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陸遜簡介

  陸遜家世為江東大族,出身顯貴,陸遜火燒連營,給呂蒙獻計,殺了關羽,才華非常不普通。陸遜在吳蜀爭奪荊州的時候脫穎而出,成為吳國傑出的後起之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今江蘇蘇州***。生於183年,猝於245年。三國時期孫吳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丞相。

  年少喪父的他從小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長大。青年時期是一個遠近聞名,溫文爾雅的書生才子,可是歷史卻將他推向了政治舞臺,從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出世了。

  孫策死後,孫權繼任領導地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陸遜應召,成為孫權的幕僚。孫權愛才,多次詢問陸遜的意見,更對其讚賞有加,還將自己哥哥孫策的次女許配於他。後在陸遜夷陵之戰中大勝,從而成為史上積極防禦成功的代表戰例。在大將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魏軍的支柱,但孫權雖然看中他的軍事才能,卻不肯給他軍政權利。就像當初將侄女嫁與陸遜一樣,表面上拉攏,其實內裡並不想重用。最終陸遜在晚年捲入立嗣之爭,因為力保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厭棄,履加責備,終於在245年,陸遜憂憤而亡,被葬於蘇州,至今蘇州仍有地名陸墓。

  而在陸遜在世之時,他一直是用陸議這個名字的,至於他何時改為陸遜,為何這樣改,並沒有詳細的史書記載,最大的猜測原因是在陸遜死後,孫權賜名,從此之後,史上一律稱之為陸遜。

  縱觀其一生,陸遜才堪負重,終當大任。也有人評價他為人小心謹慎,謙淡沖虛,是難得的出眾人才。

  陸遜的人物形象

  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這是羅貫中寫的陸遜贊詩中的後兩句。作為小資派的文藝代表,出身顯貴的陸遜定生的一副讓女人都會嫉妒的面容。而同時又作為一介書生的他,畢竟人家有資本保養嘛。體魄也一定不是彪形大漢。關於陸遜的面容記載史書上少有,因為他過人的軍事才能,許多人常常會把他和我周瑜聯絡在一起,其實仔細想想陸遜的老婆,可是孫策與大喬之女啊!

  關於大喬的美貌早有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陸遜的老婆有著如此強大的遺傳基因,即使達不到母親美貌的傾國傾城,那至少也是驚豔動人啊!倘若陸遜不是顏值爆表,那孫策也不會將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裡推啊。這古人除了重才之外,顏值也是不可或缺的啊。

  陸遜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就連關羽也是死在陸遜的手中,或許當初因為這小子長得帥所以關羽輕敵了吧。擒殺關羽奪取荊州,如此有智有勇的男人,要在今日一定是硬漢級別的男神人物啊。陸遜當初登上三國時期的政治舞臺的時候,怎麼著也算是當時的小鮮肉吧,這小鮮肉不但有膽識有謀略,還有顏值。

  陸遜的死亡原因

  ***1***遜“世江東大族”,從祖康,廬江太守,康子績,鬱林太守,績從子瑁,選曹尚書。遜族子凱,建武校尉,凱弟胤,交州刺史。陸績外甥顧邵為丞相顧雍之子,任豫章太守。顧邵子譚為陸遜外甥,任左節度,加奉車都尉。譚弟承,奮威。遜外甥姚信,太常。可見遜家族姻親甚為顯赫,此為孫權忌遜原因之一。

  ***2***呂蒙死後,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吳國權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特別是遜功高震主,為權所畏忌。到孫權統治的後期,三國疆域大致

  已確定,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即無遜,亦可劃江自保,無何重大危險。所以權只讓遜做了幾天丞相,就借立太子事,悄悄地逼死了他。

  ***3***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權在逼死遜之前,

  先剪除其親黨。以後孫權雖然立了幼子亮為太子,但挑選的首輔,卻是資望較淺、社會關係比較單薄的僑居大族諸葛恪,就可以說明孫權是不願從陸、顧等枝葉繁茂的江東大族中選擇輔政者的。從史書記載上看,孫權於武多文少的淩統、朱然、潘璋等病死後,極為哀悼傷懷。可是他不僅逼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遜子抗。這不是由於猜忌遜,還是什麼呢?

  ***4***還有一個不易被人們發覺的因素,即遜為孫策之婿,權最初將策女嫁給遜時,當然是為了加強君臣間的關係,但當遜功高震主時,這門親事便轉化為雙方關係的不利因素。權的江東基業本來是從兄策手中繼承的,但權對策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陳壽即認為權對策子有虧待之處。陳壽在《孫策傳》評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孫盛還為此替權辯護,認為這樣作,是為了“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孫盛這種看法,是迂闊而不切合事實的。權既定孫和為太子,又給孫霸以過分的待遇,使之覬覦太子寶座,還談得上什麼“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呢?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不是虧待是什麼呢?這一點,連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史言:“吳主寢疾,遣太子禱於長沙桓王廟”。權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向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舉。權之猜防遜,不會與遜為策婿毫無關聯。陳壽拿權與勾踐相比,正是他識見高超之處。非深知權之為人,固不能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