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有哪些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胎教對於現代的孩子而言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種胎教誤區,歡迎閱讀。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經常拍打“胎教”

  拍打容易引起寶寶煩躁不安

  有人建議,當胎兒踢肚子時,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後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兒再踢,母親就再拍打。每天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據說,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從剛生下來寶寶的生活狀態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小寶寶除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睜開眼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就連大小便他也可以閉著眼完成。對新生的寶寶你會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地去拍打他嗎?而且,當他還在腹中的時候,胎動並不是閒來無事在和你做遊戲,他可能是伸個懶腰,或換個睡姿。你對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煩躁不安,這並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音樂越大聲越好

  傳聲器隔肚皮2CM,噪聲不超過85分貝

  許多孕媽媽進行胎教時,卻是直接把錄音機、收音機等放在肚皮上,讓胎寶寶自己聽音樂。這是不正確的。

  胎寶寶在母親肚子里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長到6個月時,胎寶寶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這時進行胎教,確實能刺激胎寶寶的聽覺器官成長,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正確的音樂胎教方式應該是孕媽媽經常聽音樂,間接讓胎寶寶聽音樂。此時胎寶寶的耳蝸雖說發育趨於成熟,但還是很稚嫩,尤其是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極為嬌嫩,如果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很容易遭到不可逆性損傷。

  因此,進行音樂胎教時傳聲器最好離肚皮2釐米左右,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訊應該保持在2000赫茲以下,噪聲不要超過85分貝。另外對孕媽媽來說,最好不要聽搖滾樂,也不要聽一些低沉的音樂,多聽一些優美舒緩的音樂,對孕媽媽、對胎寶寶才都有好處。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正確解析:胎教要適時適量

  胎兒絕大部分在睡眠中度過,因此為了儘可能不打攪寶寶的睡眠,胎教的實施要遵循胎兒生理和心理髮展的規律,不能隨意進行。

  首先,胎教要適時適量。要觀察瞭解胎兒的活動規律,一定要選擇胎兒覺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其次,胎教要有規律性。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於出生後再認,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過程中,母親應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與胎兒共同體驗,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環境對寶寶的生長比外界的刺激更有利於胎兒的生長髮育。而對於胎兒而言,良好的環境就是媽媽心情愉快,營養充足,那對寶寶而言就是最原生態,最有力的胎教。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越早開始越好

  在胎兒孕32周以後為胎教最好時間

  有的夫妻當知道自己即將做父母后,立刻就說要為寶寶做胎教,但其實這麼早做胎教不僅沒有作用,而且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大腦、神經系統和感官的活動是心理活動的基礎,生理髮展直接影響並制約著胎兒心理髮生髮展的過程。科學研究表明,胎兒6、7個月時腦的基本結構才能具備,到胎兒8個月時才呈現出與新生兒相同的腦電圖,大腦皮層區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揮胎兒聽、嗅、發音等器官的活動,並具有連續性和初步的節律性,使得對胎兒實施相應的有規律的教育成為可能。據胎兒研究工作者研究證實,胎兒末期***8個月左右***就已有了聽覺記憶。所以,胎教的最好時間應選在胎兒8個月***孕32周***以後。

  胎兒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也是讓胎兒迅速生長髮育的方式,準父母們在寶寶還沒有足夠的認知、記憶能力的時候就進行胎教,既沒有意義,更可能騷擾到胎兒睡眠,也影響到他們的生長髮育。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做好了,寶寶長大一定是神童

  胎教是為了讓寶寶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展

  每位爸爸媽媽的最大心願,就是希望寶寶能成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但是,準爸爸準媽媽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並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發掘個體的素質潛能,讓每個胎寶寶的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展。如果胎教能與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寶寶將會更加優秀。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就是教胎兒唱歌、說話、算算術

  對胎寶有益的事情都歸入胎教範疇

  胎教的根本目的,並不是教胎寶寶唱歌、識字、做算術,而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資訊刺激,促進胎寶寶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成熟,為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即感覺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實,凡是對胎寶寶有益的事情都可以歸入胎教的範疇。大到懷孕前的準備、環境的改善、情緒的調節,小到聽音樂、散步、和胎寶寶說悄悄話,這些都是胎教的內容。

  生活中常見的胎教誤區:胎教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

  要靠家庭成員的共同來進行

  胎教不是準媽媽自己搞定的,要靠家庭全體成員共同進行。特別是準爸爸,首先應幫助準媽媽穩定情緒,注意自己的言語,不能和準媽媽吵架,多關心體貼準媽媽。此外胎寶寶更容易接收低頻聲音,他們更喜歡聽爸爸的聲音,因此,準爸爸最好能每天定時,特別是睡覺前和準媽媽一起給胎寶寶撫摸、對話、唱歌、呼喚他的名字,以盡母育父愛的義務。

  在胎教過程中,家裡的其他成員也很重要,因為胎教是為了讓準媽媽有個好心情,而情緒的好壞主要取決於與之關係親密的人的態度。除了準爸爸,婆婆是和準媽媽關係最親近的人,她對準媽媽的態度直接影響準媽媽的情緒。比如說,婆婆天天喊著要孫子不要孫女,不用說聽聽胎教音樂,就是把最好的樂隊請到家裡去演奏,準媽媽也不會有什麼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