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淡水魚

  ,可能還不夠你塞牙縫,你肯定沒有見過,下面小編給你帶來,讓你快速瞭解!

  蝦虎魚的簡介

  蝦虎魚是蝦虎魚科各蝦虎魚種類的統稱,是一類體型小的食肉類魚。它們每一種都有符合各自特徵的名字,如“侏儒蝦虎魚”、“尋常蝦虎魚”等,是魚類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種類達到2100多種。它們看上去身材短小,僅有幾釐米長,有兩條脊鰭,多數棲息於熱帶海水中,一部分生活在河流,溪流以及湖中。蝦虎魚是中國原生魚家族中的一個數量、品種較多的成員,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

  蝦虎魚的外形特徵

  蝦虎魚的特點是身體細長,體型小,大多數短於10cm。有兩條脊鰭。第一條有幾根細微的脊骨,頭部和兩側有一系列小的感覺器官,尾巴呈圓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水晶蝦虎魚呈現透明的色彩。

  蝦虎魚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魚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要數Trimmatom和Pandaka屬的蝦虎魚類,它們完全成熟後也短於1cm ,分佈在菲律賓的一種蝦虎魚身長只有13毫米。也有些體型較大的蝦虎魚,比如擬蝦虎魚Gobioides的種類,體長可超過30cm,但這是少有的例外。

  蝦虎魚的分佈區域

  蝦虎魚分佈在除南極、北極外的世界各沿岸水域,主要密集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區域、特別是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數量最多。一些種類的蝦虎魚還能適應淡水生活,大西洋中美洲沿岸及地中海歐洲沿岸亦有。

  棲息在海岸線上的 潮汐蝦虎魚數量逐年減少,屬瀕危動物。而在一些地區,如雲貴高原的湖泊中,蝦虎魚卻成為“ 外來入侵物種”,是當地土著物種滅絕的元凶之一。

  蝦虎魚的生活習慣

  蝦虎魚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一般存活2~3年,最多4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種魚最多能活59天。

  蝦虎魚大都游泳力不強,活動範圍較窄。少數種類有生殖洄游習性,進入河川。蝦虎魚的食性很雜,比它小的魚、蝦、蠕蟲及其他魚類的卵都是蝦虎魚的食物。主要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小型魚類、蛤類幼體,有的攝食底棲矽藻;生活在淡水的種類也食水生昆蟲和蠕蟲。生活力強,離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較早,一般肉食性種類一年成熟,植食性種類兩年成熟。

  而與此同時,小蝦虎魚是2005年被澳大利亞生物學家證實的世界上最短命的 脊椎動物,打破“世界紀錄保持者”的 非洲齒鯉***Nothobranchiusfurzeri***,生活在澳大利亞,這類魚的壽命最長為8周。

  蝦虎魚基本上生存於淺海環境,主要棲息於近岸潮間帶、底質為泥沙或岩礁的淺海區、珊瑚礁和海草牧場;它們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 紅樹林溼地和鹽沼地,少數生活於激流或穴居於泥洞中,如產於東太平洋區域的刺蝦虎魚棲息在沙土的洞穴或者泥濘中。少數種類***還未完全清楚,但少於幾百種***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其中包括亞洲河流中的吻蝦虎魚***Rhinogobiusspp***,澳大利亞沙漠的雷蝦虎魚***Redigobius***以及歐洲的淡水蝦虎***Padagobiusmartensii***。還有一種帶有鮮明的藍色環,產於加勒比海的 小蝦虎魚,也喜歡和其他動物同巢共穴。它們往往會充當其他大魚的清潔工,把它們身上的寄生物吃乾淨。

  蝦虎魚喜歡逆流而上。例如, 夏威夷島是地球上最偏遠的群島,這裡的溪流看上去是魚類生存的好地方,獨立,沒什麼競爭和 獵食者。但奇怪的是這裡卻很少有魚,很大的原因是這裡層地位”,反而會全力維持自己的弱者地位。

  蝦虎魚的繁殖方式

  在蝦虎魚世界裡,只有“首席”俊男靚妹才會交配,其它的雌性都要排隊等候,順序按各自的體型大小定。研究人員發現,在這個等候的“隊伍”裡,每條雌魚都比前邊或後邊的同類在體型上小或大5%。如果誰“發福”了,那麼上邊的那位就會把它趕出隊伍,而對蝦虎魚來說,離開了寄居的珊瑚就意味著死亡。

  海水蝦虎魚

  蝦虎魚與其他魚類一樣,繁殖方式為卵生。到了孵卵季節,蝦虎魚就成群結隊地前往淡水河流進行產卵。它們在石礫或洞穴中產卵,大多為粘性卵,粘附於石礫、泥沙或洞壁上。

  蝦虎魚孵出後,很快變成幼蟲,然後在開闊的大海里遊動三週,最後找到一座可以定居的珊瑚礁。它們就在這裡繁殖後代,度過一生。多數雌性蝦虎魚25天后就可以產卵,總共大約排出400個卵。而雄性蝦虎魚的工作就是時刻保護這些易受攻擊的卵,常常把卵產在貝殼、岩石等不容易被吃掉的地點。

  淡水蝦虎魚

  淡水蝦虎魚平均1至2年性成熟,幼魚較小,由於身體弱小,成活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