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胃炎怎樣用藥

  小兒急性腸炎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病***又稱嬰兒腹瀉***,其主要症狀是腹瀉,可因飲食不當和腸道內或腸道外感染引起。那麼治療小兒腸胃炎怎麼用藥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治療小兒腸胃炎的藥物

  ***1***輕型腹瀉的,要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脂肪飲食,暫飲米湯、豆漿、酸乳或脫脂乳,母乳餵養者要縮短餵乳時間。重型腹瀉的患兒要速送醫院救治。在家中治療的輕型腹瀉,可口服補液鹽***藥鋪中有售***,每包沖水50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一般輕度脫水的,每日每千克體重50毫升;中度脫水的,每日每千克體重80—100毫升。吐瀉好轉後3—4天再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2***小兒得腸炎,有條件時最好要做大便化驗或培養以明確診斷。大腸桿菌腸炎時,可用多粘菌素B,每日每千克體重5—10萬單位,3—4次分服;或用卡那黴素,每日每千克體重50毫克,分3—4次口服。療程不要超過7天,以防菌群失調。

  ***3***空腸彎曲菌腸炎可用琥乙紅黴素,每日每千克體重30~50毫克,分3~4次ngR。

  ***4***黴菌性腸炎可用克黴唑,每日每千克體重20—60毫克,分3次口服。

  ***5***病毒性腸炎,抗生素治療無效,可用中成藥卓丹止瀉靈,1—3歲每次5毫升,每日3次;3—7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效佳。

  治療腸胃炎的中藥

  中醫認為,“胃得降則和”、“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故治療胃炎常見的噯氣、反酸等症應堅持清熱化溼、理氣降逆的原則,宜用輕清流動之藥,忌用黏鹹呆滯之藥,以防助溼礙胃。下面就介紹一些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炎的中藥:

  蘇梗、佛手片:這兩味中藥當屬治療胃炎的首選藥,兩者均有行氣和胃的功效,可消除患者胃脹、噯氣等症狀。若患者的舌苔較膩還可加用藿梗,以加強化溼的作用。另外,藿梗和蘇梗合用還有抑菌的功效。

  砂仁、陳皮:這兩味中藥具有化溼理氣的功效。砂仁是一味芳香健胃藥,與陳皮合用,不僅可增強患者胃腸的運化功能,還有抑菌、抗潰瘍的作用。

  腸胃炎的飲食禁忌

  1、忌飲食不規律

  飲食不規律是引起腸胃炎最大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飲食上腸胃炎患者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並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症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飢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2、忌飲食不潔

  胃炎的日常飲食需要注意哪些,腸胃炎患者的腸胃一般都是很弱的,最忌吃一些生冷不衛生的食物。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淨,不要吃變質食品。因為被汙染變質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細菌毒素,對胃黏膜有直接破壞作用。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3、忌過冷、熱、硬食物

  腸胃炎患者的腸胃不適都是過渡刺激造成的,那麼在飲食上我們也要儘量的避免一些過涼的食物和飲料,食人後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於炎症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後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於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後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4、忌油炸食物

  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5、忌甜食

  應少食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大豆、紅薯、白蘿蔔、南瓜、黃豆等。

  6、忌產氣食物

  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脹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