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愛的教育

  愛需要教育,才能豐滿地呈現出來。讓我們感受一下愛的教育的魅力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僅供參考!

  篇一

  寒假裡,我讀了《愛的教育》 。在書中,我和安利柯一起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這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好朋友。他們有的膽小,有的勇敢,有的貧苦,有的富裕。但是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共同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祖國,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愛和文明的世界裡。

  書中講了很多團結友愛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動著,印像最深的是“小小愛國者”和“小小賣藝者”。

  “小小愛國者”講述了一個義大利的少年,從小被父母賣到戲班子裡,受盡了虐待和飢餓,遍體是傷,服裝襤褸。後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終於逃了出來,領事可憐他,要把他送回到父母身邊。在船上,他遇到了別的乘客和他交談,給他錢。少年很需要錢,就很感激他們。但是到了後來,少年聽見他們在說義大利的壞話,毅然的將他們給他的錢投擲到他們臉上。

  這個故事,我很感動。這個少年從小父母不愛他,祖國不愛他。但他心中卻永遠愛著他的父母和祖國。他雖然在父母和祖國那裡沒有得到溫暖,他卻決不允許別人侮辱他的祖國。我又想,我們現在有很多人,父母愛他們,祖國也愛他們,他們卻不愛祖國,這真是可恥啊!

  “小小賣藝者”講的是一個馬戲團的小丑。雖然觀眾不多,但他仍然拼命的工作,希望讓所有的觀眾開心,生活很困苦,但小丑可愛的黑臉上還浮出了微笑。安得柯和父親可憐他們,讓畫家畫了肖像,父親配上了文字,在報紙上發表,讓更多的人去看他們表演。表演成功後,父親為了不讓賣藝者感激他,只一半就離開了。最後,賣藝者收錢時,不要安利柯的錢,還給他水果,最讓我欣喜的是,小丑感激他們的辦法是,請安利柯帶給他父親一個吻。

  安利柯和父親在陌生人面前都可以不遺餘力的幫助他們,他的父親更是一個正直的人,幫助別人卻不要求回報。小賣藝者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下等人,卻也是知道感恩的,在這件事情上,我認為人和人之間已經沒有上等和下等的區別了。

  在我身邊,有許多種愛。同學之間的同窗之愛,老師和我們的師生之愛,父母和我們的親子之愛,等等,甚至陌生人之間都有愛。但是我們有些小朋友卻不知道感恩。其實,人與人之間,愛是相互的。我們先去愛別人,別人一定會愛我們的。

  篇二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受到過不少教育吧?比如父母嘮嘮叨叨的叮嚀,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同學們真誠的安慰,都讓我們深受教育。今天,我在亞米契斯的這本書中感受到了”愛的教育“。

  初讀這本書,還是從課本上了解到的,在三、四年級的教課書上選登了兩篇。一篇是《爭吵》,描述的是安利柯和克萊地兩個四年級學生,因為克萊地不小將安利柯的墨水瓶碰倒了,墨水將本子染髒了,於是引發了爭吵。最終,克萊地請求和解,他們就又快快樂樂地做朋友了。還一篇是《卡羅納》,寫的是卡羅納因為母親的去世,內心十分悲痛,結果受到老師、同學以及我的母親的關愛的故事。我讀了這兩篇課文,覺得作者是抓住了一個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事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第一篇表達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寬容,第二篇讚頌了人間的真情。

  這些故事非常吸引我,於是讓爸爸買下了這本書,真正地去感受這本書的魅力。在書裡,我認識了品格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雖然他的家境並不怎麼好,但是他樂於助人,保護弱小並且不接受別人的報酬。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還在母親節前,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寫了一篇長達八頁紙的歌頌母親的文章,送給母親做禮物。而且他還非常俠義,有一次上課,別人戲弄了帶有殘疾的克洛西,克洛西忍無可忍,將墨水瓶扔了過去,沒想到正中剛進門探視的校長的懷裡,校長再三審問是誰幹的,卡隆都正直地回答:”是我!“

  這本《愛的教育》全篇都是以一種溫柔且清新的筆調,描寫小學四年級的生活。這裡的父親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但不會粗暴地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對比,不會沒完沒了的督促著孩子,而是溫柔如楊柳般的勸導……在這裡,我還認識了虛榮心特強的華梯尼,他家境富裕,喜歡穿著富麗堂皇的衣服,在別人的面前賣弄闊綽;我還認識了可愛的”小石匠“,他總能將兔臉裝得活靈活現,待人非常真誠,內心潔白無暇;還有為了別人不惜豁出自己的性命的洛佩蒂;門門功課第一的優秀生代洛西;家裡是”圖書館“的斯帶地……

  《愛的教育》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好書,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生活瑣事展示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反映一種種多樣的”愛“。我讀了這本書,受到了”愛的教育“,更加學會了怎麼去愛。

  篇三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為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為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瞭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為了讀書而刻苦努力著,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裡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男孩的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著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為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閒在家裡,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麼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裡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於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於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於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於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採納。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