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故事有哪些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是秦始皇嬴政的左右臂膀,為秦朝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李斯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斯的故事

  李斯原是楚國人,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吏,但是他不甘平庸,拜師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以後就去了秦國。後來李斯結交了呂不韋,深的重視,經引薦,有機會見到了秦王嬴政,而後一直輔佐秦王,直到完成帝國的統一,官拜相國。

  秦朝統一後,李斯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下令全國禁止使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小篆作為統一的書體。在此之前,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開始,再到金文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漫長髮展和演變的過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的文字各不相同,這一時期漢字產生了地域性的差異。因此秦朝統一後,急需要一種官方的文字使得全國上下統一,李斯便奉秦始皇的命令製作這種標準的字,這就是小篆。

  李斯為了推廣統一的文字,親自寫下了《倉頡篇》七章,作為學習的課本,供人臨摹。此後不久,李斯又採用了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官員創作的另外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的曲折迴環,形成新的一種書體,這就是隸書。後來隸書就作為官方的正式書體,開始於秦朝,興盛於漢朝。直到魏晉時期被楷書所替代。李斯的功勞,身在千秋,福澤萬代。

  李斯的生平故事

  李斯自幼博覽群書,有著遠大的抱負,在他剛剛做一個小官吏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對他以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他來到官吏們用的廁所,發現裡面的老鼠在吃很髒的東西,而且它們一看到別人進進出出就得拼命逃竄,看起來十分落魄。他又來到了糧倉,裡面環境舒適,裡面的老鼠放心的吃著糧食,看見人來了不慌不忙的離開。看到這樣的場景,李斯感悟到一個道理:人和老鼠一樣,環境和平臺都很重要,大丈夫應該努力拼搏,不能安於現狀,苟延殘喘,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學”。

  李斯告別了父親、妻子,向荀子學習了“帝王之術”,分析各國的形勢後,決定為秦國效力,李斯到了秦國後,很快的就見到了秦王,秦王對李斯的見解十分的欣賞,但韓國怕秦國勢力強大,吞併韓國,決定派人到秦國遊說他們修建水渠,消耗他們的國力,牽制他們侵略,事情敗露後,秦王決定驅逐來客,李斯又上書了《諫逐客書》,深的秦王賞識,於是從此在秦國站穩了腳步。

  秦國統一天下後,李斯被封為了宰相,他為始皇出謀劃策,提供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李斯的故事仍然還有很多都在被世代流傳。

  關於李斯的評價

  歷史上對李斯的評價各有不一,但是總體上來說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李斯為秦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政治上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周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穩定。另外李斯建議離間六國,最終實現了天下的統一,推動了歷史向前的車輪。在經濟上,李斯建議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實現了整個國家貨幣的統一,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改變了一直以來貨幣混亂的局面。這些都促進了歷史的發展,是時代的進步。

  李斯在後期的時候與趙高合謀,殺死本該繼承皇位的公子扶蘇,將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皇位。最終造成秦國滅亡。另外秦始皇焚書坑儒也與李斯有一定的關係,李斯嫉妒韓非子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所以想盡方法在始皇帝面前說韓非子的壞話,最終韓非子被殺。李斯一生對秦朝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因為一些原因做了一些在後人看來是不應該的事情,人非完人,都是會犯錯的,總體上來說,李斯的成就遠遠大於他的過錯,這些小過錯並不會改變史學家們對李斯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