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紫背竹芋

  紫背竹芋原產巴西。喜陰觀葉植物。常種植用來佈置臥室、客廳、辦公室等場所,顯得安靜、莊重。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紫背竹芋的方法。

  紫背竹芋的繁殖方法

  分株

  竹芋一般分株繁殖,春季氣溫20℃左右時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氣溫、溼度適宜,也可全年進行。繁殖時用利刀將帶有莖葉或葉芽的根塊切開;少量繁殖可把割切的帶莖葉及葉芽的根塊直接置於泥盆中;大量繁殖時,應置於苗床上;溫度、溼度達不到要求時應用薄膜覆蓋;一定要使薄膜內的溫度達到20-28℃,溼度80%以上。

  扦插

  扦插繁殖一般用頂尖嫩梢,插穗長 10-15釐米,視葉片大小,保留葉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插穗用 500ppm的奈乙酸處理2-3秒鐘,也可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ABT生根粉處理。 插穗處理後插於苗床,株行距 5×10釐米為佳。上用薄膜弓棚覆蓋 ,管理方法同分株繁殖一樣。扦插繁殖在溫度不低於20℃時任何時候都可進行。 插穗30-50天生根;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一般在50% 左右。

  紫背竹芋的種植管理方法

  水分

  每年的3-10月是竹芋的生長旺季,最適宜其生長的空氣相對溼度在75%-85%,高的空氣溼度有利於葉片展開。尤其是新葉抽出期間,若過於乾燥,則新葉之葉緣、葉尖均易枯卷,日後變成畸形。葉片萎蔫後無法恢復。因此在生長季節需勤澆水,並經常向葉面噴霧,夏季每天澆3-4次,且要及時,最佳澆水方法是早上噴灑葉面,中午或下午澆土面,晚上全株澆灌,但要注意土壤不要過黏、過溼,否則易爛根並引起病害。進入秋、冬季後,竹芋的生長減慢,澆水量要逐步減少,可根據天氣變化決定每天澆水1次或2-3天澆水1次,尤其是氣溫較低時,應保持土壤乾燥,使之免受寒害。

  溫度

  該植物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高溫、多溼和半陰環境,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白天最佳生長溫度為18-21℃、夜間16-18℃,安全越冬溫度為10℃。故在夏天要防止高溫照射,將其放在陰涼處;冬季應注意防寒,可將植株移至無風、較溫暖的室內越冬。

  光照

  忌陽光直射,在間接的輻射光或散射性光下生長較好。特別是在夏天,陽光直射易引起葉片灼傷,因此生產上在折光度為75%-80%的遮光網人工控制光線環境下栽培。若發現葉片灼傷,應立即將其移至無直射光處或有遮光設施的場所或樹蔭下,並將灼傷葉片剪除,以免其他病原細菌從傷口侵入。同時加強水、肥管理,促其重新發葉,恢復新姿。

  栽培基質

  栽培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忌土壤板結和積水。多用肥沃的腐殖土和多孔的粗介質作基質。一般用腐葉土及泥炭土等量混合配置;也可用塘泥、泥炭、珍珠岩以2:3:1的比例混合配置;或用疏鬆的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加1/3珍珠岩,再加少量基肥配置而成。

  施肥

  應依據“勤施薄施”的原則,生長旺季每2周施一次花生麩與複合肥的混合肥或腐熟堆肥。肥料的營養成分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之。由於竹芋為觀葉植物,適當增施氮肥,能使葉片色澤更加優美。另外,可用含氮量達46%的尿素配製成0.1%的溶液,加含磷大於50%、含鉀大於30%的磷酸二氫鉀配製成0.2%的溶液作根外追肥,在早上露水未乾時或傍晚施用效果較好。噴施時要用細孔噴霧器把葉片正反兩面全噴到,每週噴1次,連續噴施3次後停止1次,然後再連續噴施。特別要注意的是施肥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易引起葉片灼傷造成肥害,嚴重時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冬季休眠期和夏天太炎熱時,要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