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原因及調理高血壓病因及治療方法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高血壓呢?怎麼治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血壓的原因及調理,僅供參考。

  高血壓的原因

  ***1***病因:

  1.習慣因素遺傳

  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父母均患高血壓者,其子女患高血壓概率高達45%。

  2.環境因素

  3.年齡

  發病率著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4.其他

  ①肥胖者發病率高,體重指數BMI≥24kg/m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②避孕藥;③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④不良生活方式:飲酒、吸菸、少運動、多久坐、高鹽飲食。

  ***2***分類:

  臨床上高血壓可分為兩類:

  1.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

  2.繼發性高血壓

  又稱為症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永續性升高。

  高血壓的調理方法

  1.治療目的及原則

  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併存在,例如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協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險,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為:①減輕體重。②減少鈉鹽攝入。③補充鈣和鉀鹽。④減少脂肪攝入。⑤增加運動。⑥戒菸、限制飲酒。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降壓治療後儘管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2.降壓藥物治療

  ***1***降壓藥物種類:①利尿藥。②β受體阻滯劑。③鈣通道阻滯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⑤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

  ***2***治療方案:大多數無併發症或合併症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併發症、合併症、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2級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採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

  高血壓治療方法

  高血壓有治療可分為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防治高血壓 ,需要終生堅持。

  ① 戒菸、限酒——吸菸促使與加重動脈硬化,引起血管痙攣,應戒菸;

  ② 低鹽——日6克以下,鹽攝入過多,可致水鈉瀦留,血壓升高;

  ③ 低脂—— 限制高脂肪食品,限制甜食。

  ④控制體重——減輕體重可以降低血壓,尤其是舒張壓。

  ⑤適當運動——增加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太極拳等,可增強心腦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

  ⑥保持心理平衡——放鬆精神、控制情緒、保持平和心態,精神緊張及情緒激動

  藥物治療:

  主張治療高血壓,應選用時效長、降壓穩、副作用小、長期服用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降壓藥。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拉西地平***三精司洛平***、硝苯地平控釋片等長效降壓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