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個病毒介紹

  電腦病毒的概念其實源起相當早,在第一部商用電腦出現之前好幾年時,電腦的先驅者馮·諾伊曼***JohnVonNeumann***在他的一篇論文《複雜自動裝置的理論及組識的進行》裡,已經勾勒出病毒程式的藍圖。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病毒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不過在當時,絕大部分的電腦專家都無法想像會有這種能自我繁殖的程式。

  1975年,美國科普作家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寫了一本名為《震盪波騎士》***ShockWaveRider***的書,該書第一次描寫了在資訊社會中,計算機作為正義和邪惡雙方鬥爭的工具的故事,成為當年最佳暢銷書之一。

  1977年夏天,托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說《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ofP-1***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作者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種可以在計算機中互相傳染的病毒,病毒最後控制了 7,000臺計算機,造成了一場災難。虛擬科幻小說世界中的東西,在幾年後終於逐漸開始成為電腦使用者的噩夢。

  而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美國著名的AT&T貝爾實驗室中,三個年輕人在工作之餘,很無聊的玩起一種遊戲:彼此撰寫出能夠吃掉別人程式的程式來互相作戰。這個叫做磁芯大戰***corewar***的遊戲,進一步將電腦病毒感染性的概念體現出來。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學的學生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UNIX系統下,寫了一個會引起系統宕機的程式,但是這個程式並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與認同。科恩為了證明其理論而將這些程式以論文發表,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式,讓電腦病毒具備破壞性的概念具體成形。

  二:

  第一個真正的電腦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個電腦病毒C-BRAIN終於誕生了***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一般而言,業界都公認這是真正具備完整特徵的電腦病毒始祖。這個病毒程式是由一對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寫的,他們在當地經營一家販賣個人電腦的商店,由於當地盜拷軟體的風氣非常盛行,因此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他們的軟體被任意盜拷。只要有人盜拷他們的軟體,C-BRAIN就會發作,將盜拷者的硬碟剩餘空間給吃掉。

  這個病毒在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後來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為藍圖,製作出一些變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創作,也紛紛出籠,不僅有個人創作,甚至出現不少創作集團***如NuKE,Phalcon/Skism,VDV***。各類掃毒、防毒與防毒軟體以及專業公司也紛紛出現。一時間,各種病毒創作與反病毒程式,不斷推陳出新,如同百家爭鳴。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貝爾實驗室裡,三個年輕的程式設計師編寫了一個名為“磁芯大戰”的遊戲,遊戲中通過複製自身來擺脫對方的控制,這就是所謂“病毒”的第一個雛形。 20世紀70年代,美國作家雷恩在其出版的<>一書中構思了一種能夠自我複製的計算機程式,並第一次稱之為“計算機病毒”。 1983年11月,在國際電腦保安學術研討會上,美國計算機專家首次將病毒程式在vax/750計算機上進行了實驗,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病毒就這樣出生在實驗室中。 20世紀80年代後期,巴基斯坦有兩個編軟體為生的兄弟,他們為了打擊那些盜版軟體的使用者,設計出了一個名為“巴基斯坦智囊”的病毒,該病毒只傳染軟盤引導。這就是最早在世界上流行的一個真正的病毒。

  世界第一個病毒傳播介紹:

  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病毒,1982年,elk cloner病毒出現在蘋果電腦中,這個由rich skrenta編寫的惡作劇程式,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電腦病毒。當elk cloner發作時,電腦螢幕上會現出一段韻文 it will get on all your disks***它會佔領你所有的磁碟*** it will infiltrate your chips***潛入你的晶片*** yes it's cloner! ***是的,它就是克隆病毒!*** it will stick to you like glue***它會像膠水一樣粘著你*** it will modify ram too***也會修改你的記憶體*** send in the cloner! ***傳播這個克隆病毒!***

”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