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

  作為蠑螈,它是什麼樣的動物、怎樣繁殖?下列由小編來一一解答。

  蠑螈 ***兩棲綱動物*** 編輯蠑螈***學名:Salamander***,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蠑螈是有尾兩棲動物,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也是良好的觀賞動物,包括蠑螈亞目、隱鰓鯢亞目。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他們靠面板來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溼的生活環境。環境到零攝氏度下以後,他們會進入冬眠狀態。

  外形特徵

  蠑螈由頭、頸、軀幹、四肢和尾5部分組成。體全長61~155毫米。頭部扁平;面板較光滑有小疣,脊稜弱,舌小而厚,卵圓形,前後端與口腔底部粘膜相連,四肢細弱,指、趾無蹼;尾極側扁。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較大;雌性肛部呈丘狀隆起,肛裂短。蠑螈的頸部不明顯,軀幹較扁,四肢較發達,前肢四指,後肢五趾,指***趾***間無蹼,尾側扁而長。

  蠑螈蠑螈犁骨齒呈“∧”形,脣褶較顯,前頜骨1枚,鼻突中間無骨縫;上頜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遠。基舌軟骨有1對指狀突,2對角鰓骨均骨化或僅有1對骨化,上鰓骨僅1對。幼體有平衡枝,外鰓3對,羽狀;尾背鰭褶始自體前部,鰭褶低而平直。蠑螈身體短小,有4條腿,面板潮溼,體長大約在10~15釐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顯眼的模樣。霸王蠑螈體型最大,體長可達2.3米。蠑螈都有尾巴,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它與蛙類不同,一生都長著一條長尾巴。蠑螈的視覺較差,主要依靠嗅覺捕食,以蝌蚪、蛙、小魚,孑孓、水蚤等為食。它的四肢不發達,成體可分為水棲、陸棲和半水棲幾類。水棲型別在水中產卵,陸棲型別在繁殖時回到水中產卵,少數種類在潮溼的陸地產卵,產卵後幼體要在水中發育成長。雄體略小於雌體;雄體活潑靈敏,雌體腹部肥大,行動遲緩;雄體洩殖腔孔隆起,特別在生殖季節,孔裂長,有明顯絨毛狀乳突,甚至向外凸出,而雌體的洩殖腔孔平伏,孔裂較短,無明顯乳突。在飼養蠑螈過程中,會發現它有蛻皮現象。請注意觀察,蠑螈先是頭頂部緩緩蛻去外皮,隨後,軀幹部、四肢和尾部蛻皮。蠑螈蛻下的皮,有時自己吞食掉,有時被同伴吃掉。

  生長繁殖編輯

  蠑螈交配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精液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部分的種類,因為棲息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產卵雌蠑螈產卵很有意思,先是在水中選擇水草的葉片,再用後肢將葉片夾攏,反覆數次,最後將扁平的葉子捲成褶,幷包住洩殖腔孔,靜止3~5分鐘,受精卵即產出,包在葉內。

  雌蠑螈產卵後伏到水底,休息片刻又浮上來繼續產卵,一般每次僅產一枚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在水、氧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受精卵經過多次有規律地分裂,卵變成小蝌蚪。經過2~3天,蝌蚪先長出一對前肢,以後又長出後肢,經過3~4個月,幼體完成,變成蠑螈。蠑螈所經歷的一系列幼態發育過程稱為蛻變。陸棲蠑螈在陸地產卵,幼蟲的發育發生在卵內。當幼仔孵化出來後,看上去就像成年的微縮版。水棲蠑螈在水中產卵,孵化後成為像蝌蚪樣的幼蟲,最終它們失去鰓,有些蠑螈不產卵,可以生下完全成形的幼仔。受精原始形式的蠑螈***如隱鰓鯢亞目***繁殖的形式是體外受精。一些較高形式的蠑螈則是體內受精,在這種形式下,雌性蠑螈通過自己的洩殖腔開口把雄性蠑螈排洩的精子包囊吸入體內。大多數蠑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無肺螈科的種類在陸地上繁殖。

  分佈範圍編輯蠑螈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見的種類生活在墨西哥,身長在二十五釐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