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的採錄對於其面貌的呈現、價值的留存和學術的研究意義重大。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 劉秀氣桑樹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為了消除後患,派大兵追殺劉秀。劉秀跑出京城,逃呀逃,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幸遇路旁有一農夫套一騾一馬犁地,劉秀逃無可逃,躲無可躲,急中生智,遂藏在犁溝裡。大兵趕到,只見前面沒有劉秀,於是四處查尋。追兵大喊:“劉秀藏在哪兒?”這時,高空有一捕雞老鵰盤旋,見劉秀命在旦夕,便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地高喊“犁溝裡、犁溝裡”,鵲雀在樹上築巢,趨炎附勢地說“打打打!打打打!”老鴉生性耿直,對劉秀遇難十分同情,於是設法保護,欺瞞追兵,形容沉著、不露聲色地高唱“瞎話!瞎話!”意思是說,劉秀不在這兒,不要聽他們的話。追兵聽了烏鴉的話,便快馬加鞭向前趕去。

  劉秀是東漢的第一個皇帝,古時候把皇帝稱做“天子”。因為老鵰和鵲雀陷害了老天的兒子,於是老天給他們罪有應得的懲罰,封老鵰臨終時,五股分屍,***;封鵲雀三伏天不能喝水,直渴得鵲雀禿了頭。烏鴉有恩於劉秀,封它壽終正寢,臨死時小鴉銜食反哺,直至瞑目。現在民間有句俗話:“烏鴉有反哺之恩,何況人乎?”

  說的就是這個善有善報的故事。

  追兵過去後,劉秀如驚弓之鳥,風餐露宿,繼續逃跑。那時兵荒馬亂,常常是走幾天不見人家,這天實在餓得走不動了,眼裡發黑,一頭倒在一棵桑樹下。適逢這時正是桑葚成熟季節,一陣微風過後,桑葚掉落滿地,有幾棵桑葚恰好掉在劉秀嘴內。劉秀正值飢渴要命之際,口嘗桑葚覺得十分甜蜜。遂立即翻身爬起遍拾桑葚,飽餐一頓。人在難時得救,往往感恩不盡,遂許下誓言:“若將來能中興漢朝,登基為君,定要知恩厚報,大封其功。”

  公元25年劉秀戰敗王莽,中興了漢朝,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皇帝。劉秀登基為君後,念念不忘救過他性命的桑樹,便帶領大臣來到他當年遇難的地方。正巧這時正值冬季,樹木都落葉了,又加上桑樹和椿樹並立,真假難辨。劉秀忘記了當年桑葚究竟是哪株樹上所落,遂錯封桑功於椿樹,封椿樹為樹中之王,讓椿樹比別的樹長的既快又高。後人蓋房,做器具,乃至棺槨,門窗都要夾用一點椿木,意思是用王木鎮邪。劉秀錯封桑功之後,因賞罰不明,桑樹冤氣滿腹,終於氣破了肚,水流滿身。據說柳樹也為桑樹打抱不平,把腰也氣扭了。從那以後,民間所有的桑樹都身幹開裂,成了“氣破肚”,柳樹成了“扭扭腰”。

  :道士捉狐妖

  王道士是河北山西一帶捉狐的高手。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有些法術,更因為他腦子靈,善於巧取智勝。

  河北莫縣出現了一隻老狐精,為害甚巨。一年之內先不說年輕後生,就連老頭子都被它整死五十八個了。最恐怖的是,那些人被折騰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臨死時當著床邊老婆的面竟然還都微笑著說:“死而無憾!”

  縣裡頭面人物從山西找到王道士,二話不說,連請帶綁地就弄到了莫縣。王道士全副武裝,在縣城裡外尋訪勘察了一回說:“這老狐非同一般,迷人之術已登峰造極。而且很有些道行。宜速收服,事不宜遲。”

  藉著引幡,王道士很快找到正在一戶人家白日纏迷一位公子的老狐。於是亮法器,唸咒語,揮寶劍,開始攻擊。豈料那老狐妖力非常,竟然穿衣破窗而出,擺開陣仗,與王道士面對面鬥法。這一下,所有人都看到了,那是一個絕色麗人,一臉沉靜,與王道士緊張地相互攻擊著。

  由於王道士法器齊全,有備而來。那老狐最終一甩香袖,賣個破綻而去。

  晚上,王道士在城西的一個小廟裡思忖,看來這隻老狐不能力敵,只能智取。於是王道士剔亮了燈,喝了碗酒,就用筷子敲著碗邊唱起一支豔情小調來:

  月彎紗窗涼,

  小道士思嬌娘,

  嬌娘懷裡暖,

  嬌娘口裡香。

  月彎照紗窗,

  小道士想嬌娘。

  半盞懷中暖,

  一夜枕蓆香。

  道士本是唱道情出身,嗓子很好。曲聲穿過廟窗,在荒郊的夜晚迴盪著。

  輕輕的叩門聲,開門,是個女孩子,還梳著垂髮劉海,紅著臉說:“師父。讓俺進去,俺想跟你走。”那年頭被年輕和尚道士的好嗓音好模樣給拐跑的姑娘海了去了。

  王道士引她入門,插上。給她倒上一碗酒,她只強喝了一口,就滿臉漲紅,咳嗽個不停。王道士點了點頭,心中暗暗冷笑。

  於是就上床,親熱。那姑娘扭手扭腳像真是頭一次。進入狀態之後,雙方都欲仙欲死,如痴如醉。燈不知在什麼時候也激動得滅了。

  黑暗中,王道士一邊在上邊忙著,一邊把手向枕頭下面伸去。就在那女孩的十根指甲猛然都長到二尺多長,就要扎進王道士的脊柱和後腦時,一張硃砂書寫的黃紙符正貼在女孩的腦門上。女孩一聲哀嚎,發出了獸的聲音。

  王道士下床,披衣,重又點著了燈。一隻碩大的白狐頭頂一張黃符,正惶恐地僵臥在床帳中。

  王道士從皮囊中拿出一柄蘸了黑狗血的桃木劍說:“不是我不留你,只因你害人太多,天理難容,所以只能送你去輪迴一遭了。”

  他口唸咒訣,揮手向狐,剛要刺向她的眉心。狐狸卻哭著說話了:“我罪孽一生,魅惑男人無數。但只有和師父剛才的那一刻,才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男人,才使我不後悔化為人形,做女子一遭。師父,小狐能死在你手上也就知足了,你就下手吧。”一隻白狐,嚶嚶切切,淚落如珠。

  王道士遲疑了,手也軟了,手中的桃木劍也向下垂去。正在這時,慢慢移向床側的狐狸突然輕輕在帳幔上蹭去那張鎮妖黃符。然後突然放出一股粉紅色的胭脂屁來,異香撲鼻,瀰漫了整個房間。

  在王道士慌亂間,那狐狸已破窗而出,在整個荒野上回蕩著她媚蕩的笑聲:“小師父,謝謝你。你還倒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呀。記著喝點雄黃蒲草泡水,驅驅你身上的那點狐毒。”

  “栽了,真他媽的栽大發了!”氣得王道士光著膀子一腳把桌子踹翻了。

  向師父求救。王道士連夜點起了信香。

  三日後,白髮白眉但卻沒留鬍子的師父笑著找到了他。

  “收了?”他問。

  “滅了。”師父用手拽著尾巴從口袋裡提出那隻已死的白狐。

  “您是怎麼做到的?”

  “降服狐妖,不能只靠法術,也不能只靠智謀,更重要的是有定力。為師在出家之前是前朝的太監,早就不吃它們那一套。這定力你們後輩們哪個能比?”師父用一種圓潤的嗓音教誨道。

  王道士連忙再次給師父拜倒。但那隻死去的白狐卻仍像在滴著淚。

  :土財主借帽子

  有個土財佬,要去為朋友祝壽,一身穿著齊備,就差一頂有頂子的帽子。他打聽到波七卡家,有頂先人的珊瑚頂子官帽。於是,寫了一張紙條,叫小管家去借。

  小管家拿著字條,來到波七卡家門口,就高喉嚨大嗓子地吼道:“波七卡在家嗎?”

  這時,波七卡正在屋後園媷草,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連忙跑出來。一看,原來是土財佬的小管家站在門口,神氣十足,四處張望。便問道:“找波七卡做什麼?”

  “我家老爺找你借帽子。這裡有紙條,你拿去看嘛!”

  說著,嘴巴一翹,將字條一揮。

  波七卡心想:這傢伙狗仗人勢,我波七卡,豈是你喊的。不給你一點虧吃,你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稍停一會,便對小管家道:“你聽錯了吧!這上面寫的是借磨子一副,怎麼扯到借帽子上去了。”

  小管家聽了一怔,說:“我沒聽錯,是借帽子。”

  “紙條上明明寫的是借磨子,不信,你回家問明白了再來借。”波七卡打了他一個迎頭棒。

  小管家是扁擔倒下來認不得一字的人,被突然掃來的悶棍打昏了頭。真是一籃茄子一籃瓜———左籃***難***右籃***難***,不知如何是好。最後,沒奈何,只好帶著波七卡的回信,把磨子背了回去。

  百多斤重的磨子壓得小管家汗水長流,好容易把石磨揹回去,並遞送了波七卡的回信。

  土財佬拆信一看,只見上面寫道:“來人喊我波七卡,罰背石磨作處罰,若要再把帽子借,速把磨子退回家。”

  看完信,土財佬不覺笑了起來,再向小管家打聽情況,才知得罪了波七卡,隨即囑咐小管家速速退回石磨,稱他波七卡先生。這樣,才把帽子借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