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條約的主要內容

  1843年間,雙方達成了海關稅則,英國在香港公開了五口通商章程的海關稅則,它作為虎門條約的附件也正式成立。那麼,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1.關稅自主權。一直以來海關都是國與國之間互通的第一道關卡,這條規定下來之後對清政府的權利大大的制約。原本關稅是由本國政府來規定的,但是這裡規定英方的貨物進入中國關稅要兩國之間進行協商,這無疑是讓清政府喪失了單獨改變稅率的權力。

  2.對英人的司法審判權。最簡單的來說就是,如果中國人和英國人發生了衝突,在訴訟的時候,英國人是歸英國政府的相關法律來進行處罰。至於怎麼處罰清政府是無權過問的,這就導致了英方可以在中國人的土地上肆意妄為,但是不能受到中國政府的管轄。

  3.片面最惠國待遇。這條規定是英國最為無恥的一條,規定此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與別國簽訂的任何條約英國都能享受欺負中國的權利。所謂的最惠國待遇,就是儘可能的榨乾中國。

  4.英艦進泊通商口岸。外來船隻進入中國的通商口岸,中國政府是有權對其進行管理的。但這條英國政府取締了清政府的權利,英國船隻進入中國由英國人自己管理,中國政府不能插手。

  以上就是,這些條約的規定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在中國的領土上做起了主人。結果導致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轉變,淪為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目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所以鴉片戰爭為國恥的開端,這是深刻的歷史教訓,萬萬不能忘記。

  虎門條約的簡介

  1840年至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清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而告結束。戰後,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對國際慣例和己方利益的無知,引誘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項制度在南京和廣東繼續談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雙方達成海關稅則,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佈了《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10月8日,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兩國政府在廣東虎門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先前公佈的《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作為《虎門條約》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雙方達成海關稅則,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佈了《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10月8日,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兩國政府在廣東虎門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先前公佈的《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作為《虎門條約》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虎門條約的影響

  虎門條約是南京條約的補充,並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準英船赴彼通商。英國人須得在五口的議定界址內,租賃房屋,和租地自己建造房屋來居住。兩方的海關稅收以後如果要改正須由兩國共同協定。英國人觸犯了法律要交由英官收辦,遇有交涉由華、英官員共查。

  中國和英國的虎門條約共有16條,這讓我們中國的主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所以中國喪失了很多重要的權利,虎門條約對中國影響主要體現在:

  1.喪失關稅自主權,英國進口中國的貨物關稅由雙方共同協商,所謂的共同協商也就是英政府說了算,清政府在妥協的情況下是無權做決定的。這讓中國在關稅方面損失巨大,同時大量的貨物進入中國勢必會衝擊本國的經濟。

  2.喪失對英國人的司法審判權,英國人在中國不受中國法律的限制會導致社會動盪,如果不受法律的制約就會在這片土地上肆意妄為,因為他們做什麼中國人都是管不了的。

  3.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只能乖乖的讓列國宰割,而且是無論哪個國家來到中國都能分到一杯羹。開始了列國踐踏中國的第一步,從這之後中國除了同意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別無他法。

  《虎門條約》的簽訂,中國政府失去了主人翁的權利,使中國的主權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使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