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光網路關鍵技術介紹

  最近有網友想了解下關於光網路關鍵技術有哪些,所以小編就整理了相關資料分享給大家,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大家參考參考!!!

  關於光網路關鍵技術一:

  波分複用、智慧光網路

  PDH/SDH/WDM/PTN/OTN/PON

  關於光網路關鍵技術二:

  光纖通訊作為一種大容量、長距離傳輸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在使用範圍方面,它已經從骨幹網、都會網路延伸到接入網;在系統容量方面,單波長容量和波長數量

  都在不斷增加;在傳輸距離方面,無中繼距離越來越長,新的紀錄不斷誕生;在管理和控制方面,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實現了光層交換。

  光纖通訊技術中,網路中的節點裝置的部署非常關鍵。在骨幹和都會網路中,光纖構成網狀拓撲,關鍵節點包括光交叉聯結器***OXC***和光分插複用器

  ***OADM***,而這些節點應具有向自適應特性過渡的能力;在光接入網中,利用現有的SDH網路承載分組接入業務已成為發展的趨勢,其中

  EoS***Ethernet

  over

  SDH***技術作為乙太網光接入的實現方案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論文將分別對動態重構型OADM***ROADM***、EoS接入節點進行詳細的分析,設計了

  實現方案,並完成了樣機的研製。

  現有的ASON對底層傳送平面並沒有進行改進。在控制層實現光路的拆分、上下和路由時,傳送平面缺少對光訊號智慧的監控和調節,由於色散、功率不均衡和信

  號的損傷,ASON的傳送質量和業務的生存性就無法得到保障。針對這個問題,現在業界提出了自適應光網路的概念。較之ASON,自適應光網路擁有更好的自

  適應和自組織能力。它能夠對各種業務實現自適應地接入,根據業務要求和實際網路狀況自適應地調整節點傳輸引數,優化網路效能。本文將講述自適應光網路的體

  繫結構、技術特點,並提出一種由WDM網路向自適應光網路演進的新型節點方案。

  本論文以“基於PC和LAN技術的集中監控和接入綜合系統”等專案為依託,具體創新並完成了以下內容:

  1.設計並完成一種新型的可搬移式ROADM裝置的整體方案,該方案屬於國內首創。設計了調諧型動態波長上下路模組,有效地實現了裝置的動態重構特性、系

  統的可擴充套件性和波長變換單元***OTU***插卡的通用性;對當前OADM元件的型別、結構進行分析比較,對波長上下路單元和光效能監測單元的具體設計和實現進

  行了詳細敘述,進行了實驗驗證。提出了使用“一鏡斜置三鏡腔型”可調諧解複用光接收整合器件改進節點結構,並通過實驗驗證了新結構效能的優越性。

  2.通過理論模擬和實驗分析了ROADM節點各模組的特性,並綜合起來討論了節點光信噪比、功率代價等主要效能指標,同時分析了級聯時系統的傳輸效能變化

  狀況,提出了使用直通功率代價和下路功率代價來進行節點設計的方法。以上理論可用於未來多波長網路的設計。

  3.分析比較了在SDH系統中實現乙太網業務接入的各種方案。設計實現了基於LAPS技術的EoS接入節點系統,可在現有SDH網路中提供乙太網業務的接

  入,該方案提供的E1介面能夠很好地滿足ITU-T

  G.703規範的各項指標。

  4.對自適應光網路的網路體系結構、技術特點進行了研究,介紹了自適應光網路的發展程序,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於OSC自適應技術、可調諧解複用光接收整合

  技術和波長選擇開關***WSS***技術的WDM網路向自適應光網路演進的節點方案。

  關於光網路關鍵技術三:

  ——網路控制和端到端的QoS:研究和定義QoS業務量工程要求;研究基於GMPLS/乙太網傳送的OAM和鏈路控制協議;完成用於話音的端到端QoS等級,研究用於端到端多媒體業務QoS的等級要求及其各自媒體元件的QoS等級要求;研究如何使用網路低層的QoS機制獲得高層QoS;研究運營商間網路低層QoS控制機制;研究QoS的端使用者規則;研究傳輸網規模對QoS的影響和接入網上傳輸呼叫對QoS的影響等。

  ——業務平臺:定義API和代理因素的業務要求和業務控制體系;完善跨越多網路的業務互聯和使用者漫遊所需要的業務支撐和提供機制;開發支援使用者控制和客戶化業務的機制,研究使用者移動性的業務平臺的影響等。

  ——網路管理:實現NGN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有一個適當的網路管理解決方案。由於NGN是基於開放式介面並且允許不同種類的業務進入一個網路的,網路管理必須在多廠商和多業務的環境下進行,因此有必要定義適用於NGN要求的基本網路管理業務和介面***故障管理、效能管理、使用者管理、計費管理、業務量和路由管理等***;研究光網路的FCAPS***故障、配置、計費、效能、業務***模型;完善核心網路管理的體系等。

  ——網路安全:NGN的一個特點是開放式介面增多,安全性方面的風險也相應增大,因此有必要開發NGN的安全性體系和操作安全性準則;開發NGN所需的特定安全性協議、API和工具,例如加密、資訊摘要和數字簽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