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小孩子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孩子腦癱的原因:

  1、孩子在宮內發育異常:妊娠期吸菸或被動吸菸、酗酒、用藥不當、弓形蟲感染、患風溼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胎盤功能不良以及母親高齡等均可使處於發育期的腦組織遭受損害,引發腦癱;發育期孩子腦部缺氧使孩子發育腦部畸形,引起腦癱。

  2、孩子在生產時出現異常:剖腹產、紅細胞增多症、難產、急產、產鉗生產、臍帶繞頸、早產、窒息、多胎等都有可能使孩子腦組織受到損傷而腦癱,其中產鉗助產、產傷,如果醫護人員處理不當都會使孩子永久性的腦損傷。

  3、後天疾病或外傷:孩子腦外傷、顱內出血、腦膜炎、高燒、驚厥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發育不全,出血缺氧、梗塞、積水、軟化萎縮,從而腦癱。黃疸異常,影響孩子中樞神經系統,處理不及時也會誘發腦癱。

  4、腦組織較長時間缺血缺氧:在腦癱患兒中,20%是由窒息及產傷所引起,這也是腦癱的原因。

  5、遺傳因素:某些腦癱兒可追溯出家族遺傳病史,在同輩或上輩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腦癱、智力障礙或先天畸形等。

  小孩腦癱怎麼辦:

  1.孩子得了腦癱一定要及時治療,越早治療越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

  2.綜合治療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對患兒進行全面、多樣化的綜合治療,除針對運動障礙進行治療外,對合並的語言障礙、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也需進行干預,還要培養他面對日常生活、學會交往及將來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

  3.家庭訓練和醫生指導相結合,腦癱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住院治療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治療需要在家庭裡完成,家長和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訓練計劃,評估訓練效果,在醫生指導下糾正不合理的訓練方法。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按小兒運動發育規律,進行功能訓練,循序漸進促使小兒產生正確運動。

  小孩腦癱的早期症狀:

  ***1***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2***早期餵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嚥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3***感覺閾值低,表現為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

  ***4***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因踏步反射影響,當直立時可見兩腳互動邁步動作。3月齡時雖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個月仍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既要懷疑小兒腦癱。

  ***5***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6***握拳:一般生後3月內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7***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8***一般生後4~6週會笑,以後認人。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9***肌肉鬆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控小兒大腿內側,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時,以及洗澡時出現四肢僵硬。嬰兒不喜歡洗澡。

  ***11***過早發育:小兒腦癱患兒可出現過早翻身,但是一種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滾木樣,而不是有意識的節段性翻身。痙攣性雙癱的嬰兒,坐穩前可出現雙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員那樣的足尖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