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

  員工培訓是指一定組織為開展業務及培育人才的需要,採用各種方式對員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的管理活動,其目標是使員工不斷的更新知識,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公司員工培訓制度

  第一條 員工培訓的目標與宗旨

  1.為提高員工素質,滿足公司發展和員工發展需求,建立優秀的員工隊伍,建立學習型組織。

  2.培訓的目標是通過不斷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工作能力和能動性,把因員工知識、能力不足和態度不積極而產生的人力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幅度,使員工達到實現自我的目標。

  3.公司的培訓制度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相結合,促進公司與個人的共同發展。

  4.培訓方針是自我培訓與傳授培訓相結合,崗位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

  第二條 培訓的組織策劃和實施

  1.總部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活動的統籌、規劃。

  2.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門負責培訓的具體實施。

  3.公司其它各部門負責人應協助人事行政部門進行培訓的實施、督促,同時在公司整體培訓計劃下組織好本部門內部的培訓。

  第三條 培訓的形式與方法

  1.公司的培訓形式包括公司內部培訓、外派培訓和員工自我培訓。內部培訓又分為員工職前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員工態度培訓。

  2.職前教育:公司新入職人員均應進行職前教育,使新入職員工瞭解公司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公司發展歷程、管理規範、經營業務等方面內容。職前教育由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實施和評估。

  3.崗位技能培訓: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及各部門工作的需求,按專業分工不同對員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並可視其實際情況合併舉辦。崗位技能培訓由人事行政部門協同其它各部門共同進行規劃與執行。由各部門提出年度崗位技能培訓計劃,報人事行政部門,再將其彙總報人力資源部,由人力資源部根據需求統籌制定培訓方案,呈報董事長核准後,由人力資源部會同各公司人事行政部門共同安排實施。

  4.部門內部培訓: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的、靈活實用的培訓。同時各部門經理應經常督導所屬員工以增進其處理業務能力,充實其處理業務應具備的知識,必要時應指定所屬限期閱讀與專業有關的書籍。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組織,定期向人事行政部門通報培訓情況。

  5.外派培訓:培訓地點在公司以外,包括參加各類培訓班、管理人員及專業業務人員外出考察等。由公司出資外培的,公司應與參培人員簽訂培訓合同。

  6.個人出資培訓:由員工個人參加的各類業餘教育培訓,均屬個人出資培訓。公司鼓勵員工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參加各種業餘教育培訓活動。員工因考試需佔用工作時間,持准考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辦理請假手續。

  7.臨時培訓:各級管理人員可根據工作、業務需要隨時設訓,人事行政部門予以組織和配合。

  第四條 工作業績及工作能力特優、且與企業有共同價值觀的員工可呈請選派外培或實習考察。

  第五條 培訓結束後,要開展評估工作,以判斷培訓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評估的形式包括:考卷式評估、實際表演式評估、實際工作驗證評估等。

  第六條 培訓過程前、中、後所有記錄和資料由人事行政部門統一收集、整理、存檔。

  第七條 公司投入的培訓費用應嚴格按照培訓計劃實施,杜絕浪費現象。

  第八條 各單位***部門***經理***主管***實施員工培訓的成果列為考績的記錄,作為年終考核的資料之一。

  第九條 凡受訓人員在接獲培訓通知時,應在指定時間內向組織單位報到,特殊情況不能參訓,應經分管領導批准。

  第十條 本制度經董事長核准後實施,修訂時亦同。

  意見

  為促進我市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我市企業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現就加強我市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升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

  2、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不斷提升經營管理人員的戰略規劃能力、經營決策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資本運作和投融資管理能力、安全生產和現場管理能力。

  二、培訓內容

  對企業經營者開展戰略規劃、風險控制、資本運作和投融資管理等內容的培訓;對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重點開展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供應管理等內容的培訓;對基層管理人員主要開展現場管理、安全管理、清潔生產等內容的培訓。

  三、培訓重點與要求

  1、戰略管理。著眼企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圍繞企業中長期戰略目標制定,加強企業戰略規劃設計與實施、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領導能力與團隊建設、博弈論與決策、組織架構變革等培訓。開發和利用資訊支援系統,科學制定企業總體發展規劃。

  2、風險控制。圍繞建立和加強企業風險管理的意識,加強巨集觀經濟政策、市場變化、風險評估與衡量、風險規避與補償、危機應對與處理等培訓,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內控體系,以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應對系統和突發風險的能力,有效規避風險和降低風險損失。

  3、資本運作。圍繞高效利用資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財務分析、成本控制與利潤管理、投融資決策、企業現金流管理、境內外企業上市決策與運作等培訓,促進企業合理運用資本運作規律,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的能力。?

  4、質量管理。圍繞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深入開展以產品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質量管理培訓,促進企業的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5、市場營銷。圍繞擴大需求、開拓市場,開展市場規劃、營銷戰略、品牌建設、品牌管理、品牌營銷、消費者心理及行為分析、市場渠道管理、營銷隊伍建設與管理、商務談判與溝通、現代物流等培訓。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服務質量體系,塑造良好的產品形象,增強企業開拓市場的能力。

  6、安全生產。圍繞企業安全生產需要,積極開展安全意識、勞動紀律、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範等內容的培訓。特殊行業、特種作業人員要按有關規定接受專門的培訓,持證上崗。要經常性地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宣傳和事故預防模擬演練,使全體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第一的意識,嚴格遵守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紀律。

  四、培訓措施

  1、為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實用性,保證培訓效果、訓以致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培訓資源利用率,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工作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根據企業需要自主培訓。各企業結合生產經營需要,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職工培訓。

  2、創新培訓方式,形成政府引導培訓、企業自主培訓與社會機構培訓相結合,以企業自主培訓為主的培訓模式;集中脫產培訓與崗位練兵相結合,以崗位練兵為主;技術改造、產品研發與培訓相結合,課題攻關、現場問題解決與培訓相結合,重在實用。要重視資訊科技在培訓中的運用,充分發揮電子網路技術和遠端教學技術的優勢,廣泛開展網路、遠端教育培訓並加強案例教學。要加強企校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實訓基地的作用,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3、保障培訓經費投入,各有關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有關規定,企業應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到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列入成本開支,專項用於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企業技術改造和專案引進,都應按規定比例安排資金用於職工技術培訓。企業要做到足額提取,專款專用。

  公務員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鑑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於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以上鍊接獲得專業文祕寫作服務,點選以下圖示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間。

  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性

  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關鍵就是看在這個企業裡的人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通過對員工培訓和提高,以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人才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人”變成“人才”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關係到企業發展的長遠問題。這裡我引用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話:“一個天才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把對職員的培養和訓練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教育是現代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的‘殺手鐗’,誰擁有它誰就預示著成功,只有傻瓜或自願把自己的企業推向懸崖峭壁的人,才會對教育置若罔聞。”

  由此可見,員工培訓對於公司未來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是毋庸質疑的。在證券市場上經常會聽到投資這個詞,其實員工培訓也是一種投資,而且員工培訓是企業所冒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雖然說員工培訓並不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唯一途徑,但員工培訓卻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員工的素質得到提升;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圖得到貫徹;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體落實;只有通過培訓才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所以,員工的培訓不僅僅是必需的,而且還是非常必要的。

  培訓目的:***1***、增強員工個人的綜合能力,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以及基本技能,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繼而提高個人績效;***2***、強化組織的核心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企業文化的傳播,以此提高組織績效。

  現在許多企業都認識到了培訓的重要性,都或多或少的進行過培訓,但是有的時候培訓後的效果卻不近人意,所以有的企業得出培訓等於零的結論,其實培訓過程中和培訓後的措施也是很重要的,這裡可以引進過程控制。培訓的過程控制的目的是為了監視培訓活動以保證培訓活動按計劃進行並糾正培訓過程中的偏差。可採用填寫培訓記錄表的方法***培訓記錄表略***,通過簽到對培訓人進行約束,通過講師及學員意見對培訓過程的好壞進行控制等。還可在每次培訓結束時對員工進行考核,或者每兩週或一個月,對在此期間所培訓的內容進行抽樣考核,並將考核成績納入OEC考評。

  以上只是對一次培訓的過程控制,不僅要對一次培訓進行控制,而且還要對周培訓計劃、月培訓計劃等進行控制,這裡可以匯入PDCA戴明環進行過程控制,戴明環原本是應用於全面質量管理當中,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迴圈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迴圈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式。之所以引入PDCA迴圈,是因為它同時也適用於員工培訓的過程控制,P***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包括目標,而且也包括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採取的措施;計劃制定之後,就要嚴格的去D***執行***,同時還要按照計劃進行C***檢查***,看是否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之後,最後就要進行A***處理***,糾正錯誤,調整方向,重新制定培訓P***計劃***,這樣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可以使整個培訓過程更加科學化、更加具有效果。

  最後還要進行效果反饋,其實培訓效果反饋也是屬於過程控制的一部分,這裡之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一項是經常容易被忽略、但卻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培訓效果反饋就是受訓者對培訓的滿意度、對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在培訓結束後,對受訓者採取問卷或面談的形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