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舉行音樂會反思範文

  《春天舉行音樂會》是小學音樂課程的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民主教學是營造綠色教學的生命線。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我們老師往往想民主教學,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擔心學生放了收不回,又擔心學生不能勝任民主的學習方式,還擔心自己控制不了民主的教學局面。其實,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例如在探索春天的音響時,讓學生用人聲來模仿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電聲、流水聲等等

  學生的模模擬是惟妙惟肖、五花八門。因此,越是民主的課堂教學,越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也越會表現自己。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學生才會感覺到心理的安全,才會願意由衷地和你配合。當然,這對於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於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

  篇2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教材內容看得非常重要,總是根據教材的編排去設計和實施教學。音樂新課標註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新課程的教學實施中,我們往往不再侷限於教材上的內容。如在本課的設計之初,我就收集了大量關於春天的圖片、詩歌、歌曲等人音版小學三年級《春天舉行音樂會》教學反思人音版小學三年級《春天舉行音樂會》教學反思。如《春之聲圓舞曲》《春曉》《春雨沙沙》《春天在哪裡》《春來了》……但是這些素材都運用到課堂中是不現實的。在設計中,如何取捨成了一大難題。如本課的欣賞內容,教材上結合欣賞的有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春》,這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樂曲,但是對欣賞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在欣賞時畫圖形譜表示所聽到的音樂,還要求畫好每個樂段的色塊等等,這對於初次接觸新教材的學生來說是有難處的,不是聽一遍兩遍就能完成的。

  經過反覆思考,我最終選擇了教材之外的歌曲——《春曉》作為律動導課內容。因為這歌曲活潑歡快,學生比較熟悉,在做動作時,學生邊跳邊唱,而且和歌曲搭配得也非常合理貼切,始終能圍繞著春天的主題,演繹著春天的綠意。學生感覺更新鮮、更有趣。教學時學生的參與面更廣,更能調動他們的情感和情緒。

  篇3

  今天在三年級一班上音樂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男孩---孔虹潺,這個孩子平時自控力比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愛做小動作,作業完成的慢,經常愛招惹其他同學,如果其他學生在玩,他一定跟他們一起玩,也經常被同學打小報告,在老師、同學眼中的不是好學生,但他不是個心眼壞的孩子,上節音樂課,因為他又調皮,我讓他在前面站著,我們學唱並表演了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這是一首旋律輕快、活潑的歌曲,歌詞中有很多春天大自然中的聲音,我引導孩子們用肢體和身邊的物品為大自然中的這些春天的聲音伴奏,孩子們非常的開心,由於離得近,我竟然聽見孔虹潺也在唱,以前他從不唱,而且經常不帶課本,愛做小動作,所以我很驚訝,更驚訝的是,在今天的課上,他主動舉手要來唱這首歌,我帶著期待的心情,給了他一次機會,結果真讓我說是震驚,他竟然唱的很好,沒一句跑調,我很激動,說,同學們,我們該給他掌聲嗎,結果,全班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場面真的很感動,當時我就覺得,如果***《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我當時不該他這次機會,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他會這麼好,同學們也不會對他刮目相看,今天,我相信他自信了,我更相信,他以後會更出色。

  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會有閃光點,只要你願意相信,願意給他被相信的機會,他就一定會發光,會讓你刮目相看,孩子也會因為你的成全變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