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的促銷方式是花樣百出,我們的促銷時間是每天進行,我們促銷的產品是琳琅滿目,為什麼還是不行?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促銷失敗的三大原因:

  促銷失敗的原因一、“透支”

  怎麼總是這樣呢?原因,只能有一個,因為我們的銷售策略嚴重“透支”!促銷方式在“透支”,市場推廣在“透支”,更可怕的是企業的戰略目標也在“透支”,我們大大小小企業的瘋狂內耗,把不可再生的資源一一耗盡。

  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企業為了追求效益,如今都在向內部挖掘潛力,降低成本,縮小利潤空間,讓利,讓利再讓利!但消費者還是不領情。企業過多的以自我為中心,把消費者的需求利益“捏來扁去”,消費者當然不願意了,在眼花繚亂的市場攻勢面前,一次次的學會了成熟和堅強。消費者的消費品味也越來越挑剔性。從某種程度來說,如今在銷售經理人口中感嘆越來越來做的市場其實是企業自已釀的“苦果”。

  大體而言,西方企業有著上百年的獨立行銷經驗,市場銷售理論紮實,企業比較有遠見,追求科技創新,追求穩定利潤是企業長遠的戰略目標。

  急功近利和危機慾望是我們很多本土企業的“內傷”,當我們的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這種“內傷”往往會更加嚴重,如果說急功近利是商家的通病,那麼危機慾望就是本土企業的“特色”,歷史較短的本土企業有爆發戶的傾向,追求轟動效應。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本土企業成長的道路更多的是曲折和跌跌撞撞,他們在不規範中成長,在全球一體化中渴望長大,渴望與狼共舞。因而,一次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策略和推廣上讓自己一次次“透支”,以獲得現有的市場份額和產品關注度。同時,在外部的壓力下本土企業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對現代企業管理系統和品牌戰略的學習和建立。本土企業不得不在兩難中艱難決擇。

  促銷失敗的原因二、風險沒有把握

  回望茫茫商海,中國標王幾經易主,沉沙折戟的“全國優秀企業家”一大串閃光的名字黯淡失色,秦池、三株、巨人、飛龍、愛多在“透支”中走向衰敗。

  本土企業對多元化經營一向很青睞,從知名企業海爾、娃哈哈到地方小廠,都把企業再生產和抗風險的戰略經營都投向多元化。典型的是三株企業:三株憑藉巨大的保健品市場需求,以三株口服液一枝獨秀。儘管吳炳新認識到自身企業管理能力的不足和市場掠奪的爆炸財富不成比例,吳炳新採用了“向解放軍學習”的觀念,採用準軍事化管理和片區協調作戰的政令執行,一度使三株企業的年銷售額達到80億,分公司上百家,涉足上十種行業,員工上萬人,三株人為了轉移經營風險,涉足向其它行業大量投資。從理論中說,這一種風險的轉移,對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龐大的銷售網路和無序的專案投資,依然不能阻止三侏在“常德事件”中轟然倒塌。

  緊隨其後的紅桃K,顯然汲取了三株的失敗經驗,在銷售管理和策略上有所改進,把公司利潤投資在藥品、農藥、房地產、印刷業、酒業、化妝品等數個領域,結果怎樣?讓我們記起的仍然是紅桃K生血劑。

  還有業內紛紛揚揚數年的“秦池”現象,嚴重的“透支”央視廣告,3.2億爭標王的秦池慘不忍睹。迷信廣告,醉心於“策劃”是本土企業最容易患的時代症合症。

  促銷失敗的原因三、企劃諮詢難辭其咎

  經營“透支”是不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本土企業經營經驗的先天性不足不能承載點面聯動、氣勢磅礴的策劃個案的。相聲中有句笑話:有因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聽起來是“牛”得不得了,其實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如今,我們很多的事情就是這樣,弓弦不走走弓背!甚至還為能走弓弦創造出一種理論。

  如今企劃諮詢業已經儼然自成體系,新銷售理念的倡導和讓人血脈賁張的銷售案例讓苦苦求經的企業主“眼前一亮”,原來企劃也可以這樣做,產品也可以這樣賣,成功有道的“點石成金”,大家都對策劃方案的狂熱,對策劃人的“膜拜”。一時之間,策劃公司是遍地英雄下夕陽,市場沽價者大有人在,策劃行業內的競爭又愈演愈烈,作為“軍師地位”的企劃諮詢業還不得不赤膊上陣,親自捉刀。在本是培育型的本土市場上大演“世紀大片”,而企業主在一旁冷眼旁觀,不見免子不撒鷹,不見業績不付款!

  常用的促銷技巧:

  一、有獎競賽

  廠家通過精心設計一些有關企業和產品的問答知識,讓消費者在促銷現場競答來宣傳企業和產品的一種做法。這個通常跟廠家的路演活動結合在一起,競賽的獎品一般為實物,但也有以免費旅遊來表示獎勵的。競賽的地點也可有多種,企業有時通過電視臺舉辦遊戲性質的節目來完成競賽,也可以是在賣場的大門口廣場上與顧客互動,其目的都是為了宣傳企業和產品,促進銷售。

  二、憑證促銷優惠

  這種促銷方式通常要求顧客提供一定的證件或者憑據,然後才可以享受相應的優惠,比如:憑印花商品或者海報剪角可以優惠價格、憑會員卡打折、憑身份證享受生日當天優惠等。

  三、遊戲促銷

  廠家或者賣場會設計某個主題或者某個形式的遊戲,鼓勵顧客參與,比如:寶寶爬行比賽、家庭為單位的競賽、擲飛鏢比賽、喝啤酒比賽等等,讓顧客在參與中感受遊戲的快樂和競爭的歡喜,優勝者有獎勵,參與者有紀念品,這種方式互動性非常好,尤其適合大型的企業、有知名度的品牌採用。

  四、廠商周

  這種方式是指某個廠家把自己的一系列產品設計成聯合性的促銷,用價格、贈品、活動等多種促銷方式整合起來,目的就是向顧客綜合展示實力,使顧客對企業、品牌、產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廠商周在商品的展示、陳列上會比較有氣勢,效果較單一的促銷、單品的促銷效果要強烈得多,但成本也相對較高。

  五、主題周

  通常是由賣場組織的,以某個主題為核心,組織多種商品,多個廠家,開展多個活動的大型特色促銷,比如:臺灣食品節,法國紅酒節等等,旨在宣傳某個地域、某種文化、某類產品、某個概念等,參與活動的產品多、廠家多、展示好、宣傳好,一般還會結合媒體的力量來推動,力度很大,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