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賀的詩歌作品介紹

  李賀,字長吉,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那麼李賀的詩歌作品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詩人李賀作品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賀雁門太守行介紹

  李賀的詩詞一向以詭譎莫測著稱,這首詩也是如此,一改以前戰爭詩的陰沉灰暗,反倒是濃墨重彩的運用了很多的鮮豔濃稠的色彩去描繪戰場,通過這樣詭異的想象,新鮮的構思,讓讀者猶如身臨其境。

  全詩總共八句,李賀先是描繪了大軍壓境,城下是黑壓壓的敵軍,一樣望去就像是濃厚的烏雲向著城池壓迫而來,展現了敵人兵多將廣,氣勢浩大的景象。這種危急時刻,李賀轉而寫我軍,我方的士兵也是早有準備,早就擺好了陣勢,陽光照耀在鎧甲上,反射出的金光射破了這濃厚的黑雲,象徵著我軍最後必會勝利,之後的兩句描繪了在開戰之前,雙方擂鼓交戰,一直打到了天色漸晚的時候,將士們的鮮血滴在土地上在夜色之下呈現出了詭異的紫色。

  全詩的後四句描繪了一群英勇的將士趁著夜色突襲敵軍的英勇善戰。我軍的將士們“半卷紅旗”悄悄的靠近了易水邊上,“易水”既是表現了戰場是在河邊也借用“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典故來表現戰士們的悍不畏死。終於突襲戰事爆發了,霜露很重所以鼓聲非常低沉,在這樣艱難的局面下,我軍將士英勇作戰,矢志以死報國。

  李賀的詩詞一向以來以奇詭的想象,新奇的風格著稱,而這首詩則是將李賀的這種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李賀在這首《雁門太守行》描繪了緊張激烈的戰場風光,展現了戰爭的悲壯和殘酷,還借用典故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國的不屈意志。

  李賀馬詩介紹

  《馬詩》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一組五言絕句詩,共有23首。從詩名就可以看出與馬有關,李賀表面上是在或讚頌馬或嘆惜馬,其實是在抒發個人感情和想法,比如表達懷才不遇的感慨,這一表現方式屬於比體。

  比如,其中被選入五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五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前兩句,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鉤,這個“鉤”並非鉤子,而是一種彎刀。描繪的是邊疆戰場的情景,表達的是詩人有著投筆從戎、建功立業的抱負,而當時的唐朝藩鎮割據,為禍甚重。後兩句,其中“金絡腦”是一種貴重的馬鞍。詩人在問馬兒何時可以上戰場,其實是在問自己何時可以受到重用,一展才華。所以全詩是在表達詩人的實現抱負的渴望,也藏有報國無門的失意。

  再比如,組詩的最後一首,“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前兩句,寫漢武帝想要長生不老,燒金銀來煉丹,卻只得到紫煙幾縷。後兩句說,原來武帝在馬廄裡養的不是天馬,不過是凡馬,所以不可能讓他昇天。一個“肉馬”不僅表明它們凡馬的身份,也寫它們被餵養得肥胖笨重,渾身是肉,這樣的馬跑都跑不動怎麼帶人上天。詩人在這首詩中,是在借古諷今,既諷刺在位的皇帝昏庸迷信,大臣腐敗無能,也暗示有才有能力的人沒有被重用的現實。

  夢天李賀介紹

  《夢天》是李賀的一首七言律詩,就題材來看屬於遊仙詩。從全詩內容看,描寫是李賀夢見自己來到月宮的情景,與詩名對應,想象力十分豐富,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李賀詩歌浪漫主義的藝術特點。

  “老兔”和“寒蟾”傳說中都是住在月宮,指代的就是月亮。夜色清冷,寒雨落下來像是月亮的哭泣。之後雨停了雲半開,牆壁上多了一抹傾斜的月光。月光照在空中的水汽露珠裡,彷彿也被打溼了一樣。這三句詩人只是遠遠地在望月亮,第四節則進入了月宮,他與裡面的一群仙女相遇在一處瀰漫著桂花香的小路上。“鸞佩”指的就是仙女,而月宮裡有一顆月桂,所以有桂香。

  第五句是詩人與仙女之間的對話,對方感嘆人間滄海桑田,變化太快。傳說,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對於月宮仙子而言,人間的千年也不過是短暫的一段時間。“黃塵清水”就是“滄海桑田”,而“走馬”是在形容時間短暫如馬跑過。

  之前幾句是都是詩人所見的天上景色,最後兩句則是他在天上見人間的情景。泱泱九州只是跟九點菸塵一般,而大海不過一杯打翻水而已,一種浪漫主義的想象和腦洞猛然迸發。

  從最後幾句可以看出,詩人李賀的心情並沒有因為夢遊月宮而變得興奮,反而有一種無趣和可悲在其中。而他全詩要表達也正是對人世滄桑變化的感慨。而這首詩的出彩之處,是從天上看人間,非現實的角度,但也更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