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點血什麼原因

  大便出血並不是那麼的恐怖,在發現之後,及時的醫院檢查治療,那麼,大便有點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大便有點血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大便有點血的原因

  1、痔瘡:大便帶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2、肛裂:肛裂導致的大便帶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跡,且便後有肛門劇烈痛疼。

  3、直腸、結腸息肉: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4、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5、直腸癌: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現膿血便並伴有肛門直腸下墜、消瘦、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大便有點血怎麼辦

  應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按時起居,不可久坐久站,適當增加活動,變換體位;注意個人衛生,便後清洗肛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加大腸蠕動。

  要有規律,按時排便,縮短排便時間,不要強忍大便,便祕者切勿強蹲久努,若有肛門部不適,應及時找專科大夫診治,以減少肛門,直腸併發病和後遺症的發生。

  食療方法推薦膳食通暢複合粉,潤暢通便,是一個健康的食療方法,在網上熱賣的,我就是幫我爺爺在網上買的,真心覺得不錯,可以調理腸胃,治療便祕等作用。飲食應注意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少吃辣椒等辛辣熱性之品。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芋頭、芹菜等,還要多喝水,不能盲目認為吃。

  水果可以代替喝水,少食辛辣、油炸等易上火食物。另外,一定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很多人喜歡邊排便邊看書報,這是不正確的如廁習慣,排便時先深呼吸、緊閉聲門,彎曲兩臂,緊壓腹壁,有無便祕情況出現都應摒棄掉一些壞習慣。

  平時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便祕的發生。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尤其是香蕉、蜂蜜類潤腸通便食物,少吃一些不易於排便的食物。

  不要久站久坐,適當增加運動,特別是提肛運動。每天定時大便,***沒有大便也要定時到廁所做排便條件反射訓練***,每次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以5分鐘左右為宜。便前便後坐浴燻蒸,保持肛門的清潔。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喝一杯溫鹽水或涼白開水,以促進腸蠕動。禁止,在廁所看報紙看小說。

  儘量的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根據調查研究顯示:飲酒過多、喜食辛辣食物,如常吃芥末、辣椒、蔥、蒜、酒等都是不好的,過度飲食後大便時就會感到灼痛。雖然不一定是引起痔的直接原因,但對痔的誘發或加重有一定的作用。儘量的少吃一些刺激的食物。

  大便有點血的檢查

  做肛門指診

  肛門指診是便血體檢中不可缺少的專案。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腸癌,其中直腸癌佔 60%,而直腸癌又多位於直腸下段,約有 7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直腸指診觸及,是及時發現直腸癌的一種可靠而又簡便的方法。若捫及腫物及指套染血或膿血,則應考慮直腸癌、息肉等。

  做腹部檢查

  對於炎性腸病等,腹部檢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潰瘍性大腸炎可在左下腹部觸及香腸形腫塊,為攣縮而增厚的結腸。克隆病可在右下腹觸及固定性包塊;腹部堅硬而邊緣不整齊的腫塊常見於晚期結腸癌;乙狀結腸血吸蟲性肉芽腫左下腹可觸及增厚變硬的腸管。

  做腸鏡檢查

  當患者出現便血時,一定要找到出血灶,不能因為病人便鮮血,簡單做一下指診觸及內痔就斷定是痔出血,而應做肛門鏡檢查,確定痔粘膜是否有出血點或出血傾向。若痔粘膜沒有出血跡象則應建議患者進一步做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必要時在鏡下取活檢以明確診斷避免遺漏惡性疾病的診斷,而延誤治療。

  做化驗檢查分析

  ***1***糞便檢查:對於粘液血便的患者,應檢查便常規,鏡檢阿米巴原蟲、血吸蟲卵。

  ***2***血及骨髓檢查:要做血小板計數、凝血機制以及骨髓塗片等方面的檢查。

  ***3***不良的生活習慣、睡眠不足、持續高度的精神緊張狀態等,也可引起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