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怎樣調漂的訣竅方法

  調漂在釣魚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重要關鍵的一步,在野釣中自然也是不例外的。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野釣調漂訣竅

  一、要做到半水調漂

  其實我一直採用的是離底調漂,個人認為這樣要相對準確一些,儘可能多地排除主線長度變化和自身重量以及吸水後對漂相的影響。

  二、確定“o”點

  鉛皮座上卷重鉛,調成平水。這時固定浮漂上距離杆稍最近的那顆太空豆***浮漂上面要拴兩顆太空豆,我習慣上面拴三顆太空豆,一顆用來定位,兩顆用來固定浮漂***,這個位置我們記為“o”點,這是相當重要的。然後向下調整浮漂30-40公分,這個距離取決於所用子線的長度,如果子線用到30公分,那這個向下調整的幅度要再大些,原則上這個長度要超出子線長度20公分開外。

  三、確定調目

  修剪鉛皮,調整到自己想要的目數。我一般還是調四目,以下所說都是以四目為例。

  四、帶餌找底

  底鉤掛重餌***比正常釣餌要大一倍左右***,在釣點附近反覆拋竿,找到四目位置,確定水底情況,順便打窩。這時如遇水底不平,浮漂會表現為比四目低或比四目高,無論高低與否,我們儘量調整到偏離四目的上下限為一目之內為宜。實釣中,我們只要記清浮漂偏離四目時的位置就行了,不需要刻意追求四目。

  五、雙餌實釣,找準最佳上魚點

  剛才我們提到的“o”點這時該發揮作用了。這個“o”點就是我們實釣時的最頓點,如果我們的浮漂上調到“o”點時,這時鉛墜觸底或臥底,所以這就給了我們一個界定,浮漂太空豆的調整上限不能超過“o”點,確保鉛墜懸浮。雙鉤掛正常大小的餌團,再次調整釣目。開始宜粗調,雙餌先調成兩目,這時要多拋幾桿,一邊釣一邊驗證調目是否準確。我們在任何一個釣點上的第一條魚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是好多釣友容易忽視的。

  第一條魚上岸時我們不要急於放進魚護,在摘鉤前要仔細觀察魚鉤鉤在魚口的位置,如果是正口,說明浮漂調整正合適,如果偏離正口,我們要看是調的頓了還是靈了,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對浮漂進行微調,以正口為準,減少跑魚機率。

  以上步驟做完,浮漂調整基本完成。但我們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還要根據魚情的變化,及時對浮漂進行調整。比如,春季中午氣溫升高,魚可能離底上浮,我們的浮漂也要隨之進行調整,直至找到最佳上魚點。

  這種釣法如遇大風天氣,改為跑鉛釣是非常方便的。直接在鉛皮座上加鉛開啟控制鉛皮座的上太空豆,然後上移浮漂***需要注意的是浮漂下面的兩顆太空豆要同時跟隨浮漂上移,這時用於固定浮漂的下方兩顆太空豆距離魚鉤最近的那顆基本也到達“o”點,固定不動。用於風力變小還原懸墜釣時不用二次確定最頓點。***,調整出自己想要的釣目。

  這種跑鉛釣法在大風天氣是比較實用的,前幾天在麒麟湖的大風天氣,我用這種釣法在旁邊釣友頻繁掛底和無法觀漂的情況下,仍可中魚,其中四指長的參條也在其中,可見它的靈敏度其實也是很高的!

  野釣鯉魚常用配方

  一、穀物類餌

  1.煮大麥粒。煮大麥液有一種奇特的清香,對鯉魚有特別的誘惑力。用煮大麥液和煮熟的大麥粒打窩,用煮熟的大麥粒做餌釣鯉魚很好。

  2.用煮小麥粒或酒泡小麥粒打窩,垂釣鯉魚。

  3.用煮玉米粒或酒泡嫩玉米粒打窩,垂釣鯉魚。

  4.米飯粒餌。用酒泡稻穀打窩,用米飯粒釣餌釣鯉。

  5.“三餅”混合餌。將黃豆餅、花生餅、菜籽餅三餅混合浸泡後摻上適量拉絲粉,可用於打窩及搓餌釣鯉魚。

  二、甘薯類餌

  1.甘薯***也叫紅薯、紅苕、地瓜等***要煮得熟而不爛。不熟香甜氣味不得出。半生不熟裝鉤後魚鉤不易穿刺魚嘴。過爛難以附鉤。我曾用熟甘薯丁連續釣起5尾鯉魚。

  2.甘薯泥餌。將熟甘薯揉捏成甘薯泥,摻進一個生雞蛋黃,拌上小麥面、香油,製成搓餌或拉餌。

  三、動物類餌

  1.紅蟲。因紅蟲生活在水中腐泥裡,鯉魚在腐泥中拱食,常以紅蟲為食,故用紅蟲垂釣,鯉魚會放鬆警惕,容易上鉤。

  2.螺螄肉。鯉魚拱食時也常以螺螄肉為食,以螺螄肉為餌釣鯉魚效果也很好。

  3.小蝦。活小蝦也是鯉魚的美食。

看過野釣調漂訣竅的人還會看: