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苦竹

  苦竹可以在很多的地區種植,那麼怎麼種植它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苦竹種植的方法。

  苦竹的種植方法

  1、劈山:苦竹常與其他雜灌木混生在一起,因此,低產苦竹林在改造前應進行劈山,一般以6-7月為最好。將竹林中的雜草,灌木砍除,鋪蓋於地面,既增加林地肥力,又改善林內通氣和衛生狀況。劈山時應注意選留母竹,每畝選留母竹1200-1500株左右,同時注意把樹幹直,冠幅窄的闊葉樹每畝留5-10株。

  2、鬆土:通常在每年10-12月進行鬆土,鬆土深度達10cm左右,把林地土層翻轉,並讓其瓦片狀覆蓋於地面,根、葛藤、伐根***竹頭***、老竹鞭和雜灌頭挖除。鬆土時注意掌握立竹附近宜淺,林中空地可深;竹鞭多處宜淺,稀竹林可深;鬆軟土宜淺,硬土可深。同時,揀盡林地石塊。

  3、鋤草:及時鋤草可以防止土壤水分、養分消耗,促進竹子生長。鋤草每年二次,第一次在出筍前的3-4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鋤草要求挖起草頭,鋤得乾淨。

  4、施肥:可施速效肥和有機肥。每年施速效肥二次,在3-4月和8-9月結合鋤草進行施肥,每畝施尿素15-20kg,或碳銨30-40kg,施肥方法以溝施為好。有機肥一般在冬季施,每畝可施廄肥200kg,或者餅肥100kg。?

  5、挖筍與留養新竹:苦竹筍要求立竹量通常為1200-1500株/畝***不宜過稀過密,以林地不透光為宜***,年齡結構為1-3年各佔1/3,因此,每畝每年留養新竹400-500株。在保證留養新竹數量的基礎上***通常採用插籤標記法***,充分的疏筍有利於提高竹林的經濟效益。挖筍要掌握適時適度和適物件。

  適度:中期筍每畝留壯筍400-500根,其餘均可挖去。要注意邊留筍養竹邊挖筍。通常掌握每隔1.3-1.5m留壯筍一根。

  適物件:就是挖除病蟲筍、路邊筍、並筍、過密筍、小筍和歪筍等。對林中空地或林緣地可多留,以利調整竹林分佈和發展。

  適時:過早出的筍,一般為淺鞭筍,多數發育不良;過遲出的筍,成竹率低,退筍多。因此,過早及過遲出的筍可挖去。中期出的筍,數量多,營養充足,成竹率高,此時應把壯筍留為母竹,而把長勢弱的筍疏去,挖筍應在筍出土5cm以內就及時挖,此時竹筍幼嫩,經濟價值高,養分消耗少,有利於提高產量。

  6、合理採伐:合理採伐要掌握好採伐季節,採伐年齡,採伐數量和採伐物件。採伐季節為冬季竹林休眠期,嚴禁生長季節伐竹。採伐年齡為3年生以上***含3年***的竹子。採伐數量要求伐後每畝立竹量保持1200-1500株,且分佈均勻。採伐物件要掌握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壯的原則,不砍邊緣竹,不砍空膛竹。

  7、防治病蟲害:苦竹的病蟲害較少,很少發現大面積為害。苦竹的害蟲主要有竹斑蛾、竹織葉野螟、竹筍泉繩、竹廣肩小蜂、竹蚜蟲等等。

  苦竹的種植管理方法

  1、抗旱排澇:天旱時適時澆水,下雨後及時排除積水,以滿足鞭根對水分的需要,保證母竹的正常生長。

  2、竹農間作,以耕代撫:新造林1~2年進行竹農間作,既可增加收入,又能促進新竹生長,間種作物最好是豆類、綠肥等。

  3、鬆土施肥:鬆土每年進行1—2次,深度以15~20釐米為宜,注意不要損傷竹鞭,清除雜草、灌叢,挖除老竹篼、死鞭。鬆土時間在8~10月,一般結合施肥進行。施肥每年兩次,第一次在1~2月進行,第二次在6~10月進行,肥料可選用農家肥或化肥。施肥方法採用水平溝施,每隔1米開一條深20釐米的溝,將農家肥***人糞尿***按每畝1000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每畝100公斤均勻施入後覆土。

  4、覆蓋:每年11~12月,將糠殼或稻草節等按每畝500公斤的量均勻鋪撒在林地內,然後再用塑料薄膜覆蓋。注意保持林地溼度,必要時可在覆蓋前澆一次透水。採取覆蓋措施能有效提高林地積溫,促進苦竹早日生筍。

  苦竹的種植知識

  一、中藥材苦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分別為:苦竹葉、苦竹筍、苦竹茹、苦竹瀝、苦竹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清痰等功效。

  二、苦竹的生長習性

  陽性,喜溫暖溼潤氣候,稍耐寒,適應性強,較耐寒,喜肥沃,溼潤的砂質土壤。

  三、苦竹的生長環境分佈

  山地普遍野生,產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在土層疏鬆深厚處,生長良好,呈散生狀;土層薄處,則叢生而作灌木狀。低山、丘陵、平地均能生長。

  四、苦竹的種植技術

  1、造林地的選擇

  選擇交通方便、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黃壤或紅壤。

  2、造林整地

  造林地坡度小於15度的採取全面整地,坡度大於15度小於30度的採取帶狀整地,坡度大於30度的採取塊狀整地。

  3、母竹標準

  母竹基徑1釐米以上,年齡1~2年生,來鞭10~20釐米,去鞭15~25釐米,單株留枝4~5檔,3~5株一叢時,留枝2~3檔。植株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無檢疫性病蟲害。

  4、母竹栽植

  苦竹栽植密度每畝種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為長40釐米,寬30釐米,深30釐米。栽植時間,選擇在雨水至清明期間栽植。栽種時先將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層踏實,使鞭根舒展,下緊上鬆,覆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5釐米。在天氣或土壤乾燥時要先適當灌水,再進行覆土。栽竹時要做到: 深挖穴、淺栽竹、下擁緊、上鬆蓋。

  五、苦竹的田間管理技術

  1、除草

  及時鋤草可以防止土壤水分、養分消耗,促進竹子生長。鋤草每年苦竹二次,第一次在出筍前的3-4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鋤草要求挖起草頭,鋤得乾淨。

  2、施肥

  可施速效肥和有機肥。每年施速效肥二次,在3-4月和8-9月結合鋤草進行施肥,每畝施尿素15-20kg,或碳銨30-40kg,施肥方法以溝施為好。有機肥一般在冬季施,每畝可施廄肥200kg,或者餅肥100kg。

  3、鬆土

  通常在每年10-12月進行鬆土,鬆土深度達10cm左右,把林地土層翻轉,並讓其瓦片狀覆蓋於地面,根、葛藤、伐根***竹頭***、老竹鞭和雜灌頭挖除。鬆土時注意掌握立竹附近宜淺,林中空地可深;竹鞭多處宜淺,稀竹林可深;鬆軟土宜淺,硬土可深。同時,揀盡林地石塊。

  六、挖筍與留養新竹技術

  苦竹筍要求立竹量通常為1200-1500株/畝***不宜過稀過密,以林地不透光為宜***,年齡結構為1-3年各佔1/3,因此,每畝每年留養新竹400-500株。在保證留養新竹數量的基礎上***通常採用插籤標記法***,充分的疏筍有利於提高竹林的經濟效益。挖筍要掌握適時適度和適物件。

  七、苦竹的病蟲防害常識

  苦竹的病蟲害較少,很少發現大面積為害。苦竹的害蟲主要有竹斑蛾、竹織葉野螟、竹筍泉繩、竹廣肩小蜂、竹蚜蟲等等。

  八、苦竹的採伐收集

  合理採伐要掌握好採伐季節,採伐年齡,採伐數量和採伐物件。採伐季節為冬季竹林休眠期,嚴禁生長季節伐竹。採伐年齡為3年生以上***含3年***的竹子。採伐數量要求伐後每畝立竹量保持1200-1500株,且分佈均勻。採伐物件要掌握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壯的原則,不砍邊緣竹,不砍空膛竹。

  九、苦竹的藥用部位及採集

  該植物的嫩葉、嫩苗、根莖等均可供藥用,夏、秋季採摘,鮮用或晒乾。中藥名分別為:苦竹葉、苦竹筍、苦竹茹、苦竹瀝、苦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