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苦楝

  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它是怎麼種植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苦楝的方法。

  苦楝的種植之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楝樹種子為肉質果,種子成熟後由綠色變為淡黃色。11月可以採種,採後放置在乾燥通風處儲存。種皮結構堅硬、緻密,具有不透性,不經處理,種子發芽率極低。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曝晒2-3天,再放人60~70℃的熱水中浸泡,適當漚制,使果皮變軟,再將其揉搓,用水將果肉淘洗乾淨。另一種方法是在播種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3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播種地要求排水良好、平坦。播種前做好平整圃地、打壟、碎土等工作,播種時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種量為20~30g/m2,行距為20~25cm,溝深3-5cm。播種後覆土,輕輕鎮壓。有條件的可採用地膜覆蓋,播種後10~15天出苗。楝樹每個果核內有種子4~6粒,出苗後呈簇生狀。當小苗長至5~10cm時間苗,按株距15cm定苗,每簇留1株壯苗即可。

  扦插繁殖

  2月下旬或3月上旬選取直徑為0.5cm的苗根或枝條,剪成長15cm的插條後再進行扦插。插條上口平截,下口斜截。扦插株距為15~20cm、行距為30~40cm,深度為長度的1/3,扦插後將周圍土壤按實。4月上旬,插穗上的不定芽相繼萌發出土。當苗長到5~8cm時,只保留1個萌櫱,培養成苗幹,其餘的萌櫱抹去。

  苦楝的種植之採種育苗

  採種應選10-20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樹。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果實成熟時採集,用水浸泡數天後搓洗去果肉。若數量多可用卸去米刀的碾米機處理,同時向米鬥內加水,以起潤滑作用。出籽率25-35%,千粒重580-800克,每公斤純種子1200-1700粒。發芽率80-90%,洗淨的果核陰乾後,沙藏或幹藏,發芽力可保持1年以上。

  分播種、埋根和插幹。以播種苗為主。選擇肥沃、溼潤、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作為圃地。每畝施欄肥30擔,施足基肥後整地築床,要精耕細作,打碎泥塊,平整床面。播種季節在3月上旬到中旬。條播育苗,條距15-20釐米,覆土厚約3釐米,每畝播果核20公斤。

  5月上、中旬幼苗出土,在出苗期前要做好圃地除草工作。幼苗成簇,在苗高8釐米左右時,趁陰雨天間苗,每簇留壯苗1株,其餘苗作分床移栽或補植。7月上旬後苗木進入速生期,應從6月下旬開始,每隔15天開溝深施尿素3-4公斤,早期要結合灌溉,以充分發揮其速生潛力。9月上旬後,苗木開始封頂,終止高生長。為充分促進苗木木質化,在8月上旬應停止增施氮肥和灌溉工作。當年生苗高1.5米,根徑1.7釐米,畝產苗8000株左右。

  苦楝埋根和插幹苗的插穗,要在播種苗起苗後,先徑粗0.6釐米以上的主、側根和苗幹,第穗長13-16釐米。直插,上端切口與床面相平。萌芽後,每穗保留1個粗壯芽培養為主幹,其餘剪去。肥培管理同播種苗。當年苗均高於播種苗,並具發達側根,但成苗率以播種苗、埋根苗為高,插根苗較低。

  苦楝的種植之撫育管理

  ⑴年度管理:楝樹自然生長,分枝低,樹幹矮,為了培育通直用材,可採用“斬梢抹芽”方法。具體實施過程為:頭3年通過“斬梢抹芽”,養成高大而直立主幹,即用大畝造林後,在2-3月新芽未萌發前,斬去地上部分的1/3-2/3。5月,當不定芽萌發至10釐米長時,選留一個靠近切口的粗壯新枝培育為主幹,剪去其餘萌芽,第2或第3年再斬去梢部不成熟部分,在上年留枝的相反方向選留一個新株,如此進行,直至主幹達到需要的高度止。此時,應在“斬梢抹芽”前後,分別撫育1-2次。最好施肥1次,以農家肥為主,或者套種綠肥、豆類,以耕代撫。第4年後是徑生長階段,此時可任其自然分枝,努力養成一個大而豐滿的樹冠,供楝樹本身生長和幹物質積累的需要。

  ⑵間伐期:由於採取“斬梢抹芽”方法,10年內不進行間伐。10年以上的人工林,應根據經營目的、林分生長狀況,及立地條件等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密度。

  ⑶主伐期:一般苦楝豐產林在10-15年採伐為宜。

  苦楝的種植之病蟲防治

  病害有潰瘍病、褐斑病、叢技病、花葉病、葉斑病;蟲害有黃刺蛾、扁刺蛾、斑衣蠟蟬、星天牛等。

  大袋蛾

  大袋蛾的幼蟲蠶食葉片,7—9月危害最嚴重,可用90%的敵百蟲0.1%溶液噴殺。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蟲囊。

  斑點病

  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葉片出現褐色小斑,周圍有紫紅色暈圈,斑上可見黑色黴狀物。隨著氣溫的上升,有時數個病斑相連,最後葉片焦枯脫落。該病原菌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範圍為25℃至30℃,孢子萌發適溫18℃至27℃,在溫度合適且溼度大的情況下,孢子幾小時即可萌發。本地區現已進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風透光差,株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高溼、溫度適宜的環境,對病菌孢子的萌發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覆侵染,不加以重視,可能會使病害大發生。防治方法:可殺得可溼性粉劑1000倍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