作中展示自己,張揚個性。

  ③“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研究。

  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培養數學意識,把知識應用於生活,增強應用意識,

  培養實踐能力。在實踐活動中構建數學知識,探索數學規律。讓學生親身經歷實踐活動,通過觀察、活動、猜測、假

  設等方式,使學生充分體驗,從而通過例項體會和感悟數學思想方法,有所收穫。

  3、課題研究的價值:

  ***1***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創造能力等。

  ***2***學生有了發展個性的空間,激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難,敢於標新立異。

  ***3***模式的創新:在開放性的時空裡,引導學生學習封閉的內容,改變教材內容的呈觀形式。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想達到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必須轉變現有的學習方式,而“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就是一種較好的途徑,通過開展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達到:

  1、總體目標:

  ⑴收集適合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比較系統的活動化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趣味性、思考性、可活動性。

  ⑵明確 “活動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結構,探索出可操作性較強的“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一般模式。

  ⑶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活動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等。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㈠準備階段 確立課題,蒐集國內外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資訊。 ㈡形成階段 制定課題研究方案,修改完善課題方案。

  ㈢實施階段

  1、第一階段***4-6月***

  學習有關理論和做好宣傳發動等工作。做好學生素質需求的摸底調查工作。制定學期工作計劃。

  2、第二階段***6-8月***

  堅持做好第一階段的延續工作,充分發揮課題組的導向作用,做好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研究,撰寫階段性總結。

  3、第三階段***8-10月***

  計劃聘請專家或有經驗領導對當前工作進行評價指導、理論和業務講座,做好“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和一般模式的研究以及在活動中學生合作學習的研究,撰寫階段性總結。

  4、第四階段***11-12月***完成“活動化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研究,撰寫相關總結。對整個課題進行全面、科學的總結。寫出實踐報告,召並擬定繼續實踐的延續計劃。

  ㈣ 結題階段

  撰寫課題研究報告,整理課題研究的資料,申請結題。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觀察法、實驗法。

  2、綜合其它研究方法。

  結合觀察法、調查法、個案法、測量法、統計法等研究方法,確保研究過程科學合理。運用觀察法是及時獲得並積累感性材料、驗證假說的必要手段;運用調查法以獲取全面的研究資料;運用個案法對個體的發展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改進研究措施;運用測量法和統計法對研究的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的成果展示形式主要有:課題研究報告、課題研究彙報課、教師撰寫的課題論文和案例以及其他形式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