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母親的散文隨筆

  清明和重陽都是紀念先人的節日,為了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裡來,然後知道該往哪裡去。關於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回憶母親的愛

  回憶如一輪明月,在如漆的黑暗中給我守望一絲光明。我親身體驗過什麼是愛,什麼是濃烈如酒的愛。小時候,三個人擠在一間簡樸的陋室裡,我睡最裡面,母親睡中間,父親睡最外面。母親用她溫暖的胸懷,在寒冷的冬日裡緊緊的抱著我,生怕我著涼,不時的,她哼著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民警叔叔……”,在她喃喃的歌聲中,憨憨入夢。

  夏日的一個夜晚,蜜蜂闖進了房間,我害怕極了,用手拼命的驅趕,不料它轉過頭用針一樣尖的針刺傷了我的手,頓時我的手又紅又黑又腫,劇烈的疼痛間,我“哇”的一聲嚎啕大哭,哭聲不斷,吵醒了正在熟睡的母親。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抱我到房前的地上,拿著手電筒幫我把刺拔了出來。

  母親生我的時候,是極度的虛弱,又是剖腹產,又是乳腺炎。生我的時候,母親打的是半身的麻醉,表情十分痛苦,可是當她看見我如此的健康可愛,黑黝黝的面板,尖尖的瓜子臉,醫院的護士稱讚道:“你看,你們的孩子集你們的優點於一身,比你們漂亮多了!”母親聽了更高興,從護士手上抱過我,像孩子一樣甜甜的逗我笑。

  生下我不到一個月,母親便幹起活來,不小心感冒了,發著高燒,那乳房疼得快要爆炸了,母親流汗不止,疼得“呀呀”直叫,到了醫院,醫生給她做手術,卻插錯了一條管子,乳房就更加疼痛了。醫生說,本來就要切掉的,可是爸爸聽說柚子殼可以放奶,便四處尋找。冬天,家家戶戶準備著美味佳餚,等待著春節的來臨,而母親,卻要獨自承受這天大的苦痛。

  母親喝下了柚子水,乳房立即不漲了,可是由於從小營養缺乏,得了貧血症,生我之後又一場大病,只好躺在姨媽家休養了三個月。那時,她面容憔悴,頭髮枯黃,骨瘦如柴,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母親,你為我做的,我都記著呢!

  篇2:重陽節回憶母親

  說起來母親已經去世十一年頭了,除了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到重陽節我都會很自然的想起母親來,這到不是因為菊花,而是因為每到重陽節,母親總會給我們講起的一個故事,它給我的童年留下了一個很深的印象。故事的梗概大約是這個樣子的。

  有一位姓王的父女倆相依為命過日子,父親只有一個嗜好愛喝酒,常和一幫酒友相聚賭酒。是一個著名的酒鬼。閨女很聰明,知書達理,人前人後從來對父親恭敬有加,其父排行第九,小名為老九,人稱王九。卻被大家戲稱為王老酒。但女兒從不稱呼“九”這個諱字,甚至連九的同音字也有意避開不說。很懂得維護自己的父親名譽。父親對自己的寶貝女兒十分疼愛。平時聽人誇自己的閨女懂得孝順。也美滋滋的附和幾句,一次在重陽節前大家喝的半酣時,和酒友又誇起閨女的聰明和孝順,引得酒友不服,“你說侄女聰明孝順,怎麼證明給我們大家看看?”酒鬼父親就又舉了那幾個嘴邊上例子,結果大家都不服氣,“說那不能算數,要證明侄女孝順和聰明,得能答上來我們所出的題目,答上來我們不僅真服了她,而且送給你們父女倆一桌酒席。”雙方打賭擊掌,眾人並告戒王老九不可預先洩密,大家揮手而別。

  重陽節的早晨,王老酒的幾位酒友抬著一罈酒來到門口叫門,姑娘開門一看這幾位的架勢就愣住了,這時倆酒友上前答道:“我們兩位一個叫張老酒,一個叫李老酒,二人抬著一罈酒,手裡拿的是韭菜,今天本是九月九,特來請我九哥到酒花園裡去喝酒。”二人說完瞪著眼睛看著姑娘的反應,姑娘略一沉吟就明白了,此刻,恰好裝睡的王老九在屋裡問道,外邊是誰來了呀?她馬上機智地答道,“是來人了,爸爸,咱家來了貴客了,兩位長輩一個叫張三三,一個叫李四五,二人抬著靈丹曲,手裡拿的是扁葉蔥,今天恰是重陽節,幾位叔父邀請父親您到菊花園裡去赴宴。”話音未落王老九已經得意的踱到門口,衝著幾位老友哈哈一笑。而門口的幾位老酒友無一例外的伸出大拇指,對姑娘的機靈讚不絕口。心服口服。大家擺上酒席,輪流為王老九有此孝順和聰明的閨女敬酒。大家大醉一場。

  重陽節又到了,母親早已不在人世,可這個故事蘊含的傳統美德和做人的智慧,依然令人讚賞和回味。不知母親講這個故事時是有意還是無意,時至今日,這個故事還一直影響著我的價值判斷和為人處事。直到今天我還會在重陽節上講給孩子們和晚輩聽,儘管他們提出了許多質疑和不屑,但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和信仰的根基,肯定會因為這個故事的吸引力逐步降低的原因而被消弱。不知是否是故事的內在說教韻味太強了還是社會進步太快了?社會進步發展應該和道德意識同步得到提升,但現在這兩者間聯絡的紐帶似乎被生生的扭斷了,在經濟高速繁榮發展的今天,傳統道德的退化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失序不幸成為了我們要面對的事實。社會的經濟發展繁榮若以道德信仰水平的降低為代價,這肯定不是好事,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做出改變!

  篇3:母親的回憶

  十年前秋天的一個上午,那天天空下著淒冷的秋雨,母親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的身體,終於如同油燈耗盡一樣熄滅了,我至今記得母親那回光返照的一瞬間,推開我一歲的兒子的堅決和依依不捨,據說臨死的人是不能讓嬰兒看見死亡的恐怖的,那一年,母親距離她78歲生日還有一天。

  母親和她們那個年紀的成千上萬箇中國女人一樣,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舊社會也是兵荒馬亂食不果腹的天災人禍連綿不斷的年代,新中國是百廢待興貧困艱難的創業階段,所以她們這個年紀的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臉盤大,身體瘦小,那是飽經風霜忍飢挨餓的環境特徵。母親好像比父親小五六歲的樣子,在我幼小的記憶裡,母親沒有一點書中描繪的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的溫暖的形象,母親脾氣不好,一天到晚好像都是板著臉,動不動就打罵我和姐姐哥哥們,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們,那時候父親在外地工作,長年累月不回家,家裡六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都依靠母親一個人早出晚歸,去 掙工分養活一家老小,生活的艱辛,讓母親的性格磨礪成一種粗糙的嚴厲,我小時候記憶裡最心痛的一幕,就是一個夏天的中午,那時候我大約兩三歲的樣子,母親扛著鋤頭去著急上工,我哭著拉著母親的褲腿不讓母親去,母親一開始把我扔進抬簍裡,就是以前農村人割草背的大簍,我不知道怎麼就把簍弄翻了,哭著爬起來抱著母親的褲腿,在大門口母親用鋤頭不耐煩的把我撥拉到一邊,然後把我關進院子裡,揚長而去,那一天我估計一個人在落滿明晃晃的陽光和知了的鳴叫裡傻傻的哭了一天。

  每個人在記憶裡對母親的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一種堅韌,因為母親伴隨自己的時間很漫長,許多的細節都淹沒在日子的繁瑣和活著的記憶裡,我們每個人長大的所有日子裡,離不開母愛的溫暖和厚大,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求學的路上,有母親殷切的期盼,生病的日子有母親焦急的目光,結婚的喜慶有母親合不攏嘴的微笑,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這其實是每一個為人子的兒女對母親最真誠地情愫。

  我記得我去孟廟高中上學的每一次回家,母親都會給我烙油膜,母親烙的油膜又軟又香,最後總是會給我烙一個魚一樣的油膜,那是我最喜歡的油膜,去學校的時候,母親總是給我用一個罐頭瓶裝滿自己醃的鹹菜,父親給了我錢之後,她總是偷偷的塞給我一些錢,我記得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我一個人去了廣州,在那裡流離失所,飽嘗了異鄉的無奈和艱辛後,給母親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在電話那頭低聲的綴泣和哀求我回家的低語,我記得我二三十歲還沒有結婚,母親每天跑著燒香拜佛,算卦求籤為我的婚姻發愁的目光裡的焦慮和不安,我記得母親得了偏癱後,二姐和我把她送進了漯河一個教會辦的康復中心,每一次帶著兒子去看她,母親總是抱著兒子胖乎乎的臉蛋親了又親,嚎啕大哭,在我們走的時候,母親總是趴在窗戶邊,兩眼裡是一種孤獨和害怕,總是會喃喃自語說你又走了,又不管我了,那一刻,我總是會心如刀割淚流滿面。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母親最美麗的一面,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聖潔的愛,它和父愛一樣,組成了我們長大的天與地,我們的每一步,都是母愛鋪出來的,我們生命的全部都是母愛譜寫的。

  母親的一生多災多難,母親的一生樸實無華,母親的一生如油燈,點燃自己,照亮孩子們前行的每一步,母親的一生如同春蠶,吐絲只為兒女的溫暖,不管母親在不在我們身邊,母親的背影永遠那麼溫馨,不管母親離我們多遠,母親喊我們吃飯的聲音一生一世飄蕩在我們回家的路上。

  
猜你喜歡:

1.關於懷念母親的散文

2.關於懷念父母散文隨筆

3.關於描寫母親的散文

4.關於描寫母親的散文隨筆

5.關於母親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