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識小常識系列二

  葡萄酒篇

  判斷葡萄酒是否變質,可以從色、香、味三方面進行判斷。

  色:一款紅葡萄酒的顏色比較黯淡,沒有光澤,呈不正常的棕色,那它可能已經過度氧化或者受到了其他汙染;一款白葡萄酒呈很深的黃色,它也可能發生了過度氧化。此外,如果葡萄酒的顏色混濁,漂著雪花狀,基本就可以認定這瓶酒已經變質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年份比較長的紅酒會有一些沉澱物,這是經過一段時間,酒的色素和單寧等物質會結合,屬於正常現象。

  當然,判斷葡萄酒是否變質,還可以觀察葡萄酒的橡木塞。正常的葡萄酒的橡木塞顏色木色或帶有白色晶體,如果拔出來有綠色的黴,酒體就很有可能變質。

  香:如果葡萄酒聞起來有發黴、陳腐、雞屎味、溼紙板的味道,那這瓶酒可能過度氧化了。

  葡萄酒因為氧化硫導致病變時,氣味特別強烈,非常刺鼻。深吸一口氣後,鼻子前端可感覺到明顯的異味。假如對葡萄酒的品質有所疑慮,可採取以手掌蓋住杯口的方式,然後用力地上下晃動酒杯,當掀開手掌後,馬上深吸從酒杯裡散發出來的氣味。

  味:辨識葡萄酒是否變質、變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聞了之後再喝一口。變質的葡萄酒一般有潮溼氣味、腐臭味。此外,還要仔細分辨舌頭、兩頰內側、上下顎和喉嚨是否感受到不正常的刺痛及苦味。

  而且,高溫是葡萄酒的剋星,儲存葡萄酒的理想溫度是13至15攝氏度左右,高於這個溫度可使葡萄酒的成熟加快,使酒迅速走向老化。此外,葡萄酒對光也很敏感,因為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分解葡萄酒中的很多有機分子,這些有機分子對葡萄酒的香氣、味道和口感都起著關鍵的作用。被光線過度照射的葡萄酒可有著溼紙板或溼羊毛的氣味,使葡萄酒的果味和果香喪失。平日裡葡萄酒應該放在避光處。

  牛奶篇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均衡的天然食品,是不少市民朋友們每天必備的食物。然而,市面上各類品牌牛奶琳琅滿目,常有朋友問:究竟什麼樣的牛奶是好牛奶呢?

  據專家介紹,牛奶品質是有衡量標準的,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至少應當包括營養指標和衛生指標兩個方面。營養指標指的是乳蛋白、乳脂肪和功能活性物質等,任何一項指標不達標,牛奶的品質都要打折扣;衛生指標指的是冰點、體細胞數、菌落總數、致病菌、重金屬等,任何一項不合格,就會破壞牛奶質量安全。

  可是,所有這些資料指標,都必須在實驗室裡用專業儀器測量。大家去超市買牛奶,總不能帶著顯微鏡和分析儀去。究竟有沒有一種通過肉眼就能判斷牛奶優劣的方法呢?有網友介紹,把不同的牛奶盛放在玻璃杯中,搖晃一下杯子,然後放在桌上靜置幾分鐘,其中最均勻乾淨、杯壁上牛奶殘留最少的那一杯,裡面的牛奶品質就是最好的。就這麼簡單辨別方法,真的靠譜嗎?

  原來,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其實背後大有科學依據。產生掛杯的牛奶雜質,一個重要來源是牛奶中的細菌,也就是開篇提到的衛生指標中的菌落總數。原奶的菌落總數主要取決於奶牛的健康程度、養殖水平、擠奶的方法、養殖環境的衛生條件、原奶的儲存時間與儲存條件。一般來說,奶牛越健康、養殖水平越高、擠奶越衛生、原奶儲存條件越好、儲存時間越短、越快進入生產環節,細菌總量就越少,原奶的安全和品質也越好。

  蜂蜜篇

  蜂蜜是純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蜂蜜只能稱為蜂蜜製品,而由糖漿混合植物香精的蜜則是不合法的假蜂蜜。那麼,市場上哪八種蜂蜜不能買呢?

  金銀花蜜。金銀花的花冠長且細,蜜蜂的嘴很短,很難採到蜜。市場上出現的所謂金銀花蜜,是用含苞的金銀花花蕾在高濃度蜜中浸泡得來,雖然也含有花的精華,但和蜜蜂直接採的蜜不是同一個概念。

  玫瑰蜜。當植物將要開花時,花心的蜜腺才分泌花蜜,而玫瑰花此時的雌蕊、雄蕊都已經退化,沒有蜜腺,何來花蜜?

  雪蓮蜜。雪蓮通常生長在海拔4000米的雪線以上,氣候多變,冷熱無常,雨雪交替,蜜蜂難以生存。

  桃花蜜。桃花盛開時的氣溫對於蜜蜂來說根本無法存活,另外,桃花只有花粉而無蜜。

  銀杏蜜。銀杏花本身是沒有蜜的。

  葡萄蜜。萄萄只有花粉而無蜜。

  松花蜜。松樹5月開花。5月時節,我國到處都是花,蜜蜂基本不採松花。

  玄蔘花蜜。玄蔘花在自然情況下蜜蜂是採不到蜜的。

  消費者該如何辨別真假蜂蜜呢?

  用手捻,黏手的是真蜂蜜,加糖的捻開後還是顆粒,硌手;滴一滴蜜在餐巾紙上,如果洇開就說明含水量高;觀察蜂蜜上層是否有氣泡,有就說明水分大、濃度不夠或存放時間太長導致發酵;看結晶,除槐花蜜、棗花蜜外,多數加工後的蜂蜜在低溫下容易結晶,不結晶的可能是假蜜。

  專家提醒,想吃當年的蜜可去蜂場購買,最好選擇本地蜂農。市場上的散裝蜜不要買。蜂蜜不是越透明越甜越好,含糖過高的蜂蜜很可能***,如使用了糖精、香精等新增劑,或大米糖漿、玉米糖漿、甜菜糖漿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