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

  大家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

  

  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分佈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分佈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發生地震最多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像一個巨大的環,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西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祕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斐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臺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週,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地球上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約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幾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

  產生的影響

  地震記錄追溯歷史,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已發生了無數次強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測得的最強地震。日本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西緣,猶如坐在一把搖晃不停的椅子上,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高達1000餘次。本世紀以來,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已超過50次。其中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摧毀了東京房屋的73%,橫濱建築物的96%,死亡人數達14萬,使人們至今談起仍為之色變。1993~1995年,日本先後發生6次里氏7級以上大地震。1993年1月15日北海道的釧路市發生7.5級地震;同年7月12日北海道奧尻島發生7.8級地震;1994年10月4日和9日北海道的釧路市又先後發生7.9級和7.3級地震;同年12月28日本州島北部青森縣附近海域發生7.5級地震;1995年1月17日阪神地區的7.2級地震;2011年在東京附近海域發生9級強烈地震引發海嘯等。因而,日本當之無愧地享有“火山地震國”的稱號。與日本隔洋相對的美國西海岸,處在環太洋火山地震帶的東側。在加州西部,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到太平洋海域,發育了一條聖安德烈斯斷層,總長超過965千米,是世界著名的活動斷層,美國的強地震大多發生在這裡。本世紀以來,美國西海岸發生里氏6級以上的地震14次,其中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發生的8.6級大地震震驚世界。1990年以來在洛杉磯地區發生3次分別為7.6級、6.7級和6.6級的強地震。

  地質影響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9.2級地震,並且連續一個月內發生兩次大於8級地震、10次大於7級的地震,巨大的地震引發6座火山再次噴發,同時形成了3座新火山,將整個智利的國土面貌徹底改變。同時地震引發的時速850公里的海嘯橫掃太平洋,使得距離遙遠的夏威夷、日本等地受到波及,海嘯造成的人員傷亡甚至比最強地震還要多。

  的地質活動

  環太平洋活動構造系是地震頻繁爆發區!在地球建造的初期階段,地球的質量比月球的質量還小時,上空還沒有出現大氣層,許多撞擊地球的小天體直接闖入了地幔,並帶進了大量的水冰。在地球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地幔內的水冰物質速度非常緩慢地沿著大陸根、島弧根等環太平洋活動構造系的地幔與地殼的銜接層往上移動,當它們在某一區域聚集到一定能量時,就會突然汽化,爆發大地震。2007年日本大地震後,全球特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已經成為科學界共識。其實,此前發生的索羅門群島7.2級地震、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等都預示著這一活躍期的到來。更細緻的觀察會看到,就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一年,智利剛剛發生了8.8級地震,兩地橫跨整個太平洋,一東一西遙相呼應。這種現象或許可以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質機理中,尋找到一種解釋:太平洋中央海嶺是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以每年0.5至5釐米的速度向東西兩邊擴充套件,逐步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新生的大洋地殼就與周遭的大陸板塊不斷摩擦、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