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寵妃潘氏的趣聞

  孫權寵妃潘氏本想成為太后專權卻不想被宮女勒死,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潘氏,東吳孫權的寵妃,後被立為皇后,也是孫權在世時唯一被冊封的皇后。潘皇后是會稽句章縣人,她本為一個官差的女兒,但是父親因觸犯律令犯下死罪,她和姐姐也受到牽連,被髮配到皇宮裡負責紡織的部門裡做苦工。但是潘氏不是一般人,她生得非常美,一同做苦工的女子數百人,就數她相貌最美,鶴立雞群。因為她長得實在太美了,其他的女工反而都和她保持距離,她們覺得潘氏一定不是凡人,凡人是不可能生得如此水靈脫俗的。

  有一天,孫權偶然間見到了正在做苦工的潘氏,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吸引了。這個女人雖然滿面愁容,但是看起來就和別人非常不一樣。孫權想,皺著眉頭都能如此嬌媚,不知道她開心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呢?隨後就把潘氏從紡織女工那裡召到後宮中,成為孫權的一個妃子。潘氏進了後宮之後,果然心情大好,非常開心,面色也更加紅潤了,孫權對她很為寵幸,不多久,她就懷上了孫權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孫權的小兒子孫亮。孫亮就是吳國第二代國君,他命中註定是君主的命。潘氏在懷孕的時候就夢到有人送龍頭給她,她就順勢接住了。這樣的夢自然是超級好兆頭,之後就生下了兒子,註定是不平凡的命。

  孫權原本是已經立了王夫人的兒子孫和為太子的,但是孫權的大女兒魯班公主非常討厭王夫人,所以在孫權面前說盡王夫人的壞話,最終挑撥離間成功,王夫人因此而丟失了性命。王夫人就是典型的往前一步是富貴,退後一步是地獄的例子。兒子已經是太子了,她離皇后的位子也就很近了,這充分說明在宮廷生活裡,誰都不能得罪。後來在魯班公主的繼續挑唆下,孫權將孫和的太子位也廢去了。孫權這時候最寵愛的就是潘氏了,潘氏見機就不斷為兒子爭取,孫權也很疼愛這個小兒子,所以最終孫亮就被立為太子。兒子被立為太子以後,潘氏就請求將她的姐姐外放嫁人,得到了孫權的同意。第二年,潘氏母憑子貴,被孫權正式立為皇后。

  成為皇后以後,潘氏在宮裡就很囂張了,生性嫉妒的她,要將後宮所有反對她和與她不和的人都除掉,所以很多人都被她所害。除了潘氏以外,孫權有好幾位夫人,其中袁夫人是品性最好的一個。袁夫人就是袁術的女兒,嫁給了孫權,她出自大家,為人修養極好,但是唯一可惜的是她沒有生孩子。在孫權的步夫人去世以後,孫權有意想立袁夫人為皇后,但是袁夫人認為自己沒有兒子,不可以被封皇后,就此推辭。潘氏為皇后以後,居然將袁夫人陷害。

  不僅如此,除了不斷進行後宮爭鬥之外,潘氏對政權還很感興趣。潘氏被立為皇后這一年,孫權已經近七十歲了。後來孫權生了一場大病,這潘氏就開始琢磨著等老頭子一命嗚呼之後,她想要自己掌握政權,也來個太后專政,於是這邊孫權還病著,那邊潘氏已經在向與她狼狽為奸的孫巨集打聽西漢呂后的故事,也想來學一學。宮女對她都很恐懼,這樣一個奸詐有野心的女人,確實讓人覺得很恐怖。孫權還在世的時候她都這樣,如果孫權去世了,而她也真的掌握了大權,那宮中的日子更不好過了。所以,這一天,趁著潘氏因侍奉孫權而累得睡著的時候,宮女們冒著生命危險將潘氏給勒死了。

  孫權將潘氏厚葬,但是又覺得事有蹊蹺,於是派人查清事情原委,最後知道是宮女們勒死了潘氏,孫權就處決掉了這幾個涉事的宮女。

  歷史名人孫權簡介:

  孫權***公元182-252***,字仲謀。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兄孫策,為討逆,封吳侯。

  孫權19歲就繼承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他“博覽書傳歷史”頗有才華。他曾寫信給曹操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戰敗劉表,取得荊州,企圖一舉滅吳。他對孫權聲稱:"今治水軍80萬方與會貓於吳。"孫權沒有被曹操的氣勢洶洶所嚇倒。他果斷地採納魯肅的建議,與劉備結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用火攻戰術大破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孫權審時度勢,考慮重新選擇一個合適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毅然決定自京口***今鎮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頭山建石頭城。次年改秣陵為建業。黃初二年***公元211年***,因與劉備爭奪荊州,為便於指揮對蜀作戰,又以荊州的鄂城為政治中心,改稱武昌。黃龍元年***公元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又將都城自武昌遷回“舟車便利,無限險之虞:田野活饒,有轉輸之籍;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建業。這樣,孫權開創了南京的建都歷史。

  孫權規劃並建造了建業都城,城週二十里十九步。建業城中建有壯麗的宮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頭城、丹陽郡城,還有人口集中和商業繁榮的市場。孫權建立的建業成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為日後南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孫權對開發建業和整個江南地區做出重大貢獻。他採取了不少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他“親自受田”,將駕車用的八頭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農業生產。並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徵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當時建業城有數千名技術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從事絲織、冶鑄生產。孫權還發展了航海事業,派衛溫和諸葛直領兵萬人航行到夷州***今臺灣省***,又派人出使遼東半島及海南諸國,有的使者到高句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等地。公元247年,還為西域僧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孫權統治江東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吳國創業的黃金時代。到他的晚年,有才華的太子孫登不幸早逝,其他兒子們為了王位明爭暗鬥吳的元氣大傷。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權,這位雄踞江東的傑出政治家在失望中與世長辭,終年71歲,葬在蔣山之陽***今紫金山梅花山***。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

  和曹操一樣,孫權也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建安七、八年間,他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定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南京古石頭城遺址這裡古為長江古道,孫權在這裡依山築石頭城,所謂“石城虎居”就在此。

  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建業開鑿東渠,寬五丈深八尺,把玄武湖水傾瀉入秦淮河裡。他又在句容開鑿破崗瀆運河,通往雲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既便於內河航運,又可供灌溉農田。

  為了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設定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後,為了擴大勢力,東吳的對外聯絡也擴大了範圍。公元230年,孫權“遣衛溫、諸葛直將甲土萬人,浮海求夷州、稟州。”吳軍達夷州***即今臺灣島***,開始書寫大陸與臺灣島交往的歷史。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諳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絡。

  同時,為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還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他曾下令諸將,“盡除荊州民租稅”,並加強武備,崇尚節儉。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詔,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不要再徵租賦。

  這些措施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東吳的綜合國力,在客觀上也有利於農民生活的穩定和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