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本插圖對課堂有什麼功能

  課本插圖中蘊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它絕不是一種擺設和點綴,而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財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如果認真地研讀插圖,科學地開發運用插圖,充分發揮其功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插圖對課堂的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功能

  課本插圖有很多是課文內容的重點再現,我們在課堂上如果有意識地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上內容,猜猜他、它、他們是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能幫助學生快速地感知和把握課文內容、線索、結構脈絡。如在教學《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篇寫得很有趣味的科幻作品時,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之一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探究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而本課配置的插圖也非常有趣,我在開課後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讓他們根據此圖進行自己的設想,想象人類的尾巴不會太長、不會長毛;男尾粗壯、女尾柔美;有些人珍視尾巴,對尾巴加以裝點和保護,在尾巴上佩戴花環,使它更美麗;想象通過尾巴表情達意、保健、操作、保持平衡等作用。對於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看的畫面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正是藉助描述這些畫面,學生無形中就掌握了這篇科幻文的主要說明內容,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氣氛,比枯燥乏味地教授課文內容要生動得多。

  有的插圖表現的是課文的精彩片斷,課堂上,教師適度地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入情入境的體驗,對重點鏡頭反覆地咀嚼品味,能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如《孔乙己》一課的插圖,展示的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給孩子們分茴香豆的情景。在教學中,學生對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不直觀,不具體,只能在文字上面打轉,但學生通過察看插圖畫面,看到孔乙己身穿破爛的長衫,面容蒼老憔悴尷尬,而孩子們和短衣幫都望著他笑,可能馬上領會到“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的深刻含義,理解了孔乙己這個“多餘人”的性格特徵,體會到導致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原因,從而加深了對這篇小說主題的領悟,學生的探究活動也馬上有了切***,這堂課的自主合作學習一定會很活躍。

  插圖對課堂的功能:語言鑑賞的功能

  幫助理解課文是課本插圖最明顯的作用,插圖可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能讓學生直觀的理解課文字、詞、句的意思,有些課文的內容是根據觀察物件的某些外在特點,通過想象加工寫成的,由於讀者與作者異時異地,想象不可能同步,必然會造成對課文理解上的困難。有的詞句教師也難以用適當的語言向學生解釋清楚,因為許多意境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古詩文更是如此,有些名言名句解釋開來反而不美。

  但如果通過圖文對照,就能很容易讓學生明白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很輕鬆地解決這些難點。如在學習陶淵明的《飲酒》一詩時,學生對“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中的“真意”指什麼,為什麼忘了辨別等的理解有些困難,於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看課本插圖:你發現插圖畫的是什麼內容?學生們仔細看圖後舉手發言:作者手拿鋤頭和土筐站在籬笆旁採菊,抬頭望著近處的南山美景,好悠閒自在。

  我進一步引導:那麼,這樣的情景不令人產生遠離塵俗的心理嗎?這不就是“真意”嗎?學生們都心領神會地笑了,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實在不必多說了。再如學習《周莊水韻》,學生沒有去過江南水鄉,想讓學生理解“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等形象的比喻句將有一定難度,當學生的思維遇到阻礙時,我適時插入插圖,學生通過看課本彩色插圖,馬上加深了對周莊美景的體悟,使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貌變得更加形象、立體,鑑賞課文精美語句就能說得頭頭是道。

  插圖對課堂的功能:說話和創作能力培養的功能

  儘管現在的教材很少有看圖說話寫作的專項訓練,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忽視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加強看圖說話寫作的訓練,對於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和表達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一篇內涵豐富的傳揚父子深情的散文後,我讓學生觀看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這幅課本插圖,結合課文寫作方法,寫一篇有關“父愛”的作文。

  這幅圖意蘊豐富,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了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學生通過看圖,再次真切地感受著父愛,感受父親老境的頹唐,心情的憂鬱,對兒子的真摯情感。學生有課文作鋪墊,有插圖可憑藉,有生活的真實感受,練筆時自然有話可說,有情可訴。結果這次作文訓練湧現了一大批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文質兼美的好文章,確實令人心喜。

  實際上,新課程鼓勵我們為學生準備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創新作業,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充當課堂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語言描述,為課文配置插圖。例如朱自清的《春》,它以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景象,讚美了春的創造力,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之情,是一曲春天的讚歌,更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但可惜的是,編者未給課文配置插圖。因此,我在學生深入體悟課文內蘊美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分別為春草、春雨、春風、春花、春人各配一幅插圖,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繪畫功底的立即進行繪畫創作,文學功底強的進行口頭“繪畫”,介紹自己的畫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