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皇后是誰

  王元姬***217—268***,晉武帝司馬炎與晉齊王司馬攸的親生母親。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北***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臣王肅之女,晉文帝司馬昭妻子。公元265年***泰始元年***被尊為皇太后,宮曰崇化。268年去世,諡號“文明皇后”。

  人物生平

  王元姬原畫王元姬生於書香門第,祖父王朗、父王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王朗是魏司徒、蘭陵侯,王肅是魏中領軍、蘭陵侯。她知書達理,崇尚節儉。8歲的時候,可背誦《詩》、《論》。9歲的時候,遇到母親生病,她終日服侍左右,衣不解帶。祖父王朗非常喜歡她。並且說道:“興我家,必定是元姬。可惜她不是個男兒。”在她12歲的時候,王朗去世。王元姬非常悲傷,此後,對於父親王肅更加孝敬。15歲時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婚後育有武帝司馬炎、遼東悼王司馬定國、齊獻王司馬攸、城陽哀王司馬兆、廣漢殤王廣司馬德、京兆公主。王元姬看人獨到。時鐘會以才能見任,王元姬每言於司馬昭曰:“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鍾會後來果然造反。

  司馬昭去世後,太子司馬炎繼為相國、晉王。同年十二月,他迫使曹奐 禪讓,改國號為晉。尊母親為皇太后,住崇化宮。司馬炎建國初期提倡節儉,王太后以太后之尊,身體力行,為宮中后妃做出榜樣。她的房間沒有一件豪華的擺設,吃飯從不超出三菜,穿的是洗了又洗的舊衣服。她還在宮中帶頭紡紗織布。在其精心治理下,后妃相處和睦。泰始四年***268年***王太后去世。後與司馬昭合葬崇陽陵。

  史書記載

  文明王皇后,諱元姬,東海郯人也。父肅,魏中領軍、蘭陵侯。後年八歲,誦《詩》《論》,尤善喪服。苟有文義,目所一見,必貫於心。年九歲,遇母疾,扶侍不捨左右,衣不解帶者久之。每先意候指,動中所適,由是父母令攝家事,每盡其理。祖郎甚愛異之,曰:“興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為男矣!”年十二,郎薨。後哀慼哭泣,發於自然,其父益加敬異。既笄,歸於文帝,生武帝及遼東悼王定國、齊獻王攸、城陽哀王兆、廣漢殤王廣德、京兆公主。後事舅姑盡婦道,謙沖接下,嬪御有序。及居父喪,身不勝衣,言與淚俱。時鐘會以才能見任,後每言於帝曰:“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會後果反。

  武帝受禪,尊為皇太后,宮曰崇化。初置宮卿,重選其職,以太常諸葛緒為衛尉,太僕劉原為太僕,宗正曹楷為少府。後雖處尊位,不忘素業,躬執紡績,器服無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參味。而敦睦九族,垂心萬物,言必典禮,浸潤不行。

  帝以後母羊氏未崇諡號,泰始三年下詔曰:“昔漢文追崇靈文之號,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鹹所以奉尊尊之敬,廣親親之恩也。故衛、蘭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體順,仁德醇備,內承世胄,出嬪大國,三從之行,率禮無違。仍遭不造,頻喪統嗣,撫育眾胤,克成家道。母儀之教,光於邦族,誕啟聖明,祚流萬國,而早世殂隕,不遇休寵。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極。朕感存遺訓,追遠傷懷。其封夫人為縣君,依德紀諡,主者詳如舊典”於是使使持節、謁者何融追諡為平陽靖君。四年,後崩,時年五十二,合葬崇陽陵。將遷祔,帝手疏後德行,命史官為哀策曰:

  明明先後,興我晉道。暉章淑問,以翼皇考。邁德宣猷,大業有造,貽慶孤蒙,堂構是保。庶資復顧,永享難老。奄然登遐,棄我何早!沈哀罔訴,如何穹昊。嗚呼哀哉!

  厥初生民,樹之惠康。帝遷明德,顧予先皇。天立厥配,我皇是光。作邦作對,德音無疆。愍予不弔,天篤降殃。日沒《明夷》,中年隕喪。煢煢在疚,永懷摧傷。尋惟景行,於穆不已。海岱降靈,世荷繁祉。永錫祚胤,篤生文母。誕膺純和,淑慎容止。質直不渝,體茲孝友。《詩》《書》是悅,禮籍是紀。三從無違,中饋允理。追惟先後,勞謙是尚。爰初在室,竭力致養。嬪於大邦,皇基是相。謐靜隆化,帝業以創。內敘嬪御,外協時望。履信居順,德行洽暢。密勿無荒,劬勞克讓。崇儉抑華,衝素是放。雖享崇高,歡嘉未饗。胡寧棄之,我將曷仰?諮餘不造,大罰荐臻。皇考背世,始逾三年。仰奉慈親,冀無後艱。凶災仍集,何辜於天。嗚呼哀哉!

  靈轜夙駕,設祖中闈。轀輬動軫,既往不追。哀哀皇妣,永潛靈暉。進攀梓宮,顧援素旂。屏營窮痛,誰告誰依?訴情贈策,以舒傷悲。尚或有聞,顧予孤遺。嗚呼哀哉!

  其後帝追慕不已,復下詔曰:“外曾祖母故司徒王郎夫人楊氏,舅氏尊屬,鄭、劉二從母,先後至愛。每惟聖善,敦睦遺旨,渭陽之感,永懷靡及。其封楊夫人及從母為鄉君,邑各五百戶。”太康七年,追贈繼祖母夏侯氏為滎陽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